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化引領教育現代化
無機化學課堂上,上海華東(dong) 理工大學教授徐誌珍的提問,引得新疆喀什大學大一新生踴躍舉(ju) 手。2018年,這樣一堂跨越東(dong) 西部5000多公裏的無機化學課,成為(wei) 同步課堂的國內(nei) 首次試點;如今,一名老師兼顧雙方學生已成為(wei) 兩(liang) 校日常。
一根根網線,從(cong) 熱鬧都市連至偏遠鄉(xiang) 村,聯通世界各地的師生;一塊塊屏幕,跨越萬(wan) 裏山海,讓教育資源惠及更多人群。進入數字時代,推進教育數字化轉型、探索智慧教育,受到世界各國普遍關(guan) 注。
近日,世界數字教育大會(hui) 在北京舉(ju) 行,大會(hui) 以“數字變革與(yu) 教育未來”為(wei) 主題,吸引了超過130個(ge) 國家和地區的代表參會(hui) 。大會(hui) 設置“數字化賦能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職業(ye) 教育數字化轉型發展”“數字變革推動高等教育創新發展”“智慧教育發展評價(jia) ”4個(ge) 平行論壇,圍繞教育數字化轉型、數字學習(xi) 資源開發與(yu) 應用、師生數字素養(yang) 提升、教育數字化治理等展開探討。
依托數字技術促進教育變革
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chan) 業(ye) 變革深入發展,數字技術日漸成為(wei) 驅動人類社會(hui) 思維方式、組織架構和運作模式發生重大變革的引領力量之一。在此背景下,依托數字技術大力推進教育轉型,是世界各國的普遍選擇。
近年來,中國著力促進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質量,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教育數字化取得豐(feng) 碩成果。
黨(dang) 的十九大提出“辦好學前教育、特殊教育和網絡教育”“努力讓每個(ge) 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黨(dang) 的二十大強調“推進教育數字化,建設全民終身學習(xi) 的學習(xi) 型社會(hui) 、學習(xi) 型大國”。從(cong) 2012年教育部製定發布第一個(ge) 教育信息化10年發展規劃,到2016年印發《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規劃》,再到2018年出台《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中國教育信息化發展步履不斷加快。
在北京一零一中學,運用數字化打造教育未來新生態的嚐試正在進行。該校從(cong) 技術標準、教學標準、組織標準、課程標準、空間標準5個(ge) 維度入手,通過智慧、開放、共享、生態的智慧校園建設,從(cong) 精準多元的教學方式、泛在靈動的學習(xi) 途徑、豐(feng) 富共享的資源生態、聯動便捷的管理服務以及全麵個(ge) 性的評價(jia) 體(ti) 係5個(ge) 層麵來推動教育集團內(nei) 部的整體(ti) 改革。“以學習(xi) 者為(wei) 中心,創造全新的學習(xi) 場景,包括多場景融合、線上線下互動以及校內(nei) 校外、線上融合。”北京一零一中學校長陸雲(yun) 泉說。
經過持續努力,中國所有中小學都已接入互聯網,99.5%學校有多媒體(ti) 教室。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的學生與(yu) 成都七中的學生可以同上一節課,大山裏的孩子分享到優(you) 質教育資源;雅魯藏布大峽穀深處,配備多媒體(ti) 器材的“智慧課堂”讓西藏墨脫縣門巴族孩子小學入學率實現了100%……
