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鵝頻頻“空降” 觀鳥切勿驚擾
3月,春意越來越濃。春天的“使者”相繼抵京,開啟了候鳥遷徙季。
近日來,頤和園、官廳水庫、翠湖濕地、南海子公園、野鴨湖濕地、金海湖等多地,陸續有天鵝飛來落腳,少到幾十隻,多到二三百隻。這些天鵝身體(ti) 修長,長長的脖頸微微上揚,雙翼優(you) 美而快速地扇動,在空中成群掠過,成為(wei) 一道美麗(li) 的風景。天鵝所到之處,吸引大批市民圍觀拍攝。
記者了解到,我國常見的天鵝有大天鵝、小天鵝和疣鼻天鵝三種,每年3月前後,在遷徙中的很多天鵝都會(hui) 選擇在北京短暫停留。3月3日上午,20隻遷徙的白天鵝降落頤和園昆明湖,它們(men) 集體(ti) 在天空飛翔的壯觀畫麵被攝影愛好者記錄下來,在朋友圈不斷轉發。“太美了!這是頤和園實景演繹《天鵝湖》!”評論中人們(men) 表達著對美景的讚譽,有人說“畫麵美哭了,看得讓人熱淚盈眶”。
不過,大家紛紛駐足欣賞並感歎天鵝之美時,也有部分市民的觀鳥行為(wei) 不太文明。有市民反映,現場有遊客向水裏扔石子,驚擾了天鵝;還有的遊客胡亂(luan) 投喂食物;甚至有一些攝影愛好者對鳥類進行誘拍。
大家在觀賞鳥類、欣賞自然生態之美的同時,如何更好地保護鳥類、保護環境?海澱區濕地和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中心副主任劉穎傑表示,北京正好位於(yu) 鳥類的遷徙路線上。鳥類長時間飛行,必然會(hui) 尋找一個(ge) 落腳的補給站。所以每到這個(ge) 季節,北京一些優(you) 美的有水環境,自然成為(wei) 它們(men) 的首選。“鳥類的聽覺和視覺都很靈敏。咱們(men) 觀賞時,要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不要無限接近驚擾到鳥類的正常生活。”劉穎傑說。
劉穎傑建議,像濕地公園等有水域的地方,如果條件允許,應盡可能設置一些單獨的區域供大家觀鳥。比如翠湖濕地公園就有專(zhuan) 門的觀鳥塔和觀鳥牆,有一處相對隱蔽的地方供遊客觀鳥,不會(hui) 驚擾到鳥類,一舉(ju) 兩(liang) 得。沒有條件的區域,可以設置一些文明觀鳥提示牌,提醒大家在觀鳥的同時保持距離,保護生態環境。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