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以冶銅聞名的山西運城西吳壁遺址又發現16座商代墓

發布時間:2023-02-22 15:31:00來源: 人民網-山西頻道

  人民網太原2月20日電(段思齊)近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發布最新考古成果:曾榮獲“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的西吳壁遺址考古又有重大新發現,考古人員在西吳壁遺址夏商冶銅遺存集中分布區東(dong) 部發掘出了豐(feng) 富的史前及夏商周等時期文化遺存。其中16座商代墓葬的發現最為(wei) 重要,形成時代在公元前16至15世紀,出土的青銅組合,為(wei) 這一時期的青銅器斷代確立了可靠的年代標尺。

  西吳壁遺址位於(yu) 山西省絳縣古絳鎮西吳壁村南,以豐(feng) 富的夏商冶銅遺存聞名於(yu) 世。2022年7月—9月,經國家文物局批準,中國國家博物館與(yu)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運城市文物保護中心合作,在西吳壁遺址夏商冶銅遺存集中分布區東(dong) 部開展了考古發掘工作,共發現並清理了16座長方形豎穴土坑墓,按照墓壙規模和隨葬品的差異,這些墓葬初步分為(wei) 大、中、小三個(ge) 等級。

  據介紹,這次新發現的16座商代墓的葬俗相近,組成了一處族墓地。其中的大型墓M16位於(yu) 墓地中部,是迄今所知國內(nei) 二裏崗下層階段規模最大、內(nei) 涵最為(wei) 豐(feng) 富的高等級商係墓葬。其葬者應是商代初期、居住在晉南地區的高級貴族。

  由此可以進一步證明西吳壁遺址是晉南地區商代前期最重要的中心聚落之一,除向外輸送銅料外,還肩負區域管理與(yu) 對外交流等職能。對隨葬陶器和銅器進行了類型學研究,並參考以往研究成果,初步將這些墓葬分為(wei) 早、中、晚三段。通過碳十四測年結果表明,西吳壁墓地的形成時代大致在公元前16至15世紀。

  通過對隨葬器物的文化因素分析表明,該墓地主要包含商文化和土著文化因素共存的現象,此外還發現了少量北方文化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商代初期,商王朝在處理與(yu) 晉南土著人群的關(guan) 係方麵,采取了較為(wei) 溫和的策略。此外,西吳壁遺址商代墓地所見大、中型墓葬已經形成了鼎(或鬲)、斝、爵的禮器組合,出土的青銅器種類豐(feng) 富,與(yu) 之共存的陶器時代特征明確,為(wei) 這一時期的青銅器斷代確立了可靠的年代標尺。

  商代墓地的發現,為(wei) 深入了解遺址的聚落形態變遷,探討晉南地區商代人群構成、禮製源流,以及商王朝國家形態與(yu) 統治模式等學術問題提供了直接證據,具有重要的學術意義(yi) 。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