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治水興水 江蘇推動係統治水能力不斷提高

發布時間:2023-03-02 11:02:00來源: 新華日報

  保障水安全,關(guan) 鍵要轉變治水思路,按照“節水優(you) 先、空間均衡、係統治理、兩(liang) 手發力”的方針治水,統籌做好水災害防治、水資源節約、水生態保護修複、水環境治理。

  ——習(xi) 近平

  溫暖時刻

  江都水利樞紐是南水北調東(dong) 線工程的源頭,也是目前我國規模最大的電力排灌工程、亞(ya) 洲最大的泵站樞紐。2020年11月13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視察江都水利樞紐,了解南水北調東(dong) 線工程和江都水利樞紐建設運行情況。

  總書(shu) 記指出,要繼續推動南水北調東(dong) 線工程建設,完善規劃和建設方案,確保南水北調東(dong) 線工程成為(wei) 優(you) 化水資源配置、保障群眾(zhong) 飲水安全、複蘇河湖生態環境、暢通南北經濟循環的生命線。總書(shu) 記強調,要依托大型水利樞紐設施和江都水利樞紐展覽館,積極開展國情和水情教育,引導幹部群眾(zhong) 特別是青少年增強節約水資源、保護水生態的思想意識和行動自覺,加快推動生產(chan) 生活方式綠色轉型。

  深情回顧

  “在展覽館,總書(shu) 記聽到講解員報告1931年江淮大水時高郵地區的災情時,關(guan) 切地詢問現在老百姓的生活情況。我報告,現在旱澇保收。總書(shu) 記點頭讚許。我深深感受到總書(shu) 記十分關(guan) 心百姓生活,落實總書(shu) 記‘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重要指示,就是要堅決(jue) 守住水旱災害防禦底線,確保人民群眾(zhong) 生命財產(chan) 安全、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回想起總書(shu) 記視察的那一天,時任江蘇省水利廳黨(dang) 組書(shu) 記、廳長,現任江蘇省人大常委會(hui) 農(nong) 業(ye) 和農(nong) 村工作委員會(hui) 主任的陳傑記憶猶新。

  近年來,江蘇全麵貫徹“節水優(you) 先、空間均衡、係統治理、兩(liang) 手發力”的治水方針,為(wei) 打贏打好碧水保衛戰和河湖保護戰,出台生態河湖行動計劃,形成江蘇係統治水總抓手。

  治水之基,工程為(wei) 本。“總書(shu) 記十分關(guan) 心工程技術問題。”陳傑回憶,“總書(shu) 記詳細詢問江都站為(wei) 什麽(me) 三易其址。我匯報說,江都站的規劃選址,主要是考慮結合裏下河地區的排澇。實踐證明,江都站科學選址,不斷優(you) 化了調水排澇等綜合功能。落實總書(shu) 記親(qin) 自提出的‘確有需要、生態安全、可以持續’的重大水利工程論證原則,要堅決(jue) 貫穿到水利工程規劃、論證、建設各方麵全過程。”

  治水之要,節水優(you) 先。總書(shu) 記十分關(guan) 心節約用水情況,在現場明確要求,要把實施南水北調工程同北方地區節約用水統籌起來,堅持調水、節水兩(liang) 手都要硬。落實全麵節約戰略,要立足我國人多水少、南豐(feng) 北枯的國情水情,江蘇大力實施國家節水行動,推動全社會(hui) 節約用水,促進經濟社會(hui) 全麵綠色轉型。

  治水之道,共享互融。“在視察途中,我向總書(shu) 記匯報了江蘇水利開展國際技術合作的情況。”陳傑說。近年來,推動江蘇水利加快走出去步伐,江蘇與(yu) 20多個(ge) 國家開展國際合作。落實總書(shu) 記“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的理念,就是要不斷深化水利對外合作,更好服務“一帶一路”建設,向世界講述中國治水故事。

