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高”報告 這樣點亮“津彩”
在3月7日召開的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hui) 議第二次全體(ti) 會(hui) 議上,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作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張軍(jun) 作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記者梳理發現,“兩(liang) 高”工作報告中寫(xie) 入了多處“天津元素”,包括主動為(wei) 出海“搶訂單”企業(ye) 提供法律服務、加強中醫藥知識產(chan) 權保護、組建知識產(chan) 權檢察辦公室等,彰顯天津司法部門在服務推動高質量發展、維護社會(hui) 公平正義(yi) 等方麵的擔當作為(wei) 、創新實踐。
為(wei) 拚經濟創造“暖環境”
“天津、河北、上海、浙江、山東(dong) 、廣東(dong) 等法院主動為(wei) 出海‘搶訂單’企業(ye) 提供法律服務,竭力為(wei) 市場主體(ti) 拚經濟創造‘暖環境’。”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點讚天津等地做法。
去年以來,天津司法部門依法能動履職,主動走進企業(ye) 調研問需,精準開展法律服務,助力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
法院係統堅持和落實“兩(liang) 個(ge) 毫不動搖”,出台促進民營經濟發展42項保障措施,在市、區工商聯設立17個(ge) 法官商會(hui) 工作室,及時化解涉民企糾紛。服務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加大對直播帶貨、平台購物等新型網絡消費案件的審判指導,促進服務業(ye) 健康發展。
天津自貿試驗區人民法院建立融資租賃領域“信用保全白名單”機製,幫助企業(ye) 把信用資源轉換為(wei) 現實紅利。該經驗做法入選商務部“國家服務業(ye) 擴大開放綜合試點示範建設最佳實踐案例”。
天津海事法院在天津港設立法官工作室,實現司法服務前移。除有針對性地提供風險提示、法律谘詢、典型案例宣傳(chuan) 等司法服務外,還提供涉天津港地區案件從(cong) 立案審查、訴前調解,再到案件執行審核等全流程服務。
打造知識產(chan) 權保護高地
保護知識產(chan) 權就是保護創新。
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中提到,“出台加強中醫藥知識產(chan) 權保護意見,天津、江西等法院完善司法措施,保障中醫藥傳(chuan) 承創新發展。”“北京、天津、上海法院對盜播北京冬奧會(hui) 、世界杯等行為(wei) 及時作出禁令,促進優(you) 化數字文化市場環境。”
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中提到,“最高人民檢察院及天津、山西、山東(dong) 、海南等29個(ge) 省級檢察院組建知識產(chan) 權檢察辦公室,一體(ti) 履行刑事、民事、行政檢察職能。”
近年來,天津持續加大知識產(chan) 權保護力度,致力於(yu) 打造知識產(chan) 權保護高地。過去五年,天津法院出台加強知識產(chan) 權司法保護實施意見,推動知識產(chan) 權民事、行政和刑事案件的“三合一”審判,形成保護合力,審結各類知識產(chan) 權案件40279件。
2022年,天津市高級人民法院專(zhuan) 門發布《關(guan) 於(yu) 加強中醫藥知識產(chan) 權司法保護的紀要》,為(wei) 中醫藥傳(chuan) 承創新發展提供司法保障。中醫藥侵權判斷不同於(yu) 化學藥品,紀要特別明確了在現有專(zhuan) 利的基礎上進行藥味替換、藥味增減、劑量加減是否構成侵權的判斷規則。紀要還通過保護傳(chuan) 承人製度、競業(ye) 禁止協議、加強商業(ye) 秘密保護等加強對中醫藥傳(chuan) 統知識的保護。此外,鼓勵中醫藥的二次創新,規定了在原有醫藥技術信息基礎上形成的新信息屬於(yu) 商業(ye) 秘密,以傳(chuan) 統知識為(wei) 基礎的二次創新應得到保護。
2022年,天津市人民檢察院在全國率先成立具有獨立編製的知識產(chan) 權檢察辦公室,統籌和指導全市知識產(chan) 權檢察。全市各級檢察院先後組建了專(zhuan) 業(ye) 化辦案團隊或實現專(zhuan) 人辦理案件,全麵推行職能集中統一履行工作,統一負責知識產(chan) 權案件辦理。天津市人民檢察院第三分院辦理的涉外侵犯商業(ye) 秘密案件,因在全國首次以合理許可費認定損失數額,被選為(wei) 最高檢指導性備選案例。紅橋區人民檢察院辦理的生產(chan) 、銷售假冒品牌桶裝水案入選最高檢發布的懲治製售假冒偽(wei) 劣商品犯罪典型案例。
天津檢察機關(guan) 還主動開展跨部門協作,與(yu) 市知識產(chan) 權局簽訂《加強知識產(chan) 權保護合作框架協議》,建立信息共享和會(hui) 商機製,凝聚司法保護合力。
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
“京津冀檢察機關(guan) 常態化服務協同發展,助推法治雄安建設。”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在“服務保障區域協調發展”部分,介紹了京津冀三地的檢察協作。
