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紅門”蝶變 “南中軸”啟航
如今的南苑路,兩(liang) 側(ce) 已經不見了林立的服裝批發市場,“大紅門”蛻變,“南中軸”迎麵而來。
圍繞文化和國際交往等首都功能,從(cong) 大國首都的高度定位南中軸地區的核心價(jia) 值和發展使命,時代賦予這個(ge) 區域的新使命——蝶變的大紅門,依托南苑路和大紅門路構建“禮樂(le) 雙軸”,高質量建設新時代彰顯中華文化自信、承載首都功能、示範城市更新治理的首都商務新區。
從(cong) 服裝早市到文化科技園
站在涼水河橋上,人流如過江之鯽從(cong) 橋北湧來,大大小小的手拉車上,是鼓鼓的塑料袋,時不時地就是一場小碰撞,但人們(men) 已經習(xi) 以為(wei) 常,依舊各自奔赴……
2018年前,每天上午10點左右,這樣的場景都會(hui) 在涼水河橋上上演。人流的源頭,是涼水河橋西北角大紅門服裝商貿城——北京乃至華北曾經最大的服裝批發交易中心,高峰時經營商戶有7000多家,日客流量10萬(wan) 人,日貨物吞吐量上千噸。
如今,從(cong) 涼水河橋上北望,大紅門服裝商貿城是寂靜的,而曾經鼎鼎大名的“大紅門早市”所在地——西樓,已經換了容顏。
曾滿是巨幅服裝廣告的外牆,如今是現代感十足的玻璃幕牆和古銅色的格柵,莊重典雅又不失現代活力。
變的不僅(jin) 僅(jin) 是外形更有內(nei) 核。如今這裏已經成為(wei) 大紅門地區首個(ge) 實現更新改造的產(chan) 業(ye) 載體(ti) ——南中軸國際文化科技園。
2022年12月30日,南中軸國際文化科技園一期正式開園,首都商務新區建設再落重要一子,52家高精尖企業(ye) 同步入駐,按下高精尖產(chan) 業(ye) 向南中軸地區集聚發展的“加速鍵”。
國家級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北京前景無憂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搶”下了近1萬(wan) 平方米的辦公空間。
“我們(men) 是一家生在豐(feng) 台、長在豐(feng) 台的高新技術企業(ye) ,受到空間限製,總部和分公司一直分散經營,極大地增加了管理和研發成本。”前景無憂副總經理李焱告訴記者,他們(men) 將以新辦公空間為(wei) 依托,加大投入,整合資源,建設適應公司業(ye) 務需求的技術中心、實驗中心。
在西樓一層1300平方米的數智創新中心,數字人、元宇宙等前沿技術全景式展現著大紅門和南中軸的變遷和未來規劃。
“我們(men) 聚焦元宇宙硬件解決(jue) 方案,已經接洽了園區好幾家做內(nei) 容的企業(ye) ,從(cong) 軟件到內(nei) 容到硬件,整個(ge) 園區產(chan) 業(ye) 集群生態非常好,豐(feng) 台的產(chan) 業(ye) 升級給了我們(men) 很好的機會(hui) 。”北京漢捷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趙陽給記者演示他們(men) 公司的智能眼鏡,戴著眼鏡四望,大恒炫璟、墨宇宙、數字栩生等一批元宇宙和新一代信息技術領域入園企業(ye) 的展示窗口,逐一呈現在眼前。
立足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南中軸國際文化科技園將打造“空間+投資+服務”於(yu) 一體(ti) 的園區,引領大紅門地區“華麗(li) 轉身”:天雅女裝擬轉型成科技類商務辦公和商業(ye) 綜合體(ti) 、福海大廈擬轉型成文化類商務辦公和商業(ye) 綜合體(ti) 、新世紀大廈北側(ce) 擬轉型成一家星級花園酒店……南中軸,正在深入探索疏解騰退空間的再利用模式,不斷培育產(chan) 業(ye) 生態,實現區域品牌重塑和價(jia) 值提升,在推動豐(feng) 台倍增發展的同時,助力首都南城高質量發展。
