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陝南,何以不再“陝難”?

發布時間:2023-03-02 16:19:00來源: 人民網-陝西頻道

  編者按:

  1月份陝西省兩(liang) 會(hui) 勝利閉幕後,近期陝西各地市兩(liang) 會(hui) 相繼召開。陝西各地正按照陝西省委十四屆三次全會(hui) 要求,聚焦高質量發展,全力穩住經濟大盤,推動經濟運行整體(ti) 好轉,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2月9日起,人民網陝西頻道推出“兩(liang) 會(hui) 觀察”係列報道,更好宣傳(chuan) 報道陝西各地在貫徹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開局之年的作為(wei) 和擔當。

  2月24日下午,漢中市第六屆人民代表大會(hui) 第三次會(hui) 議閉幕。至此,陝南三市商洛、安康、漢中“兩(liang) 會(hui) ”全部結束。

  陝北滄桑豪邁,關(guan) 中深沉厚重,陝南則秀美靈動。陝北有著名的能源之都榆林和紅色聖地延安打底,關(guan) 中有國家中心城市西安“坐鎮”,陝南的“生態牌”尚拿得出手,但在陝西整體(ti) 經濟版圖中的存在感卻一直不強。

  因此陝南三市在多年的探索中,一直在當好秦巴生態衛士的基礎上努力尋求突圍,希望依托生態優(you) 質的資源稟賦和基礎條件,做大做強優(you) 勢特色產(chan) 業(ye) ,解決(jue) 陝南經濟總量小、底子薄的“難題”。

  近期記者仔細研讀了今年陝南三市政府工作報告和近年陝西省委省政府領導對陝南發展的相關(guan) 調研報道,試圖從(cong) 生態保護、產(chan) 業(ye) 發展、區位困惑三個(ge) 維度對陝南的發展進行分析。

  美麗(li) 又神秘

  賈平凹曾在以商洛為(wei) 背景的小說《商州》中認為(wei) “她(商州)的美麗(li) 和神秘,可以說在我三十年來所走的任何地方裏,是稱得上‘不可無一,不可有二’的讚譽”。

  陝南南屏巴山,北靠秦嶺,全域森林覆蓋率高達63.67%,不少地方還保存著原生態的山水勝景。漢中和安康同樣具有不亞(ya) 於(yu) 商洛的“美麗(li) 和神秘”。生態環境質量良好,是陝南最有優(you) 勢的資源稟賦。

  這一資源稟賦,賦予陝南兩(liang) 大任務:一個(ge) 是政治任務,切實履行好南水北調中線水源涵養(yang) 區責任,確保“一泓清水永續北上”;一個(ge) 是經濟任務,依托絕佳的生態基礎發展康養(yang) 旅遊業(ye) 和現代特色農(nong) 業(ye) 。

  陝南三市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對這兩(liang) 大任務都有相關(guan) 表述。

  商洛提出高質量建設“生態康養(yang) 之都”,包括常態化打擊秦嶺“五亂(luan) ”、全麵落實“河長製”“林長製”和長江十年禁漁行動,發展康養(yang) 經濟,持續擴大“22℃商洛·中國康養(yang) 之都”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等措施。

  安康將聚力建設幸福安康,傾(qing) 力打造“秦嶺保護最佳區域”,積極爭(zheng) 創低碳試點城市,把旅遊產(chan) 業(ye) 作為(wei) 生態價(jia) 值“轉換器”、產(chan) 業(ye) 融合“增效器”、城鄉(xiang) 統籌“推進器”,大力發展休閑度假、康複養(yang) 生等新業(ye) 態。

  漢中緊扣建設現代化區域中心城市目標,錨定“綠色循環·漢風古韻”戰略定位,通過嚴(yan) 格落實林(山)長製,抓好國家儲(chu) 備林建設和天然林保護等措施築牢秦巴生態安全屏障,堅持文化和旅遊深度融合,推動文旅產(chan) 業(ye) 跨越發展。

  三市在當好秦嶺生態衛士上的措施大同小異,其中安康市的目標相對更加明確和高遠。旅遊業(ye) 的發展上,商洛和安康傾(qing) 向於(yu) 康養(yang) 經濟和休閑度假,漢中則偏重於(yu) 打文化牌。

  這也是漢中的底氣。漢文化已經成為(wei) 漢中的一張王牌。陝西省委書(shu) 記趙一德在省長任上到漢中調研時就曾指出,漢中文化旅遊資源十分豐(feng) 富,要切實守護好精神標識和文化遺存,推動文化和旅遊深度融合發展,從(cong) 陝西省級層麵給漢中的文旅發展定了調。

  工業(ye) 上突圍

  陝西省委省政府領導到陝南地區考察調研時給陝南定的總調子是“堅定不移走綠色循環發展路子”,當好秦嶺生態衛士和圍繞生態發展旅遊業(ye) ,是這條路子的其中兩(liang) 條路徑。此外,狠抓大項目,發展製造業(ye) 和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也是重要路徑。

  大抓重大項目投資在拉動三市經濟增長中占主要作用。以商洛為(wei) 例,商洛提出西康、西十高鐵年內(nei) 完成投資85億(yi) 元,總投資106億(yi) 元的柞水曹坪抽水蓄能電站近期開工,總投資96億(yi) 元的山陽色河抽水蓄能電站3月底前開工等,在其經濟增長中占了相當大的比重。

