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湖南深入開展小型農業水利設施建設和管護三年行動

發布時間:2023-03-06 16:40:00來源: 湖南日報

  湖南將用3年時間,在全省範圍內(nei) 開展小型農(nong) 業(ye) 水利設施建設和管護專(zhuan) 項行動。近日,省水利廳等六部門聯合下發《關(guan) 於(yu) 開展小型農(nong) 業(ye) 水利設施建設和管護三年行動的通知》(簡稱《通知》)。

  開展小型農(nong) 業(ye) 水利設施建設和管護如何助推我省糧食生產(chan) ?3月3日,省水利廳相關(guan) 負責人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加強小型農(nong) 業(ye) 水利設施建設和管護,將為(wei)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的實施新一輪千億(yi) 斤糧食產(chan) 能提升行動,助推鄉(xiang) 村振興(xing) 提供湖南“水”支撐。

  補短板、強保障,事關(guan) 農(nong) 民群眾(zhong) 切身利益

  小型農(nong) 業(ye) 水利設施是農(nong) 業(ye) 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高農(nong) 業(ye) 抵禦自然災害能力和綜合生產(chan) 能力的關(guan) 鍵,關(guan) 係到廣大農(nong) 民群眾(zhong) 的切身利益。長期以來,我省大力推進小型農(nong) 業(ye) 水利設施建設,為(wei) 保障全省糧食安全、促進農(nong) 業(ye) 增產(chan) 、發展特色農(nong) 業(ye) 、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奠定了堅實基礎。

  “湖南是農(nong) 業(ye) 大省,水情又是湖南最大的省情。”省水利廳相關(guan) 負責人說,今年中央一號文件和省委農(nong) 村工作會(hui) 議提出全力推進農(nong) 業(ye) 現代化、加快建設農(nong) 業(ye) 強省,大力開展小型農(nong) 業(ye) 水利設施建設和管護恰逢其時。

  我省小型農(nong) 業(ye) 水利設施數量多、分布廣,多建於(yu) 上世紀60年代,加上山地丘陵麵積居多,洪澇災害頻發,易蝕土壤廣為(wei) 分布,存在塘壩淤塞嚴(yan) 重、水渠不暢、抵抗重大旱情能力弱等問題。尤其在2022年嚴(yan) 重幹旱中,部分地區小型農(nong) 業(ye) 水利設施“蓄不住水、灌不到田、上不了山”的問題進一步凸顯。

  “補短板、強保障。”省水利廳相關(guan) 負責人說,小型農(nong) 業(ye) 水利設施現狀與(yu) 現代農(nong) 業(ye) 發展所需還有較大差距。

  開展小型農(nong) 業(ye) 水利設施建設可有效穩定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在節水、灌溉以及防澇防旱上發揮重要作用,促進農(nong) 民增收,推動農(nong) 村經濟發展。通過提高農(nong) 村地區蓄水能力,緩解大中型供水工程對偏遠地區到戶到田距離過長、建設成本過高的問題,實現水資源的合理利用與(yu) 高效配置。在2022年嚴(yan) 重幹旱中,全省星羅棋布的小型農(nong) 業(ye) 水利工程,就為(wei) 農(nong) 業(ye) 灌溉送來了“救命水”,為(wei) 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提供了有力保障。

  《通知》提出,用3年時間,在全省範圍開展小型農(nong) 業(ye) 水利設施建設和管護行動,補齊短板,為(wei) 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和新一輪千億(yi) 斤糧食產(chan) 能提升加強“水保障”。今年計劃清淤整治山塘2.5萬(wan) 處,新建、節水改造及清淤渠道2000公裏,提升50萬(wan) 畝(mu) 左右山上經濟作物灌溉水源保障能力。

  恢複塘容、暢通水渠、引水上山,小型農(nong) 業(ye) 水利設施這樣建

  根據《通知》,我省小型農(nong) 業(ye) 水利設施建設主要包括三個(ge) 方麵的內(nei) 容。

  一是對山塘清淤擴容增蓄,對塘體(ti) 開展必要的壩坡、壩腳等整治,對涵臥管、溢洪道等放泄水設施進行維修改造,恢複農(nong) 村小水源蓄水能力。

  二是對大中型灌區骨幹工程與(yu) 高標準農(nong) 田間輸配水渠係進行新建、節水改造和清淤疏浚,確保渠道邊坡穩定、輸水平順,暢通“中梗阻”渠道。

  三是在山上經濟作物周邊新建或清淤整治灌溉水源工程,提升灌溉水源保障能力。

  “通過恢複農(nong) 村小水源蓄水能力,暢通‘中梗阻’渠道,提升山上經濟作物灌溉水源保障能力,逐步實現蓄得住水、灌得到田、上得了山。”省水利廳相關(guan) 負責人說。

  多方籌資、以獎代補,省級統籌、市縣主抓、鄉(xiang) 村實施

  “小型農(nong) 業(ye) 水利設施建設和管護堅持省級統籌、市縣主抓、鄉(xiang) 村實施,以獎代補、先建後補。”省水利廳相關(guan) 負責人說。

  在資金籌措上,強化資金融合,采取“政府引導,社會(hui) 參與(yu) ”的模式,多方籌措資金。項目資金按照省級定量獎補、不足部分由市縣自籌的方式進行籌措,市縣通過增加財政投入、金融資本投入、受益主體(ti) 投工投勞、鄉(xiang) 賢捐資捐款等方式籌措。

  項目實施按照“村級申報、鄉(xiang) 鎮初審、縣級審批、市級匯總、省級備案”的程序確定。項目建設由村民委員會(hui) (居民委員會(hui) )、農(nong) 村集體(ti) 經濟組織、農(nong) 業(ye) 專(zhuan) 業(ye) 合作社等受益主體(ti) 采取“自選、自建、自用、自管”的方式組織實施,因技術含量高而受益主體(ti) 不能自建的,由縣級水利部門按程序實施。

  項目管理按照“三圖兩(liang) 卡”的模式進行,即每處工程都有申報卡、驗收卡,建設前、中、後均有照片。項目驗收按照“縣級驗收、市級抽驗、省級核驗”的程序,驗收完成後逐處登記造冊(ce) ,明確管護主體(ti) 、製定管護辦法等措施。項目經驗收、落實管護主體(ti) 並經公示無異議後,由縣級按程序完成資金撥付。各地同步建立健全申報、公示、實施、驗收、管護、資金撥付等全流程製度。

  “值得注意的是,建設和管護過程中,將堅持‘兩(liang) 個(ge) 優(you) 先’原則。”省水利廳相關(guan) 負責人說,堅持市縣鄉(xiang) 村積極性高優(you) 先、受益主體(ti) 投工投勞積極性高優(you) 先。原則上項目都由村民委員會(hui) (居民委員會(hui) )、農(nong) 村集體(ti) 經濟組織、農(nong) 業(ye) 專(zhuan) 業(ye) 合作社等受益主體(ti) “自選、自建、自用、自管”,鼓勵受益主體(ti) 全過程參與(yu) 。(記者 奉永成 通訊員 袁理)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