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名譽校長張伯禮:黨和人民的需要就是我的使命

發布時間:2023-03-07 15:14:00來源: 天津日報

 

  最近一段時間,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名譽校長張伯禮,正在組織國內(nei) 相關(guan) 專(zhuan) 家,圍繞新冠病毒對核酸/抗體(ti) 轉陰後人體(ti) 影響這一課題,進行深入研究,製定相關(guan) “評估方案”。“從(cong) 2020年開始,我們(men) 就已經對這個(ge) 問題進行了跟蹤調研和持續研究。希望為(wei) 後續的治療提供更具價(jia) 值的參考意見。”張伯禮說。

  今年1月17日,由他和國醫大師晁恩祥牽頭製定的《中醫藥治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核酸/抗原轉陰後常見症專(zhuan) 家共識》正式發布。張伯禮表示,很大一部分感染者轉陰後還存在乏力倦怠、咳嗽、咳痰、心慌、出汗等問題。該階段身體(ti) 免疫係統仍處於(yu) 修複中,身體(ti) 多個(ge) 組織器官在病毒和炎性介質打擊下產(chan) 生損傷(shang) ,雖然核酸/抗原已經轉陰,但人體(ti) 還處於(yu) 康複階段,身體(ti) 並未完全恢複。“《共識》的製定基於(yu) 專(zhuan) 家經驗和臨(lin) 床研究證據,突出‘有效性’‘安全性’‘實用性’‘可及性’,目的是為(wei) 臨(lin) 床醫生提供參考,解決(jue) 患者轉陰後常見症狀,促進早日完全康複。而目前‘評估方案’的製定,可以讓臨(lin) 床更加準確分析出感染後的症狀及幹預後的結果。”張伯禮說。

  出門診、參加學術會(hui) 議、帶研究生、指導實驗……現如今,75歲的張伯禮依然每天都在忙碌中度過。2020年春節,他星夜兼程奔赴武漢,直達抗疫最前線,甚至把“膽”留在了武漢。去年,從(cong) 春天的上海到年末全國各地暴發新冠病毒大流行,他一直在抗疫一線。回想起3年來的點點滴滴,張伯禮說:“如果讓我重新選擇,我依然會(hui) 這樣做。作為(wei) 一名黨(dang) 員、一名醫者,無論何時,黨(dang) 和人民的需要,就是我的使命!”

  這三年,中醫藥深度參與(yu) 了抗疫全過程,貢獻了中西醫結合的“中國方案”,為(wei) 全世界的抗疫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中醫藥的獨特優(you) 勢進一步受到國際社會(hui) 的關(guan) 注與(yu) 重視。

  “中醫藥對於(yu) 慢性病、老年疾病、生活方式引起的疾病以及功能性疾病等具有確切療效。我們(men) 的團隊,正在圍繞提高中醫藥的臨(lin) 床療效努力攻關(guan) ,讓老百姓用上好藥、放心藥。”作為(wei) 一名連任的“老”代表,張伯禮說,此次他帶了多份建議,大多與(yu) 中醫藥有關(guan) ,“我們(men) 代表的是人民,我要把大家的心聲帶到大會(hui) 上,同時也希望能為(wei) 問題的解決(jue) 提出一些具有可行性的建議。”(記者 張雯婧)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