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為援非醫療事業貢獻山西力量

發布時間:2023-02-27 11:07:00來源: 山西日報

  2月9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給第19批援助中非共和國的中國醫療隊隊員回信,向他們(men) 以及廣大援外醫療隊員致以問候並提出殷切期望。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回信,深深鼓舞了我省援非醫療隊員們(men) ,他們(men) 紛紛表示,要大力弘揚不畏艱苦、甘於(yu) 奉獻、救死扶傷(shang) 、大愛無疆的中國醫療隊精神,以仁心仁術造福當地人民,凝心聚力,為(wei) 援非醫療事業(ye) 貢獻山西力量。

  守護當地人民健康,當好救死扶傷(shang) 的白衣天使

  我國開啟援非醫療事業(ye) 以來,我省自1975年開始向非洲派遣醫療隊,一批又一批醫療隊員前赴後繼、薪火相傳(chuan) 。截至目前,先後有64批、共計1364人(次)奔赴非洲的喀麥隆、多哥和吉布提3個(ge) 國家執行援外醫療任務,先後有303人次獲得了受援國政府頒發的“騎士勳章”“獨立勳章”“傑出貢獻獎”“貢獻獎”“榮譽市民”“榮譽證書(shu) ”等國際榮譽。“用實際行動守護當地人民的健康,當好救死扶傷(shang) 的白衣天使。”我省一批又一批的援非醫療隊員秉持這一理念,為(wei) 受援國人民竭誠服務,踐行著一個(ge) 醫者對職業(ye) 和生命的神聖承諾。  中國(山西)第24批援多哥醫療隊卡拉分隊分隊長薛曉峰依然對“Bonjour Docteur!(早上好,醫生!)”這個(ge) 問候語記憶猶新。給薛曉峰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一名50歲的男性骨折患者,那是他在卡拉東(dong) 戴地區中心醫院做的第二台手術,患者因左股骨髁上粉碎性骨折前來就診。“醫療隊抵達前他就已經住院,但堅持要等中國醫療隊給他做手術,這既是對我們(men) 的信任,也是對我們(men) 的認可,而我們(men) 需要做的,就是用安全可靠的醫療技術去回饋他們(men) ,真正解決(jue) 他們(men) 的疾病困擾。”薛曉峰回憶,那場手術曆經3個(ge) 多小時,結束時才發現自己的衣服已經濕透了。與(yu) 他一同參與(yu) 手術的麻醉醫生和同事都朝他豎起大拇指,說:“Tres bien!(非常棒!)”而每次查房,那名患者都會(hui) 對他表示感謝。

  手術器械缺乏、部分治療設備部件損壞不能正常使用、化驗檢查項目比較單一、手段比較落後,加之瘧疾、艾滋病高發,醫療隊員麵對著艱苦的工作條件和環境。但是,他們(men) 克服一切困難,讓受援國的民眾(zhong) 真真切切享受到先進理念、先進技術帶來的實惠,最大限度減少病痛帶來的折磨。2022年7月的一天,中國(山西)第21批援吉布提醫療隊隊長、口腔科醫生侯偉(wei) 在貝爾蒂耶醫院為(wei) 一位因咬傷(shang) 導致右側(ce) 下唇紅唇部嚴(yan) 重缺失的患者成功進行了受援醫院首例“局麻下行右側(ce) 下唇紅唇缺損鄰位組織瓣轉移修複術”,修複了患者下唇紅唇的缺損,手術獲得圓滿成功。2022年10月29日至31日,中國(山西)第22批援喀麥隆醫療隊奔赴喀西部大區上高原省的班古市和巴門朱市,舉(ju) 行大型義(yi) 診及捐贈活動。這次義(yi) 診活動共診治病患逾1600人。醫療隊和協調組織義(yi) 診的北京城建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還向當地醫院捐贈了治療瘧疾、傷(shang) 寒和腹瀉等的藥品和口罩、消毒液等防護物資。“義(yi) 診為(wei) 老百姓緩解了病痛,也促進了當地發展,因為(wei) 隻有健康的人民才能發展經濟。感謝中國醫療隊為(wei) 增進喀麥隆人民福祉所作的貢獻。”喀麥隆國民議會(hui) 副議長達圖奧說。

  省衛健委國際合作交流處處長李曉介紹,多年來,一批批援外醫療隊員遠離祖國和親(qin) 人,克服艱苦條件,因地製宜,積極開展醫療活動,在受援國不僅(jin) 診治了大量常見病、多發病,還成功開展了心髒手術、腫瘤摘除手術、斷肢再植手術、腹腔鏡等難度較大的技術服務,填補了受援醫院多項技術空白。