從(cong) 批發市場群到博物館群
依舊從(cong) 涼水河橋出發,向東(dong) 南順著涼水河前行,一片熱火朝天的工地,是首個(ge) 落戶南中軸地區國家級文化設施——中央芭蕾舞團業(ye) 務用房。
去年9月8日,中央芭蕾舞團業(ye) 務用房擴建項目正式開工,這座大型綜合性文化建築,外觀莊重典雅,呈長方形對稱展開,宛若“芭蕾之翼”。
“預計年底完成主體(ti) 結構封頂,2024年開展裝飾裝修工程施工,2025年竣工。”豐(feng) 台區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中芭業(ye) 務用房落地南中軸,將為(wei) 北京南部地區文化事業(ye) 發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撐,是落實“四個(ge) 中心”戰略定位的具體(ti) 舉(ju) 措,將成為(wei) 展示國家和首都文化氣象的亮麗(li) 風景。
正在麵向社會(hui) 公開征求意見的北京博物館之城建設發展規劃中,南中軸博物館群也有著濃墨重彩的一筆。
國家自然博物館、北京規劃展覽館等一批文博項目將陸續落地大紅門,南中軸博物館群未來可期。而南城市民已經開始享受“疏整促”帶來的公共服務改善紅利:2021年4月,福成服裝大廈“騰籠換鳥”,豐(feng) 台區政務服務中心入駐,1600多個(ge) 政務服務事項在這裏可以“一門辦理”。
豐(feng) 台區政務服務中心是南中軸地區首個(ge) 利用“疏整促”騰退空間進行整體(ti) 功能轉換的項目,“定製改造+政府租用”使得升級改造得以順利成行,改造過程中互融、共享、綠色、科技、開放的設計理念也為(wei) 其他批發市場樓宇改造提供了借鑒。
“快是一方麵,主要還是省心,我都做好了跑三趟的準備,結果一次就辦齊了!”春節假期過後頭一天,市民崔先生在政務服務中心意外獲得驚喜:“重點聯辦事項管家服務”一次性就幫他完成了營業(ye) 執照變更和食品許可證事項的辦理。
“‘管家服務’是我們(men) 落實豐(feng) 台區倍增計劃的一項務實舉(ju) 措,也是夯實‘我為(wei) 群眾(zhong) 辦實事’的又一實踐探索。”豐(feng) 台區政務服務局副局長曹瑩說。
運行一年多來,豐(feng) 台區政務服務中心聚合了全區47個(ge) 部門、23個(ge) 專(zhuan) 業(ye) 分中心的1600餘(yu) 個(ge) 區級事項,“一門”進駐率100%,搭建起了“互聯網+政務服務”一體(ti) 化基礎平台,接待辦事群眾(zhong) 247萬(wan) 餘(yu) 人次,辦理量107萬(wan) 件,群眾(zhong) 服務好評率99.99%。
“豐(feng) 台區政務服務中心投用以來,不僅(jin) 提升了豐(feng) 台區城市麵貌,還極大地改善了豐(feng) 台區營商環境,不斷豐(feng) 富著豐(feng) 台政務服務的能級,已經成為(wei) 豐(feng) 台區展示新形象的‘金名片’。”曹瑩說。
從(cong) 住在大紅門到生活在南中軸
今年元宵節,家住珠江駿景小區的林薇是在家門口度過的——與(yu) 小區隔著一條海戶東(dong) 路的合生廣場舉(ju) 辦了元宵遊園會(hui) 。
趣味投壺、套圈奪寶、元宵大挪移、做花燈……4歲的女兒(er) 玩得不亦樂(le) 乎,一家三口還美美地吃了頓“元宵節限定”優(you) 惠烤肉大餐。
用林薇的話說,以前是住在大紅門,現在是生活在南中軸。
疏解前,出小區上三環特不容易,路上都是亂(luan) 停的車,還有裝貨的卸貨的,拉著貨走的,七拐八扭十來分鍾能開到三環都算快的。
現在出了小區門,左拐,一兩(liang) 分鍾就到了三環輔路,林薇住了十幾年後才感受到,家離三環這麽(me) 近!