這些十幾年前很難想象的場景如今已司空見慣,成為(wei) 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引領我們(men) 向著教育現代化的宏偉(wei) 目標闊步前進。
中國數字教育成為(wei) 世界品牌
2022年初,中國啟動實施國家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建成國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台,匯聚4.4萬(wan) 條基礎教育課程資源、6757門職業(ye) 教育精品課程、2.7萬(wan) 門高等教育優(you) 質慕課和實驗課,擴大了優(you) 質教育資源的覆蓋麵,推動教育均衡發展、促進教育公平,率先開啟了邁向智慧教育之路。截至2月10日,國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台總瀏覽量已超過67億(yi) 次,訪客量超過10億(yi) 人次,用戶覆蓋200多個(ge) 國家和地區。
在這裏,中小學平台利用優(you) 質資源服務中西部地區的農(nong) 村學校,幫助農(nong) 村地區開足開齊開好國家規定課程;高教平台上,東(dong) 部高校的優(you) 質資源與(yu) 西部高校共享,已幫助西部地區開展混合式教學378.5萬(wan) 門次;職教平台裏,1173個(ge) 國家級省級職業(ye) 教育專(zhuan) 業(ye) 教學資源庫、6757門國家級省級精品在線課程,正幫助職業(ye) 教育向數字化、智慧教育階段轉型。
與(yu) 會(hui) 專(zhuan) 家表示,不再把信息技術簡單地視作工具,而是將其看作撬動整體(ti) 性係統變革的契機。
清華大學副校長楊斌認為(wei) ,近10年來,中國高等教育數字化水平不斷提高,持續創新的數字資源與(yu) 技術推動了教育理念的更新和教育模式的變革。需要加強數字化教育資源供給,推動傳(chuan) 統課堂教學轉型升級,提高教育質量。“2013年,清華大學明確將在線教育作為(wei) 麵向未來的戰略部署,積極推動信息技術與(yu) 教育教學深度融合,發布中國首個(ge) 慕課平台‘學堂在線’。清華大學還研發了智慧教學工具‘雨課堂’,通過信息技術增強師生互動,無感式、伴隨式獲取教學行為(wei) 大數據,推動教育教學從(cong) 個(ge) 體(ti) 經驗驅動向數字化驅動轉變。”如今,“學堂在線”已匯聚全球6200餘(yu) 門優(you) 質慕課,課程覆蓋幾乎所有學科門類,注冊(ce) 用戶數超1億(yi) 人。
數字教育的應用場景不斷豐(feng) 富,讓數字技術為(wei) 職業(ye) 教育賦能、更好服務於(yu) 育人的本質。
戴上訓練眼鏡、手握操作筆,輕輕轉動手腕就能將眼前的機器部件“拆解”成幾部分。這是本報記者在世界數字教育大會(hui) 數字化教育裝備應用展示區的體(ti) 驗。這種新穎的職業(ye) 教育培訓方式,使教學可以突破空間與(yu) 設備限製,給學生創造更多操作機會(hui) 。
中國職業(ye) 技術教育學會(hui) 副會(hui) 長孫善學表示,新增數字職業(ye) 的數量達到了新增職業(ye) 總數的61%,占新版國家職業(ye) 分類大典收錄職業(ye) 總數的6%。
“歐盟委員會(hui) 發布的《數字經濟與(yu) 社會(hui) 指數》係列報告顯示,中國勞動者數字技能尚處於(yu) 中等水平,仍有較大提升空間。如何在快速發展的環境下培養(yang) 高水平的數字化人才成為(wei) 當務之急。”孫善學說。
形成數字教育發展全球共識
教育部在世界數字教育大會(hui) 期間發布了7項智慧教育平台標準規範,對智慧教育平台、教育數據的共享與(yu) 安全、教師數字素養(yang) 等提出了標準限定。
數字時代究竟需要什麽(me) 樣的教育?在華東(dong) 師範大學終身教授祝智庭看來,教育數字化轉型的價(jia) 值是希望通過依托技術、數據、過程、戰略、文化來破解教育規模、質量和成本之間的矛盾。
