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北京:精細整治提升 低效空間變“金角銀邊”

發布時間:2023-03-02 10:05:00來源: 北京日報

  從(cong) 高架橋、立交橋下的“灰色空間”,到被塑料綠網苫蓋的待建荒地;從(cong) 居民樓地下空間,到“藏”在深處的老舊小區管線……這兩(liang) 年,越來越多以往被忽略的角落,成為(wei) 北京疏解整治促提升的工作重點。近日,記者實地走訪城市角落治理現狀,發現不少低效空間正變身“金角銀邊”。

  565處橋下空間“打掃”幹淨

  北二環雍和宮附近是遊客聚集地,周邊小區多,停車難的問題以前幾乎每天都在上演。

  “以前每天晚上都在找車位,二環橋下這些地方讓人眼饞,與(yu) 其停著‘僵屍車’,為(wei) 什麽(me) 不能讓居民停進來?”市民吳先生所住的小區就在二環邊,步行到最近的橋下隻需10分鍾。

  想把車停到二環橋下沒那麽(me) 容易。幾十年來,北京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中形成了大量橋梁,但橋下空間隻有少部分作為(wei) 環衛、公交等城市運行保障點,大量空間被荒廢,或者處於(yu) 私搭亂(luan) 建、違規停車等狀態,成為(wei) 典型的城市“灰色空間”。

  雖然本市也對橋下空間進行過清理整治,但無序利用的亂(luan) 象極易死灰複燃,亟須一套“組合拳”。“幹淨了、漂亮了還不夠,得讓老百姓利用得上。”市疏整促專(zhuan) 項辦相關(guan) 負責人解釋,疏解整治是手段,提升是目標,百姓需求是導向,整治與(yu) 提升聯動,鞏固治理成效,避免死灰複燃。

  去年,雍和宮橋、小街橋相繼完成橋下空間整治。大批“僵屍車”被清理,設施補齊美化,“灰色空間”瞬間變靚,也成為(wei) 服務周邊居民、上班族的停車點。

  城市角落的係統治理需多方協同發力:整治的同時,交通、規劃、城管等部門也相繼製定或推行橋下空間使用管理辦法、規劃設計導則和動態整治,二環、三環、四環路橋下空間全部移交屬地管理、更便於(yu) 整體(ti) 規劃實施。如今,橋下空間整治已經連續3年納入疏整促專(zhuan) 項任務,已有565處“打掃”幹淨,多處橋下空間改造提升亮相,豐(feng) 富公共服務功能。

  兩(liang) 年“揭網見綠”1.6億(yi) 平方米

  在駕車去往大興(xing) 國際機場的路上,京開路以東(dong) 、永興(xing) 河北路南側(ce) 的土地,已看不見苫蓋的綠網,過冬的花草即將長出新芽。

  大興(xing) 機場剛通航那兩(liang) 年,這片2.3萬(wan) 平方米的土地格外刺眼。這裏曾是一片村莊,因機場及配套建設而拆除。拆除後幾年間土地一直荒廢,被大量綠網苫蓋。“去年,在地塊上種樹進行永久綠化,打造綠色連廊。”大興(xing) 區園林局相關(guan) 負責人說,“揭網見綠”後,這裏轉而成為(wei) 通往大興(xing) 機場的一道風景線。

  不隻是這裏。很多被綠網覆蓋的待建荒地垃圾遍地,易引發火災。一些荒地苫蓋不嚴(yan) ,每次遇到大風天氣就會(hui) 卷起沙塵,影響周邊居民生活。

  為(wei) 此,“揭網見綠”近兩(liang) 年成為(wei) 疏整促專(zhuan) 項任務之一,全市蓋網地塊逐步揭開綠網、簡易綠化,作為(wei) 留白增綠的延伸。

  數據顯示,去年,本市以核心區、城市副中心、兩(liang) 個(ge) 機場周邊為(wei) 重點,已實施“揭網見綠”7617.5萬(wan) 平方米。截至目前,本市兩(liang) 年已經累計“揭網見綠”約1.6億(yi) 平方米,麵積相當於(yu) 兩(liang) 萬(wan) 多個(ge) 標準足球場。

  “城市在建設中難免會(hui) 留下一些邊角,有些邊角不受重視,影響周邊百姓生活。”市疏整促專(zhuan) 項辦相關(guan) 負責人說,通過精細化治理,這些邊角也能發揮大作用,成為(wei) 城市的“金角銀邊”。

  精細化治理城市角落,清理“衛生死角”,並不意味著要高成本造景。以“揭網見綠”為(wei) 例,這類地塊普遍種植的隻是花草等低成本植物,“荒地未來還將開發建設,處在騰退和建設的間隔期,如果高成本園林造景,反而是一種浪費。”

  讓居民生活在點滴中實現提升

  困擾百姓多年的違建雖然拆了,但是施工圍擋裏的建築垃圾清理、土地騰退再利用都成了新的問題。為(wei) 此,本市提出“場清地淨”標準,去年一體(ti) 化推進違建拆除、建築垃圾處置、土地騰退與(yu) 利用,治理違法建設2874.9萬(wan) 平方米、騰退土地3041公頃。

  住宅小區地下空間有不少閑置,也是12345熱線上市民很關(guan) 注的問題。去年,本市鞏固地下空間整治成果,結合市民訴求清理11處違規住人地下空間,完成80處人防工程功能恢複和再利用,利用騰退地下空間增加5422個(ge) 停車位。

  由於(yu) 建成年頭早,老舊小區的雨水汙水管線無法“各行其道”,每逢雨天小區裏總會(hui) 飄出惡臭。去年,老舊小區974處雨汙水管線錯接混接點位完成治理,居民生活在點滴中實現提升……

  治理好“裏子”,城市才會(hui) 更有“麵子”。每一年的疏解整治促提升專(zhuan) 項任務中,總會(hui) 有類似的新任務納入。這些任務盯上了以往治理的“死角”,通過一個(ge) 問題的解決(jue) 帶動一類問題的解決(jue) ,從(cong) 而形成精細化治理的長效機製,讓居民更有幸福感。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