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忠民委員:治理紅堿淖濕地生態係統 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
人民網北京3月8日電(魏鑫)“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健全生態文明製度體(ti) 係”、“持續實施重要生態係統保護和修複重大工程”……2023年全國兩(liang) 會(hui) ,生態環境保護依舊是代表委員熱議的話題。全國政協委員、民建中央常委、陝西省委會(hui) 主委,陝西省政協副主席李忠民就“把紅堿淖濕地生態保護治理列為(wei) 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要工程”提交了相關(guan) 建議。
紅堿淖濕地生態係統,位於(yu) 陝西省榆林市和內(nei) 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交界處,是黃河大“幾”字灣內(nei) 側(ce) 典型的荒漠半荒漠濕地生態係統。總流域麵積1493平方公裏,是我國麵積最大的沙漠湖,是遺鷗等13種國家一級保護珍禽重要的繁殖和棲息地,有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32種,生態物種具有多樣性、珍稀性和典型性、原生態性等顯著特點,生態價(jia) 值與(yu) 物種價(jia) 值十分重要。
“協調國家部委和陝西省、內(nei) 蒙古自治區共同設立紅堿淖濕地生態自然保護區管理委員會(hui) ,設立紅堿淖陝蒙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護好稀有的沙漠淡水湖資源。”李忠民認為(wei) ,雖然近幾年紅堿淖濕地保護工作取得有效進展,生態係統保護恢複收到實效,但當前保護工作在統籌、協調和推進、落實等方麵還存在一些困難,與(yu) 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戰略要求還有差距。
針對紅堿淖濕地生態係統出現的水源補給不足、水質汙染超標、不合理設置礦權威脅湖泊安全等問題,李忠民建議,陝蒙兩(liang) 地水利部門加強流域煤礦疏幹水的監管,不得將未處理或處理不達標的疏幹水排入河道,在河流上遊增設水位站和水質監測站,監測和監督河道下泄水量水質。同時,依法依規關(guan) 停對流域生態安全構成威脅的煤礦井田,按照保護優(you) 先的原則,在確保生態安全的前提下,合理規劃資源開發。
“將紅堿淖濕地生態區列入國家級山林水田湖草綜合治理示範點,並開展紅堿淖濕地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研究。”李忠民認為(wei) ,應製定可行性政策,策劃實施相應的生態保護修複和開發建設項目,力爭(zheng) 在荒漠化治理、生態綜合整治、水資源集約利用、礦區環境整治和文旅產(chan) 業(ye) 發展等方麵協同用力,為(wei) 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發揮示範作用。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