  在製造業(ye) 發展上,商洛和安康的計劃可圈可點。商洛將圍繞新材料、綠色食品、健康醫藥、蓄能儲(chu) 能等重點產(chan) 業(ye) ,推進現有企業(ye) 取得新突破。安康計劃抓好的407個(ge) 市級重點項目年度投資756億(yi) 元,據了解,其中一季度集中開工的40個(ge) 項目,涵蓋環保建材、現代物流、毛絨文創、紡織服裝等領域。

  最值得關(guan) 注的是漢中的製造業(ye) 和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發展。2022年漢中規上工業(ye) 總產(chan) 值達到1927.22億(yi) 元,增長4.1%,其中裝備製造、現代材料、綠色食藥三大主導產(chan) 業(ye) 產(chan) 值占規上工業(ye) 總產(chan) 值87.8%,高技術工業(ye) 完成產(chan) 值493.24億(yi) 元,增長6.6%。而且新興(xing) 動能持續集聚,工業(ye) 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和高技術工業(ye) 產(chan) 值占規上工業(ye) 總產(chan) 值比重分別達 33.9%和25.6%。

  漢中能在當好秦嶺衛士的基礎上,在工業(ye) 上實現突圍,固有其關(guan) 中平原城市群、成渝經濟圈連接點的區位優(you) 勢和“三高一鐵一場”立體(ti) 交通優(you) 勢的原因,其領導班子勤於(yu) 學習(xi) 發展思路清晰是另一重要原因。

  2021年7月11日,漢中市領導幹部研學考察團赴浙江省杭州市、湖州市德清縣和安吉縣,江蘇省南通市等3省5市考察29個(ge) 項目、企業(ye) 、園區、街區、鄉(xiang) 村等,發出了漢中使命、綠色、發展、創新、轉型、作風等“漢中十問”,並針對性第提出處理好“十對關(guan) 係”,以思想破冰引領發展突圍,用行動力量深謀經濟發展。

  今年漢中又提出全力打造高端裝備、現代材料、綠色食品、生物醫藥產(chan) 業(ye) 鏈,產(chan) 業(ye) 鏈總產(chan) 值增長8%以上;推動航空裝備、數控機床、儀(yi) 器儀(yi) 表等產(chan) 業(ye) 高端化發展;實施傳(chuan) 感器產(chan) 業(ye) 區中園、中核陝鈾新能源科技新城等項目,推動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提速發展,使漢中輻射帶動陝南乃至陝、鄂、川、渝周邊城市發展,更加具有想象空間。

  主動尋求“虹吸”

  “陝南三市多美景,群山環抱人不知。”以前交通不便,嚴(yan) 重阻礙了陝南的發展。如今高鐵便捷,高速公路四通八達,掀開了陝南美麗(li) 又神秘的麵紗。

  2017年12月,西成高鐵開通前後,擔心和分析陝南三市受西安、成都甚至武漢等大城市“虹吸效應”的文章常見諸媒體(ti) 。好在陝南三市在短暫的“驚慌”後迅速回歸了平靜和淡定。尤其是這兩(liang) 年,陝南三市紛紛主動“擁抱”周邊大城市,尋求“虹吸”。

  2022年9月22日,在“奮力譜寫(xie) 陝西高質量發展新篇章”係列發布會(hui) 上,商洛提出:

  通過5到10年建設發展,爭(zheng) 取吸引50萬(wan) 西安市民來商洛城區購房康養(yang) 度假,爭(zheng) 取吸引50萬(wan) 西安市民到山水鄉(xiang) 村租房康養(yang) 度假,真正讓商洛成為(wei) “西安後花園、中國康養(yang) 城”。

  1月10日,西安商洛融合發展第一次黨(dang) 政聯席會(hui) 議在西安召開,共同簽署《西商融合發展戰略合作框架協議》,聚焦旅遊、製造業(ye) 等重點產(chan) 業(ye) ,優(you) 質資源共享惠民,讓兩(liang) 市人民共享西商融合發展成果。

  2月3日,西安漢中兩(liang) 市舉(ju) 行協同發展座談會(hui) ,並簽署《漢中主動融入西安都市圈 推動西安漢中協同發展框架協議》。

  根據框架協議,西安漢中兩(liang) 市將堅持融合發展、優(you) 勢互補、項目帶動、創新驅動,持續深化全方位交流合作,推動漢中加快融入西安都市圈,打造區域融合發展新樣板。

  安康的誌向則更加遠大。《2023年安康市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主動加強與(yu) 西安都市圈、關(guan) 中城市群緊密互動,積極承接重慶、成都、武漢等城市經濟輻射,加大市域月河川道城鎮帶、漢江生態城鎮帶協同聯動。

  而且融合的腳步還將加快,西康、西十兩(liang) 條高鐵建成後,商洛將正式進入西安半小時經濟圈,西安至安康運行時間將由現在的3小時左右縮短至1小時以內(nei) ,大幅縮短關(guan) 中城市群與(yu) 陝南秦巴山區的時空距離。

  陝南,將不再“陝難”!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