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麵提升鄉村公共服務水平(新征程·議民生)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要瞄準‘農(nong) 村基本具備現代生活條件’的目標,組織實施好鄉(xiang) 村建設行動,特別是要加快防疫、養(yang) 老、教育、醫療等方麵的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提高鄉(xiang) 村基礎設施完備度、公共服務便利度、人居環境舒適度,讓農(nong) 民就地過上現代文明生活。”
代表委員表示,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要著力精準提供更多優(you) 質公共服務,提高鄉(xiang) 村公共服務便利度。
平均每月診療量約350人次,脫貧戶的家庭醫生簽約率100%,慢病隨訪率100%……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縣七坊鎮社區醫院醫生韋小麗(li) 代表行醫23年,是村民健康的守護人。紮根鄉(xiang) 村的韋小麗(li) 代表,見證了鄉(xiang) 村醫療衛生服務的不斷完善。“如今,衛生院、衛生室提檔升級,藥品設備更加齊全,村醫隊伍也強起來了。”韋小麗(li) 代表說,“村民有頭疼腦熱和慢性病,在家門口就能得到就醫指導,看病更方便。”
完善鄉(xiang) 村醫療衛生體(ti) 係,是全麵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迫切要求,也是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應有之義(yi)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各地不斷健全農(nong) 村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ti) 係,著力改善基層醫療衛生設施,實現了縣鄉(xiang) 村醫療衛生機構全覆蓋,越來越多的村民在家門口就能看病拿藥。
韋小麗(li) 代表建議,持續探索健全適應鄉(xiang) 村特點、優(you) 質高效的鄉(xiang) 村醫療衛生體(ti) 係,持續推動優(you) 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和均衡布局,發展壯大鄉(xiang) 村醫療衛生人才隊伍,提升村民就醫便利性,改善就醫服務體(ti) 驗,讓廣大農(nong) 民群眾(zhong) 能夠就近獲得更加公平可及、係統連續的醫療衛生服務。
鄉(xiang) 村公共服務提標擴麵,投入力度不斷加大。四川省江安縣仁和鎮鹿鳴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任敏代表細數變化:“惠民政策多,資金有保障。村裏修通了產(chan) 業(ye) 路、入戶路,建起了群眾(zhong) 活動中心、衛生站、村圖書(shu) 室,看病上學、文化娛樂(le) ,都有地方去、有人管,村民生活芝麻開花節節高!”
任敏代表建議,要整合資源、集中力量,增加農(nong) 村民生投入,推動基本公共服務資源下沉,進一步完善農(nong) 村社會(hui) 保障體(ti) 係,提升基本公共服務能力。
文化振興(xing) 是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重要內(nei) 容,雲(yun) 南省音樂(le) 家協會(hui) 主席宗庸卓瑪委員說:“近年來,民族民間藝術得到傳(chuan) 承弘揚,村民們(men) 有書(shu) 讀、有戲看,廣大農(nong) 民精神文化生活不斷豐(feng) 富。”
代表委員表示,加強農(nong) 村精神文明建設,不僅(jin) 要加強公共文化設施建設,還要創新組織活動形式,以農(nong) 民需求為(wei) 導向加強公共服務供給,引導農(nong) 民積極參與(yu) 公共服務建設,激發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新動能。
近年來,各地區各部門大力加強農(nong) 村公共文化建設,培育文明鄉(xiang) 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全力推進鄉(xiang) 村文化振興(xing) 。宗庸卓瑪委員建議,要讓文化賦能鄉(xiang) 村振興(xing) ,特別要注重農(nong) 耕文化、傳(chuan) 統文化傳(chuan) 承,加強對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的保護利用,推動鄉(xiang) 村文旅產(chan) 業(ye) 發展。
富“口袋”也要富“腦袋”。任敏代表建議,健全公共文化體(ti) 係,繼續深入推進農(nong) 村移風易俗,廣泛開展群眾(zhong) 樂(le) 於(yu) 參與(yu) 、便於(yu) 參與(yu) 的文體(ti) 活動,讓鄉(xiang) 風民風和起來、文化生活美起來,煥發鄉(xiang) 村文明新氣象。
《 人民日報 》( 2023年03月05日 06 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