  奮進足跡

  江蘇是全國唯一同時擁有大江大河大湖大海的省份。水是江蘇最豐(feng) 裕的自然稟賦、最靈動的生態要素和最鮮明的文化符號。江蘇加快水利建設,強化水利管理,深化水利改革,推動係統治水能力不斷提高。

  水網骨幹工程基礎夯實。吳淞江整治開工建設,進一步完善太湖流域防洪工程體(ti) 係,為(wei) 長三角一體(ti) 化高質量發展夯實水利基礎;新中國成立以來,江蘇單項投資最大的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順利開工,千裏淮河坦蕩歸海。一南一北,溝聯江淮,通達滄海,水安民穩,水網動脈不斷完善,發展根基更加牢固。南水北調智能化調度係統建成投運,通過運用雲(yun) 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建立動態監測網絡,不斷提高水量優(you) 化調度、遠程集中控製、智能管理決(jue) 策、應急響應處置等水平,借助“智慧大腦”,守護“一江清水北送”。

  水資源利用更加集約節約。在全國首推“四水四定”試點,探索水資源剛性約束指標體(ti) 係構建與(yu) 相關(guan) 製度;首創《取用水管理技術規範》地方標準,率先推進水資源管理規範化提檔升級;出台節約用水管理辦法、水務經理製度,創新製定印發節水型企業(ye) 園區建設標準;實現南水北調沿線國家級縣域節水型社會(hui) 達標和省級節水示範區建設的“雙覆蓋”……江蘇時刻牢記囑托,全力打造豐(feng) 水地區節水典範,並在國家最嚴(yan) 格水資源管理考核中取得“八連優(you) ”的優(you) 異成績。

  幸福河湖建設全域鋪開。2022年,江蘇以河湖長製為(wei) 載體(ti) ,深入推進河湖長製高質量發展。啟動太湖新一輪生態清淤工程,建設藍藻打撈處置信息化平台,推動洪澤湖保護條例出台,穩步實施長蕩湖、固城湖等退圩還湖工程。將幸福河湖建設納入全省高質量發展綜合考核範圍,規定每個(ge) 設區市建成幸福河湖15條以上、全省建成200條以上。

  治水富民有效結合。洪澤湖7066條住家船、49條餐飲船以及近2萬(wan) 住船漁民上岸安居。江蘇將長江禁捕退捕納入高質量發展考核,在嚴(yan) 格落實禁捕要求的同時,聚焦民生需求,力爭(zheng) 實現“同湖同策”“同湖同步”,多渠道推進漁民安置保障工作,推動“生計漁業(ye) ”向“生態漁業(ye) ”轉變、“養(yang) 魚捕魚”向“打工創業(ye) ”轉變。

  國情水情教育深入開展。近幾年,高郵灌區、興(xing) 化垛田承續古今,成功入選世界灌溉工程遺產(chan) 名錄;新時代江蘇治水展示館、洪澤湖治理保護展示館等水情教育基地、水利風景區鱗次櫛比;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等展館閃耀江淮……水情教育走進大眾(zhong) 、走向青年,知水愛水護水的理念蔚然成風。2021年6月15日,北京的中國國際發展知識中心世和園內(nei) ,近20個(ge) 外國駐華使領館代表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紅十字會(hui) 等國際機構組織負責人雲(yun) 集於(yu) 此,聆聽探討來自江蘇的河長製探索實踐,江蘇的治水經驗、治水故事走向世界舞台。

  “治水”實效帶來“親(qin) 水”新圖景。“以前出門是老屋、雜樹、舊路,現在一眼就能看到運河風光和綠色遊園。”家住無錫古運河畔的市民高誌宇,有空就要到新建的南長街遊園散步,“走在時光花廊景觀牆、孩童遊樂(le) 設施和茵茵綠草間,幸福感滿滿。”如今,行走在江蘇的長江、運河、湖泊沿線,一條條清水廊道、生態走廊正在江蘇大地上蜿蜒排布,成為(wei) 澤被南北、造福百姓的幸福工程,一幅“河安湖晏、水清岸綠、魚翔淺底、文昌人和”的幸福河湖圖景正漸次展開。(洪葉)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