“我們(men) 需要通過構建技術融合的生態化學習(xi) 環境,通過培植人機協同的數據智慧、教學智慧與(yu) 文化智慧,本著‘精準、個(ge) 性、優(you) 化、協同、思維、創造’的原則,讓教師能夠施展高效的教學方法,讓學習(xi) 者能夠獲得適宜的個(ge) 性化學習(xi) 服務和美好的發展體(ti) 驗。”祝智庭說。
發展數字教育,各國各地區要凝聚共識,攜手合作。在世界數字教育大會(hui) 的主旨演講中,教育部部長懷進鵬指出,數字時代為(wei) 我們(men) 帶來了開放合作的高效平台,開放合作已經成為(wei) 推動新時代教育變革創新的關(guan) 鍵要素。“無論是消除數字壁壘、縮小數字鴻溝、提升教育領域危機應對能力,還是培育合作增長點、挖掘發展新亮點、推動教育轉型創新,都需要我們(men) 堅持合作包容共贏的理念,充分發揮各自優(you) 勢,推動共同發展。我們(men) 應當攜起手來,加強溝通交流,通過數字教育的開放合作,讓更多國家和人民搭乘數字時代的快車、共享數字教育發展成果、加速教育變革。”懷進鵬說。
中國數字教育不斷創新,為(wei) 世界數字教育貢獻了中國智慧。
清華大學自2020年發起成立世界慕課與(yu) 在線教育聯盟以來,已組織數十場全球在線教育高端對話活動,開設168門全球融合式課程,與(yu) 13所世界著名大學實行互認學分,推出8門英文全球公開課,吸引全球學習(xi) 者730萬(wan) 人,國際在線教育合作交流不斷深入。
讓網絡跨越時空,讓聯結穿越山海,讓合作超越隔閡。我們(men) 相信,數字技術一定會(hui) 惠及更多學習(xi) 者,讓更多人擁有接受更高質量教育的機會(hui) 。
鏈接
中國智慧教育發展指數報告發布
近日,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院長李永智在世界數字教育大會(hui) 上代表中國教科院發布了2022年中國智慧教育發展指數報告。
該報告立足“智慧教育發展處於(yu) 起步階段”的客觀實際,探索建立了由4個(ge) 一級維度、12個(ge) 二級維度構成的評價(jia) 指標體(ti) 係,對中國智慧教育發展水平進行量化評估,並分領域形成了基礎教育、職業(ye) 教育、高等教育3個(ge) 分報告。
報告指出,智慧教育是數字時代的教育新形態,與(yu) 工業(ye) 時代教育形態有著質的差別。
在核心理念上,智慧教育既是關(guan) 乎民生的具體(ti) 行動,更是關(guan) 乎國計的重大戰略,通過科技賦能和數據驅動,將全方位賦能教育變革,係統性建構教育與(yu) 社會(hui) 關(guan) 係新生態,為(wei) 每個(ge) 學習(xi) 者提供適合的教育,讓因材施教的千年夢想變成現實,將首次曆史性地實現微觀層麵的個(ge) 人發展與(yu) 宏觀層麵的社會(hui) 發展全麵高度統一。
在體(ti) 係結構上,智慧教育將突破學校教育的邊界,推動教育類型、資源、要素等的多元結合,推進學校家庭社會(hui) 協同育人,構建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的高質量個(ge) 性化終身學習(xi) 體(ti) 係。
在教學範式上,智慧教育將融合物理空間、社會(hui) 空間和數字空間,創新教育教學場景,促進人技融合,培育跨年級、跨班級、跨學科、跨時空的學習(xi) 共同體(ti) ,實現規模化教育與(yu) 個(ge) 性化培養(yang) 的有機結合。
在教育內(nei) 容上,智慧教育將聚焦發展素質教育,基於(yu) 係統化的知識點邏輯關(guan) 係建立數字化知識圖譜,創新內(nei) 容呈現方式,讓學習(xi) 成為(wei) 美好體(ti) 驗,培養(yang) 學習(xi) 者高階思維能力、綜合創新能力、終身學習(xi) 能力。
在教育治理上,智慧教育將以數據治理為(wei) 核心、數智技術為(wei) 驅動,整體(ti) 推進教育管理與(yu) 業(ye) 務流程再造,提升教育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