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 江蘇製造組團攀高

發布時間:2023-02-17 15:10:00來源: 新華日報

  江蘇省工信廳運行監測協調局對江蘇重點地區、樣本企業(ye) 最新跟蹤監測情況顯示:1月份,全省工業(ye) 經濟延續去年四季度以來走勢,總體(ti) 開局平穩。春節以後,企業(ye) 加快複工複產(chan) ,複工、人員返崗水平超去年同期,到2月上旬全省工業(ye) 生產(chan) 負荷率回升至90%以上。

  記者從(cong) 日前召開的全省工業(ye) 和信息化會(hui) 議上了解到,爭(zheng) 分奪秒力爭(zheng) “開門紅”,今年江蘇提出加快建設製造業(ye) 高質量發展示範區的目標,將以集群培育和產(chan) 業(ye) 強鏈為(wei) 主要抓手,更大力度推進企業(ye) 創新能力提升、大規模技術改造、自主品牌本土企業(ye) 培育,推動製造業(ye) 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助力全省工業(ye) 經濟率先整體(ti) 好轉。

  高端化,“組團”提升國際競爭(zheng) 力

  總部位於(yu) 鹽城的江蘇博陽智能裝備有限公司近來好消息不斷:不僅(jin) 先後接到來自柬埔寨、土耳其等國家的國際訂單,還手握天合光能、晶科、比亞(ya) 迪等國內(nei) 大企業(ye) 訂單,訂單已經排到了6月份。

  “博陽研發生產(chan) 的光伏組件全套自動化生產(chan) 設備,較傳(chuan) 統設備生產(chan) 效率提升20%以上。眼下全球光伏產(chan) 業(ye) 呈爆發性增長,‘開門紅’已成定局。”公司總經理曹雪生振奮地說,今年將一手抓生產(chan) ,一手抓技改,推動產(chan) 品迭代升級,開拓更廣闊的市場,力爭(zheng) 全年產(chan) 值增長40%以上。

  源源不斷的訂單,是市場對江蘇企業(ye) 和地方製造實力的肯定。為(wei) 加快建設製造業(ye) 高質量發展示範區,深入推進集群培育和產(chan) 業(ye) 強鏈,“今年,省工信廳將分級推進集群培育,製定先進製造業(ye) 集群國際競爭(zheng) 力提升三年行動計劃,牽頭出台專(zhuan) 項支持政策措施。”省工信廳副廳長李鋒透露,江蘇將開展集群開放協作發展係列活動,重點探索實施“群鏈企”協同發展試點。

  向價(jia) 值鏈高端攀升,需要不斷提升產(chan) 業(ye) 創新能力。去年,江蘇集成電路特色工藝及封裝測試創新中心在關(guan) 鍵共性技術方麵率先實現突破,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打造更多“世界級”產(chan) 業(ye) ,需要加快構建以企業(ye) 為(wei) 主體(ti) 的製造業(ye) 創新體(ti) 係。

  “我們(men) 將圍繞新型電力與(yu) 智能裝備、軟件和信息服務等國家先進製造業(ye) 集群和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鏈,再布局一批省級製造業(ye) 創新中心。”省工信廳技術創新處處長朱乾表示,今年要著力發揮企業(ye) “出題者”作用,健全攻關(guan) 方向長效征集遴選機製,持續動態梳理產(chan) 業(ye) 短板技術清單,實施一批重大技術裝備攻關(guan) 項目。

  如何培育壯大更多本土自主品牌企業(ye) ?“支持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發展是最有力的抓手。”南京市工信局局長葉榮生介紹,對標省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四級培育體(ti) 係,南京細分出促進創新型中小企業(ye) 、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以及製造業(ye) 單項冠軍(jun) 企業(ye) 、領航企業(ye) 成長的“3+2”培育體(ti) 係,今年全力激發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加速湧現。

  智能化,跑好“智改數轉”最新一棒

  記者近日在無錫一棉的生產(chan) 車間看到,從(cong) 工序的自動化到機台、單錠的信息化,從(cong) 工序直聯互通到實現智能化、配置專(zhuan) 家係統,該公司已實現梳棉、並條、粗細紗、絡筒、織布等全流程生產(chan) 工序的數字化運營管控全覆蓋。

