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學院原創話劇《日出湘江》在湖南大劇院精彩上演
2月15日晚,由長沙學院師生共同打造的大型原創紅色話劇《日出湘江》,作為(wei) 2022長沙市杜鵑花藝術節、長沙·嶽麓山青年戲劇節展演劇目、共青團湖南省委2022年全省高校“青春之歌·百校百場慶百年”紅色劇目省級示範性項目展演劇目,在湖南大劇院精彩上演。共青團湖南省委、長沙市委宣傳(chuan) 部、市文化旅遊廣電局負責同誌和相關(guan) 高校負責同誌蒞臨(lin) 劇場觀看演出。來自中南大學、湖南師範大學、湖南農(nong) 業(ye) 大學、長沙學院、長沙師範學院、長沙職業(ye) 技術學院等高校的1000餘(yu) 名師生代表和部分藝術專(zhuan) 家、藝術工作者、新聞工作者、市內(nei) 其他觀眾(zhong) 等一同觀看演出。
弘揚偉(wei) 大建黨(dang) 精神,譜寫(xie) 湖湘先輩英雄讚歌
《日出湘江》選取了百年前毛澤東(dong) 、蔡和森等新民學會(hui) 的青年骨幹探索救國救民之路、開創革命事業(ye) 的艱難曲折曆程為(wei) 創作對象,以1915年底青年毛澤東(dong) 征友開始,到1918年新民學會(hui) 成立,再到1921年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湖南支部建立和新民學會(hui) 自然解體(ti) 這段曆史為(wei) 時間線,貫穿新民學會(hui) 核心創始人湘江三友毛澤東(dong) 、蔡和森、蕭子升等主要人物,描寫(xie) 他們(men) 從(cong) 相識、相知到決(jue) 裂,為(wei) 探索革命的道路而產(chan) 生激烈的思想碰撞,從(cong) 而走上不同人生道路的傳(chuan) 奇故事。劇中,毛澤東(dong) 和幾個(ge) 主要人物的革命友情和思想衝(chong) 突,以及他和楊開慧的革命情感點綴其中,星光燦爛,浪濤奔湧,藝術地再現了百年前湖南革命先輩們(men) 心懷天下、為(wei) 救亡圖存而演繹出的感天動地的英雄壯歌。
長沙學院黨(dang) 委書(shu) 記楊小雲(yun) 介紹,2021年,為(wei) 慶祝建黨(dang) 100周年,學習(xi) 百年黨(dang) 史,堅定理想信念,培養(yang) 學生家國情懷和奮鬥精神,學校組建了由青年教師王銀潔、王若蘅、朱珊、張鎮為(wei) 主的創作團隊,在多方調研學習(xi) 的基礎上創作出原創劇本《日出湘江》,進而帶領學生排練出大型話劇。話劇在2021年12月試演以後,受到全校師生熱烈歡迎,得到專(zhuan) 家充分肯定。到2022年5月4日正式對外首演那天,可以說是一票難求,來自湖南師範大學、湖南第一師範學院、長沙師範學院的師生代表們(men) 早早就來校等候,整個(ge) 劇場座無虛席。演出結束時,劇組成員和觀眾(zhong) 們(men) 情緒高昂、氣氛熱烈。
“觀看話劇時,除了震撼和隨著劇情而起伏的心情,還時有熱淚盈眶。為(wei) 何我的眼裏常含淚水?因為(wei) 我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來自湖南第一師範學院的劉鬆竹子同學表示。
“長沙學院師生們(men) 的表現真優(you) 秀。在我心裏,大學的夜色就該不同。隻有隨處給學生創造舞台的大學,才是真正的大學,才是真正有弦歌的地方,真正洋溢青春的地方。”湖南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黃耀紅觀劇後深有感觸。
真情實感塑造人物,今天的青年致敬百年前的青年
縝密的劇情、真實的演繹,讓《日出湘江》在2022年6月成功入選長沙市第十四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ge) 一工程”獲獎作品。此後,該劇多點開花,先後入選共青團湖南省委2022年全省高校“青春之歌·百校百場慶百年”紅色劇目省級示範性項目展演劇目、2022長沙市杜鵑花藝術節展演劇目、2022長沙·嶽麓山青年戲劇節展演劇目。這次在湖南大劇院展演,更是以文藝黨(dang) 課的形式,為(wei) 全省青年學生等觀眾(zhong) 演繹百年前的青年故事。