近年來,天津檢察係統積極推動京津冀三地檢察協作,連續五年召開三地協作會(hui) 議,簽署合作框架協議,開展律師異地閱卷、加強知識產(chan) 權保護、強化網絡綜合治理、跨區域公益訴訟等一係列協作實踐,推動建立資源共享、優(you) 勢互補的協同格局。
針對渤海灘塗外來物種互花米草蔓延滋生影響生物多樣性、妨礙行洪等問題,天津市人民檢察院第三分院主動聯係河北省檢察機關(guan) ,共同開展公益訴訟治理保護。津冀檢察機關(guan) 聯合勘察、同步取證、數據共享,聯合舉(ju) 行檢察聽證,同步向相關(guan) 行政單位製發檢察建議,共同守護好環渤海生態環境。
靜海區人民檢察院發揮區位優(you) 勢,會(hui) 同毗鄰的河北省雄縣、黃驊市、霸州市、文安縣、大城縣、青縣等6地檢察院,會(hui) 簽《加強司法協作、深化交流互通,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框架協議》,就守護雄安新區交通通道、集中治理中重型貨車交通肇事進行一體(ti) 化專(zhuan) 項治理,有效服務雄安新區建設。
維護社會(hui) 公平正義(yi)
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提到,“依法從(cong) 嚴(yan) 懲處孫政才等92名原中管幹部,對趙正永、孫力軍(jun) 、王立科、傅政華、劉彥平等依法適用終身監禁,對賴小民依法判處並執行死刑,彰顯黨(dang) 中央有腐必懲、有貪必肅的堅定決(jue) 心。”
天津堅決(jue) 落實中央嚴(yan) 懲腐敗的決(jue) 策部署,五年來依法判處貪汙、賄賂等犯罪1101件1661人。審結孫政才、趙正永、孟宏偉(wei) 等重大職務犯罪案件11件,對中國華融資產(chan) 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原董事長賴小民判處並執行死刑。積極配合市紀委監委開展國際追逃追贓,對拒不歸國投案的李宏林,首次適用違法所得沒收程序收繳贓款贓物。
英雄烈士名譽不容褻(xie) 瀆!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提到,“審理侵害‘兩(liang) 彈一星’功勳於(yu) 敏、‘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等名譽案,讓人格尊嚴(yan) 免遭網絡暴力侵害。”侵害袁隆平名譽案,即是在天津辦理。
據了解,2021年5月,網民張某利用境外信息網絡平台,多次發表、轉推侮辱、詆毀袁隆平院士的推文。2022年5月,天津市人民檢察院第二分院根據《英雄烈士保護法》《民法典》相關(guan) 規定,在經依法征詢袁隆平院士近親(qin) 屬的同意後,向天津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提起了民事公益訴訟。合議庭經審理認為(wei) ,張某行為(wei) 不僅(jin) 侵害了袁隆平院士的個(ge) 人人格尊嚴(yan) ,而且傷(shang) 害了社會(hui) 公眾(zhong) 的感情,損害了社會(hui) 公共利益。法院依法作出一審判決(jue) ,判處被告人張某在國家級新聞媒體(ti) 公開賠禮道歉、消除影響。宣判後,張某表示服從(cong) 判決(jue) ,當庭宣讀了向袁隆平院士及其親(qin) 屬的致歉信,對其行為(wei) 表示深深的懊悔。該案獲評由最高人民法院與(yu)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共同主辦的“新時代推動法治進程2022年度十大案件”。
探索行政爭(zheng) 議實質化解新路徑
“推進行政機關(guan) 負責人出庭應訴,天津、上海、浙江、山東(dong) 、寧夏、兵團等法院加強行政爭(zheng) 議多元化解中心建設,遼寧、吉林、河南、貴州、新疆等法院推動構建府院聯動機製,促進行政爭(zheng) 議實質性化解。”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介紹。
在這背後,是天津法院創新行政訴訟案件辦理,積極探索行政爭(zheng) 議實質化解新路徑。
過去五年,天津大力推進行政案件異地管轄,行政機關(guan) 負責人出庭應訴率達99.66%,較2018年上升76個(ge) 百分點。
與(yu) 此同時,天津法院持續深化府院聯動機製,全力開創爭(zheng) 議化解新格局。不斷強化實質性、常態化、多層次、全領域的府院聯動機製,助力法治政府建設。市高院推動市委依法治市委員會(hui) 辦公室將行政案件萬(wan) 人成訴率與(yu) 實質化解率納入依法行政績效考核,製定《行政爭(zheng) 議實質化解十條措施》,促進行政機關(guan) 自行糾錯,並與(yu) 市司法局聯合印發《關(guan) 於(yu) 建立行政爭(zheng) 議實質性化解協調聯動機製的意見》,深入推進行政爭(zheng) 議訴源治理,努力實現行政爭(zheng) 議實質性化解。
建立非訴訟糾紛解決(jue) 機製,努力實現糾紛訴前化解。堅持“預防挺在化解前、化解挺在訴訟前”,加強與(yu) 政府法製部門及行政執法機關(guan) 的互動交流,通過組織召開聯席會(hui) 議、設立行政爭(zheng) 議多元解紛中心、行政法官調解工作室等舉(ju) 措,推動行政爭(zheng) 議解決(jue) 機製關(guan) 口前移,由“司法前端介入”替代“司法後端幹預”,從(cong) 源頭上減少訴訟增量。
2022年6月,紅橋區人民法院成立天津首家行政爭(zheng) 議多元解紛中心,為(wei) 行政爭(zheng) 議解決(jue) 按下“快進鍵”。以“多元解紛+司法確認”的方式,發出全市首份行政訴前調解書(shu) 。該院被最高人民法院掛牌命名為(wei) “為(wei) 群眾(zhong) 辦實事示範法院”,同時還被授予“全國優(you) 秀法院”稱號。(記者 周誌強)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