  無錫一棉紡織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蔡贇告訴記者,隨著從(cong) 信息化到數字化轉型的推進,企業(ye) 已實現對生產(chan) 過程、產(chan) 品質量、生產(chan) 環境、生產(chan) 能源乃至績效評價(jia) 管理的智能管控,產(chan) 品產(chan) 量提升37%,生產(chan) 效率提升30%,不合格品減少25%,折標噸紗用電降低10%,運行成本降低22%,用工成本降低40%。

  江蘇已連續8年兩(liang) 化融合水平居全國第一,為(wei) 在數實融合新賽道上領跑,必須要把握好這場轉型接力賽的最新一棒——“智改數轉”。2月9日,全省製造業(ye) 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工作推進會(hui) 上定下目標:今年全省上下要再完成1萬(wan) 家規上工業(ye) 企業(ye) “智改數轉”任務。

  越來越多企業(ye) 已經從(cong) “不敢轉”“不會(hui) 轉”,進入如何“轉得好”的新階段。“近三年來,公司設備聯網率、產(chan) 品自動化率等相關(guan) 指標逐步改善。去年產(chan) 品自動化率已達81.3%。”在亞(ya) 普汽車部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薑林看來,要注重從(cong) “改”到“用”,推動新技術落地見效,“下一步,公司將在智能化改造方麵,著重視覺檢測、自動化物流等方麵的技術應用;在數字化轉型方麵,繼續提高工業(ye) 設備的聯網率,構建完整的數字化信息安全體(ti) 係。”

  為(wei) 讓企業(ye) “轉”的信心更足,金融機構扶持將進入深層次、常態化階段。“去年,蘇州銀行服務各級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超3000戶,信貸餘(yu) 額超200億(yi) 元。”蘇州銀行黨(dang) 委書(shu) 記崔慶軍(jun) 表示,新的一年該行將擴大服務覆蓋麵,提升細分行業(ye) “智改數轉”精準配套支持能力,探索數字化轉型、數據上雲(yun) 與(yu) 供應鏈金融相融合的服務模式。

  綠色化,以“瘦身健體(ti) ”推動轉型達標

  目前,江蘇工業(ye) 領域碳排放量占全社會(hui) 碳排放總量的67.3%,工業(ye) 低碳轉型發展關(guan) 係全省碳達峰、碳中和工作全局。

  不久前,省工信廳、省發改委、省生態環境廳共同研究製定的《江蘇省工業(ye) 領域及重點行業(ye) 碳達峰實施方案》下發,方案提出,到2025年全省規模以上單位工業(ye) 增加值能耗比2020年下降17%,單位工業(ye) 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20年下降20%,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現代工業(ye) 體(ti) 係初步形成。

  省工信廳節能與(yu) 綜合利用處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江蘇將加強碳達峰行動的集中統一領導,並創新機製:發揮政府投資基金引導作用,吸引投資新能源、節能環保和碳交易領域的民間產(chan) 業(ye) 基金,撬動社會(hui) 資本投資低碳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推進能源管理體(ti) 係認證,完善工業(ye) 綠色低碳標準體(ti) 係,積極開展第三方認證評價(jia) ;統籌推進碳排放權、用能權、電力交易等市場建設,推進政府優(you) 先購買(mai) 和使用符合國家綠色認證標準的產(chan) 品和服務。

  走綠色低碳轉型之路,既要“瘦身”,也要“健體(ti) ”。江蘇原材料工業(ye) 是產(chan) 業(ye) 基礎再造的主力軍(jun) 和工業(ye) 綠色發展的主戰場,也是贏得國際競爭(zheng) 優(you) 勢的關(guan) 鍵領域。年初,省工信廳、住建廳、國資委等六部門聯合製定了《江蘇省原材料工業(ye) 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行動方案》,將組建原材料工業(ye) “三品”工作協調會(hui) 議機製,加強“三品”工作與(yu) 相關(guan) 規劃、產(chan) 業(ye) 政策、財政、金融、人才等政策銜接和協同,支持符合要求的原材料工業(ye) “三品”項目列入省重大項目清單、省重大工業(ye) 項目清單。

  “要把綠色發展理念融入傳(chuan) 統製造業(ye) 轉型發展全過程。”南通市工信局局長曹海鋒表示,南通將一邊依法依規推動落後產(chan) 能關(guan) 停退出,一邊全麵推進綠色製造試點示範,創建更多省級以上綠色工廠,進一步提升製造業(ye) 發展內(nei) 涵質效。(付奇)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