文藝評論工作者、湖南人民廣播電台劉暢讚歎道:“這是一部難得的好劇,最難能可貴的是它立意深遠、構思縝密、善於(yu) 創新、真實感人。給我感受最強烈的劇中‘湘江三友’的友情變化,第一幕征友中‘湘江三友’的友情有多麽(me) 深厚,最後一幕抉擇裏他們(men) 之間的決(jue) 裂就有多令人心痛。全劇層層遞進,最後一幕的抉擇是全劇中下功夫最深、最扣人心弦的部分。”
在第一幕“征友”中,“湘江三友”毛澤東(dong) 、蔡和森、蕭子升懷著救國救民的共同理想結為(wei) 好友,發誓要一起改造這個(ge) 舊世界,卻被民眾(zhong) 所不解,甚至被工人小趙謾罵。“遭遇這樣的場景多少有點尷尬,但這也是編劇的用心之處,不是回避矛盾,而是一層層揭示矛盾,為(wei) 後麵的劇情發展埋下伏筆。”在長沙學院21級新聞專(zhuan) 業(ye) 學生楊書(shu) 涵看來,湘江三友的形象不是靠一招一式表現出來,而是從(cong) 情感深處一步一步走進觀眾(zhong) 心裏。“革命先輩的故事讓人淚水漣漣又鼓舞人心。這應該是觀眾(zhong) 那麽(me) 喜歡,遲遲不願離場的原因吧!”長沙學院21級數學專(zhuan) 業(ye) 學生陳靜說,“演出結束了,我的心依然久久不能平靜。學習(xi) 湖南老一輩無產(chan) 階級革命家的高尚情操,對於(yu) 當前我們(men) 的工作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yi) ,值得每一個(ge) 人深思。”
地方高校主動擔當,講好本土紅色故事
值得指出的是,創排《日出湘江》的長沙學院是長沙市人民政府舉(ju) 辦的唯一一所本科高校,這不是師生們(men) 第一次將湖南本土的紅色故事搬上戲劇舞台。該校過去的校園文化品牌裏,就有不少學生戲劇社,創排過《向警予》《真理之光》《一口唾沫一個(ge) 釘》等紅色戲劇,並在湖南省大學生藝術展演中嶄露頭角,原創舞蹈節目《十八洞的新苗歌》曾代表湖南省赴成都參加全國大學生藝術展演,日前獲“第二屆湖南省文學藝術獎優(you) 秀作品獎”。
作為(wei) 地方高校,能主動擔當創排大型劇目,講好紅色故事,傳(chuan) 承紅色基因,將文藝創作融入立德樹人全過程,著實令人讚歎。楊小雲(yun) 坦言,《日出湘江》劇組絕大部分演職人員都是在校的青年師生,都是因為(wei) 對戲劇藝術的熱愛而聚在一起,利用寒暑假、周末等課餘(yu) 時間進行創作,能創排如此好評的一出大戲,十分不易。
在《日出湘江》的創作階段,劇組得到了來自各方的關(guan) 心與(yu) 支持。“從(cong) 劇本到表演,我們(men) 都得到了黨(dang) 史專(zhuan) 家、戲劇專(zhuan) 家、教育專(zhuan) 家耐心細致的指導。”楊小雲(yun) 表示,湖南省委黨(dang) 史研究院院長胡振榮、長沙市委黨(dang) 史研究室主任李衛政、湖南藝術研究院原院長魏儉(jian) 、湖南省話劇院董事長石崗、原董事長毛劍鋒、湖南廣播電視台國家一級編劇鄭柯等專(zhuan) 家學者都關(guan) 注和指導了該劇的創排,這樣的專(zhuan) 家陣容放在專(zhuan) 業(ye) 院團也是相當可觀的。專(zhuan) 家們(men) 紛紛表示,“創作紅色話劇《日出湘江》,弘揚偉(wei) 大建黨(dang) 精神,講好新民學會(hui) 作為(wei) 建黨(dang) 先聲的紅色故事,說明長沙學院黨(dang) 委行政政治站位高、藝術品位高、專(zhuan) 業(ye) 水平高”;“建議學校將該劇作為(wei) 一個(ge) 很好的大思政品牌,打造成學校的一張名片,像上海交大有原創話劇《錢學森》,清華大學有原創話劇《馬蘭(lan) 花開》,長沙學院有原創話劇《日出湘江》。它也是一堂流動的思政課,可以影響一屆又一屆的學生,一代一代地在長沙學院傳(chuan) 承下去。”
花大力氣創排的新戲,最怕的就是熱鬧一陣就封箱,留不下來、傳(chuan) 不下去。《日出湘江》從(cong) 2021年12月試演至今,反響熱烈,線上線下演出合計已經超過20場,成為(wei) 長沙學院的頭號校園文化品牌,納入了學校每年新生入學教育的必俢“大思政課”和學校黨(dang) 校師生的黨(dang) 課。如今,《日出湘江》走出校園,登上湖南大劇院的舞台。接下來,該劇還將適時開展省內(nei) 外巡演,力爭(zheng) 取得更大的育人效益和社會(hui) 效益。(朱珊、徐遠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