  傾(qing) 心進行傳(chuan) 幫帶,留下帶不走的醫療隊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為(wei) 了讓受援國的人民能夠真真切切享受到先進理念、先進技術帶來的實惠,最大限度減少病痛帶來的折磨,多年來,我省援非醫療隊通過傳(chuan) 幫帶方式為(wei) 受援國培養(yang) 了大批當地醫務人員,留下了帶不走的醫療隊。  中國(山西)第20批援喀麥隆醫療隊隊員何國林在喀麥隆雅溫得婦兒(er) 醫院工作期間,結識了同事Dr.Mbouche。有一天,他認真地對何國林說:“我想學腹腔鏡,請你多多幫我。”在隨後的手術中,Dr. Mbouche把握住每一次手術機會(hui) ,潛心學習(xi) ,把整個(ge) 手術過程記得清清楚楚,把每一個(ge) 腹腔鏡器械應用得得心應手。“我們(men) 一起努力,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共同為(wei) 雅溫得婦兒(er) 醫院的建設貢獻力量。”何國林回憶起那段難忘的時光。

  在中國(山西)第19批援喀麥隆醫療隊工作期間,隊員們(men) 在門診工作、病房查房及手術過程中身體(ti) 力行,為(wei) 當地醫生解釋病情,規範診療過程,手把手指導,規範各種基本操作,指導當地醫生手術,傳(chuan) 授手術技巧,帶給他們(men) 最新診療理念。內(nei) 科醫生李開宇幫助當地醫院培訓重症監護流程等,規範各類常見病的常規診療以及各類傳(chuan) 染病的預防。眼科醫生王峰從(cong) 踏進喀麥隆開始,就堅持每兩(liang) 周主持一次病例討論和講課示教,每一次手術也會(hui) 邀請當地醫生觀摩、學習(xi) 。在他的指導下,當地醫生已經可以獨立開展超聲乳化、青光眼等多種類型的眼科手術。

  “我會(hui) 做好自己的工作,一點一滴地影響他們(men) ,改變觀念、改善技術,治病救人,醫者無疆。”中國(山西)第20批援吉布提醫療隊隊員陳翎在工作筆記中的感悟也道出了所有援非醫療隊員的心聲。

  凝結真摯友誼,當好傳(chuan) 遞情誼的友好使者

  我省一批又一批援外醫療隊員傾(qing) 心奉獻,獲得受援地政府及民眾(zhong) 認可,也凝結了真摯的友誼。接診的病人中,病情每每好轉,他們(men) 就會(hui) 通過舞蹈、擁抱的方式以示感謝。隊員王峰在回國時,一名他曾救治過的當地歌手,特意寫(xie) 了一首名為(wei) 《中喀一家人》的歌曲以示感謝;一位得到醫療隊員救治的患者,在即將出院時,向中國山西醫生豎起大拇指,並決(jue) 定要用這名醫生的名字給他即將出生的孫子取名。

  目前正在喀麥隆執行援非醫療任務的總隊長郭俊代表全體(ti) 55名隊員表態:“我們(men) 深感援外醫療工作責任重大、使命光榮,在國家衛健委、山西省衛健委和大使館的正確領導和精心指導下,我們(men) 全體(ti) 隊員認真學習(xi)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給援中非中國醫療隊隊員的回信精神,進一步弘揚‘不畏艱苦、甘於(yu) 奉獻、救死扶傷(shang) 、大愛無疆’的中國醫療隊精神,認真用心用情做好援外醫療工作,講好中國故事,為(wei) 中非友誼作出貢獻,為(wei) 中國援外醫療隊派遣60周年獻禮!”

  省衛健委黨(dang) 組成員、副主任廉月勝深情寄語:“在新的曆史時期,我省援外醫療隊員肩負使命與(yu) 榮光,不斷增強援外工作的使命感和責任感,以飽滿的精神投入到援外醫療事業(ye) 中,為(wei) 服務國家整體(ti) 外交貢獻山西力量。”

  我省衛生健康係統正在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對援外醫療隊員的殷切期望轉化為(wei) 幹事創業(ye) 、再立新功的強大動力。2月15日,由山西省眼科醫院7名醫護人員組成的醫療隊奔赴吉布提,執行為(wei) 期一個(ge) 月的“消除白內(nei) 障致盲項目”。該項目是省衛健委與(yu) 香港共享基金會(hui) 共同開展的對外援助項目,將利用共享基金會(hui) 提供的2輛手術車,在吉布提免費實施6000例到7000例白內(nei) 障複明手術。

  省衛健委黨(dang) 組書(shu) 記、主任張波表示,在中國援外醫療隊派遣60周年之際,“這個(ge) 項目的實施,對進一步拓展山西援外醫療合作領域,深化合作聯動,促進中吉之間民心相通、民心相融,更好地服務於(yu) 國家整體(ti) 外交,助力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ti) ,都具有重要意義(yi) 。”(記者秦洋)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