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營熱度全國第一 上周成都迎來首個20℃陽光周末
上周,成都迎來2023年第一個(ge) 20℃的陽光周末。鮮花與(yu) 野草,藍天與(yu) 陽光,人們(men) 脫掉厚重的毛衣,感受城市的生機與(yu) 熱情。
陽光正好,鮮花正香。賞花、喝茶、挖野菜、露營、野餐的春日耍法越來越多,近郊遊悄然走火。美團數據顯示,近兩(liang) 周,露營的搜索量同比上升450%,成都的露營熱度位居全國第一。
近郊遊走紅,也彰顯成都文旅市場在這個(ge) 春天的悄然複蘇,近郊遊本身也帶動著餐飲、交通、住宿等多條產(chan) 業(ye) 鏈條發展。專(zhuan) 家認為(wei) ,周邊遊、近郊遊帶動了鄉(xiang) 村旅遊經濟的快速發展,還帶動周邊景區逐步建成集生態農(nong) 業(ye) 、休閑旅遊、田園社區於(yu) 一體(ti) 的田園綜合體(ti) ,形成獨具特色的鄉(xiang) 村新業(ye) 態。
多場景多樣態
近郊遊玩出新花樣
3月4日上午9點過,鄧先生及朋友兩(liang) 家人就出發了。一行八人,帶上天幕、風箏和野餐墊,準備在青龍湖曬太陽。鄧先生還準備了不少食物,鹵肉、水果、涼麵一應俱全。鄧先生陪朋友喝茶,一旁的野餐墊上親(qin) 友在聊天,不遠處孩子在放風箏,愜意又舒服。同樣做好計劃的還有楊小姐,她帶上媽媽一起來青龍湖散步。“陽光太好了,成都人一看到陽光就坐不住,想往外跑。”
除了露營、騎行、野餐、放風箏之外,挖折耳根也成為(wei) “春日限定”的活動。3月2日上午9點半,成都人李小姐第一次組織了網友們(men) 挖野生折耳根(魚腥草),帶上耙子和鏟子,準備開幹。李小姐說,從(cong) 今年2月開始,她慢慢用社交賬號來記錄生活,這個(ge) 建立不到一周的“成都野菜群”,如今群人數已經突破200位。
露營熱度全國第一
有營地每周末都爆滿
3月3日,記者從(cong) 美團、大眾(zhong) 點評數據了解到:近兩(liang) 周,露營的搜索量同比上升450%,關(guan) 於(yu) “露營”的筆記、評論數增長約300%。其中,成都、廣州、深圳、上海、重慶等城市的露營熱度占全國前五,成都的露營熱度全國第一。在成都,雙流區、錦江區、溫江區的人們(men) 對“露營”更為(wei) 關(guan) 注。在搜索人群中,女性占比約七成。帶有露營屬性的餐廳、咖啡館熱度同樣上漲明顯。
對於(yu) 城市即興(xing) 露營的興(xing) 起,在青龍湖營業(ye) 的麓也營地店長王先生深有感觸,“從(cong) 春節大年初二開始,幾乎每個(ge) 周六周日,我們(men) 營地都是滿員狀態。最近進入3月份,隻要是陽光好的時候生意都很不錯,目前3月8日婦女節當天已經基本上訂滿了。”最多的時候,這裏可以供300人參與(yu) 團建。在這裏,可以露營烤肉,也可以圍爐煮茶,還有玻璃房供給客人拍照打卡,兒(er) 童遊樂(le) 設施供玩。
城市即興(xing) 露營也迎來更多的“露營+”複合型玩法。露營+親(qin) 子、露營+電影、露營+研學、露營+爬山等都衍生開來。隨著春季的到來,露營也漸漸進入黃金期。
除草、撒花籽、平整營地、清洗帳篷……經過半個(ge) 月的大掃除,3月1日,位於(yu) 都江堰趙公山中的“溪夏來風”露營民宿重新開業(ye) ,來自線上平台的谘詢、訂單也接踵而來,露營季“開門紅”,給了露營民宿負責人唐女士不少信心。她介紹,營地距離都江堰市區約30分鍾車程,總共有9個(ge) 露營帳篷,去年營業(ye) 兩(liang) 個(ge) 月,幾乎天天爆滿。
帶動鄉(xiang) 村遊經濟發展
多場景近郊遊如何延長“生命期”?
3月1日,在2023年成都市文化廣電旅遊局長會(hui) 議上,成都市文廣旅局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今年將推出100個(ge) “最成都·生活美學新場景”。此前,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發布《成都市公園(綠道)陽光帳篷區開放試點方案》,綜合考慮規模、草坪生長狀況、周邊配套設施等情況,梳理出一批有條件的公園(綠道),為(wei) 人們(men) 露營提供更安全、規範的場所。
“在後疫情時代,周邊遊熱度暴漲,成為(wei) 消費者周末休閑的主要形式。周邊遊的熱度隻增不減,加上目前大熱的戶外露營,周邊遊正逐步創造出獨特的經濟價(jia) 值。隨著周邊遊的火爆,特色民宿越來越受到人們(men) 青睞。城市周邊不斷湧現個(ge) 性化民宿、網紅打卡民宿等。自然幽靜、山林美景、獨特風格等,是讓人們(men) 停留的重要原因。”四川省產(chan) 業(ye) 經濟發展促進會(hui) 副會(hui) 長、西南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蔣玉石認為(wei) ,一方麵,周邊遊、近郊遊帶動了鄉(xiang) 村旅遊經濟的快速發展。另一方麵,近郊遊帶動周邊景區逐步建成集生態農(nong) 業(ye) 、休閑旅遊、田園社區於(yu) 一體(ti) 的田園綜合體(ti) ,形成獨具特色的鄉(xiang) 村新業(ye) 態。
但是,現階段的近郊遊也有一些“短板”。近郊遊受季節影響較大,大多集中在春秋兩(liang) 季,考驗執政部門的運營統籌能力。麓也營地店長王先生以青龍湖為(wei) 例,“一方麵,在周六周日人多的時候,園區停車場容易超負荷運行。有時候從(cong) 早上九點就會(hui) 堵車,停車位不足。另一方麵,雖然平時也有共享單車,但到了周六周日,共享單車嚴(yan) 重不足。”
那麽(me) ,怎麽(me) 樣讓露營、賞花、騎行等多形態多場景的近郊遊延長“生命期”呢?
“首先,要推出特色文旅活動,滿足廣大遊客多元化需求。以旅遊+互動、休閑+遊樂(le) 、研學+體(ti) 驗為(wei) 吸引力,推出主題項目活動,融入多種文娛形式,給遊客帶來驚喜和歡樂(le) 。特別注重周邊遊新晉小眾(zhong) 潮酷玩法。”蔣玉石認為(wei) ,“其次,近郊遊不能光是春、秋兩(liang) 季,應該增加一些看點和玩點,讓一年四季都有耍頭。”蔣玉石還表示,年輕女性是周邊遊主要決(jue) 策者。需要提升周邊遊品質,並根據不同遊客的出行類型定製遊玩模式。朋友結伴、個(ge) 人遊、親(qin) 子家庭等有不同的選擇。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顏雪 攝影記者 王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