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非遺農民畫 畫出新鄉村

發布時間:2023-02-20 15:30: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房前綠水,屋後青山,一家人在庭院裏,女兒(er) 彈起了心愛的吉他,悠揚的琴聲打動了看書(shu) 的父親(qin) ;母親(qin) 抱著年幼的兒(er) 子聽得入了神。就連小狗、小貓也安逸地在主人腳下打盹……

  “這是我剛畫好的一幅反映鄉(xiang) 村振興(xing) 景象的農(nong) 民畫——《房前屋後》。”新春之際,走進天津市北辰區文化館非遺項目農(nong) 民畫展廳,北辰區文化館副研究館員、北辰農(nong) 民畫非遺傳(chuan) 承人何小寶對記者說,“這幅畫以新時代社會(hui) 主義(yi) 新農(nong) 村為(wei) 主要表現題材,通過民間繪畫手段,采用水彩的‘薄畫法’,將綠水青山、紅日祥雲(yun) 等多種景物組合,呈現出一種合情合理的鄉(xiang) 村美景圖卷。”

  糧豐(feng) 收,魚豐(feng) 產(chan) ,人歡笑……北辰區農(nong) 民畫骨幹劉健創作的《鄉(xiang) 村豐(feng) 收季》作品,真實反映了農(nong) 民豐(feng) 收的幸福圖景。

  “北辰農(nong) 民畫是植根於(yu) 津郊沃土的民間藝術之花,誕生於(yu) 上個(ge) 世紀70年代,發展於(yu) 80年代末,已成為(wei) 獨具大運河風韻的民間藝術奇葩。”何小寶告訴記者,自1988年以來,北辰區連續3次被文化部命名為(wei) “中國現代民間繪畫之鄉(xiang) ”;兩(liang) 次在中國美術館舉(ju) 辦“天津北郊區現代民間繪畫展”。目前北辰區有200多名農(nong) 民畫家,他們(men) 以手中的畫筆畫出美麗(li) 鄉(xiang) 村,展現美好生活,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

  “北辰農(nong) 民畫吸收了剪紙、刺繡等民間藝術精華,以極富張力的表現形式展現了天津的風情民俗,取材廣泛,求全求滿;隨心賦彩,明豔歡快。”何小寶說,北辰農(nong) 民畫大多取材於(yu) 農(nong) 村生活,畫作或工筆或寫(xie) 意,樸素真摯、內(nei) 涵豐(feng) 富。

  如今的非遺農(nong) 民畫,已經成為(wei) 北辰區一張靚麗(li) 的文化名片。北辰區文化館設有專(zhuan) 門的農(nong) 民畫展廳,常年陳列農(nong) 民畫作品,免費對外開放參觀;北辰區文化館也經常舉(ju) 辦各種農(nong) 民畫展覽、采風、培訓、輔導等活動,迄今為(wei) 止已經舉(ju) 辦了22屆農(nong) 民畫展覽,還主辦過以運河為(wei) 主題的專(zhuan) 題農(nong) 民畫展覽。

  北辰區作為(wei) 中國現代民間繪畫之鄉(xiang) ,每年都會(hui) 有多幅農(nong) 民畫作品參加全國展覽,拿到國家級獎項。《春歸大地》等二十幾幅北辰區農(nong) 民畫作品,曾3次入選國家級新年畫展示活動。

  近年來,天津市北辰區委區政府、區文化旅遊局不斷在政策上加大對重點非遺項目的扶持力度,通過招賢納士、舉(ju) 辦展覽、擂台比武等方式,鼓勵引導創作推出思想精深、藝術精湛、群眾(zhong) 喜愛的新作品,真正地讓非遺項目“活起來”。去年,由北辰區農(nong) 民畫作者創作的十餘(yu) 幅冬奧主題係列作品,被選為(wei) 文創產(chan) 品走入千家萬(wan) 戶。

  北辰區還借助農(nong) 民畫親(qin) 和親(qin) 民的優(you) 勢,與(yu) 當地旅遊、文化產(chan) 業(ye) 緊密融合,開啟“農(nong) 民畫+”模式。“使其真正實現人民的藝術為(wei) 人民,更好地反映社會(hui) 主義(yi) 主旋律,弘揚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北辰區委常委、區委宣傳(chuan) 部長賈春寧說。

  為(wei) 抓好北辰農(nong) 民畫這一非遺項目的發展和傳(chuan) 承,北辰區堅持民間繪畫從(cong) 娃娃抓起的理念,開展的“美術特色課程展示及美術特色校專(zhuan) 家結對子”活動,利用民間藝人的專(zhuan) 業(ye) 特長,以農(nong) 民畫為(wei) 媒介,向小學生講述中國故事,傳(chuan) 承民間藝術精華。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