以前與(yu) 大紅門商圈是“兩(liang) 個(ge) 世界”,而隨著首都商務新區的打造,南中軸與(yu) 生活越來越密切。
多走幾步路,就是豐(feng) 台區圖書(shu) 館大紅門新館,還有專(zhuan) 門的兒(er) 童閱覽區。林薇雙休日都會(hui) 帶著女兒(er) 去趟圖書(shu) 館,在滿是綠植的陽光中庭裏母女共讀一本書(shu) 都成了習(xi) 慣,然後去合生廣場吃飯、瘋玩。
豐(feng) 台區圖書(shu) 館大紅門新館也位於(yu) 原福成服裝大廈裏,繼豐(feng) 台區政務服務中心入駐後,於(yu) 同年6月開館,截至目前已接待了讀者42萬(wan) 多人次,成為(wei) 南中軸上的文化新地標。
在三環沿線居民感受到生活便利的同時,四環沿線居民的生活也有著翻天覆地的變化。
“以前站在窗台往下看,滿樹上掛著黑色的塑料袋,摩的少說得停著三四十輛,樓裏頭也是,有些租戶把房子當庫房,我們(men) 都懸著心!”在建欣苑住了17年的居民張世敏告訴記者。
如今再往下看,地鐵口有了街心小公園,騰退空間建了新發地菜市場,小區裏也有了衛生服務站……沒事的時候,張世敏往南坐兩(liang) 站公交,逛久敬莊公園。
張世敏愛逛的久敬莊公園,是2020年建成開放的,有10公頃,也是南中軸地區首個(ge) 由批發市場轉型的城市公園,位於(yu) 南苑森林濕地公園規劃範圍內(nei) 。
疏解前,這裏是正天興(xing) 皮草研發中心,裏麵全是賣麵輔料的商戶,商鋪林立,車水馬龍。
2017年9月關(guan) 停,2018年8月拆除,2019年10月複墾……經過近乎“苛刻”的建築垃圾原位處置和就地再生應用,拆出的19萬(wan) 立方米建築垃圾全部在公園內(nei) 部“消化”,為(wei) 城區“留白增綠”探索了一條新路。
禦道入口、紅門霞棲、紅門佳蔭、梣林疊翠、秀林秋彩、久敬莊公園、東(dong) 高地公園和三營門公園……幾十萬(wan) 平方米的公園綠地已經與(yu) 南中軸融為(wei) 一體(ti) ,為(wei) 地區居民提供著休閑娛樂(le) 空間,更為(wei) 首都商務新區發展織就綠色基底。
對話:豐(feng) 台區南中軸地區建設辦公室副主任史長誼
這裏將形成“禮樂(le) 雙軸”
記者:疏解給大紅門地區帶來哪些變化?
史長誼:疏解前的大紅門地區,以服裝業(ye) 態為(wei) 主,是我國北方最大的服裝批發集散地,通過幾年不懈努力,平穩有序解決(jue) 了疏解難題,服裝商貿業(ye) 態全麵退出,交通擁堵狀況及區域環境秩序明顯好轉。
利用疏解騰退空間,我們(men) 完成了豐(feng) 台區政務服務中心、合生廣場、南中軸國際文化科技園等轉型升級項目。隨著首都商務新區建設,大紅門地區空間資源更加充沛,科技、文化、國際商務等高端產(chan) 業(ye) 資源將在這裏聚集,帶動地區全麵轉型與(yu) 活力複蘇,成為(wei) 豐(feng) 台區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承載地。
記者:南中軸建設辦成立以來開展了哪些工作?
史長誼:我們(men) 製定了地區三年發展行動計劃,完成南中軸博物館群及周邊地區規劃綜合實施方案。目前大紅門一期棚改項目加快實施,北木南廠地塊掛牌入市,博物館群一期土地整理收尾工作快速推進,中央芭蕾舞團項目實現開工建設,啟動了久敬莊路南側(ce) 定向安置房建設。我們(men) 還開展了禦道商業(ye) 區規劃研究,打造高品質活力街區和轉型升級典範。
記者:在讓市民共享南中軸地區城市更新成果方麵有哪些計劃?
史長誼:首先是安居,去年9月30日久敬莊路南側(ce) 棚戶區改造安置房開工,2024年底前竣工交付使用,可提供2237套安置房源,全部用於(yu) 大紅門一期棚改項目。我們(men) 還將加強社會(hui) 福利設施建設,在北木南廠地塊及周邊地區規劃建設教育配套設施、體(ti) 育公園、養(yang) 老服務設施、兒(er) 童福利院以及社區衛生服務站和社區助殘服務中心各一處。
此外,配合南中軸國際文化科技園周邊環境提升項目,已經完成了大紅門河段方案編製工作,點靚“涼水河”,形成水城共融的多主題休閑空間,打造多元融合、開放共享的時尚社交中心。
記者:南中軸地區未來是什麽(me) 模樣?
史長誼:我們(men) 將推動國家級博物館群等重要文化設施群落地,著力打造承載“大國夢想”的首都商務新區,規劃建設大紅門藝術公園,加快布局文化演藝和文化展示設施,打造文化藝術新地標。
我們(men) 還將加快推動大紅門地區功能重塑、產(chan) 業(ye) 升級和品質提升,植入科技、文化、商務等要素,加快推進樓宇更新,推動福海國際大廈等騰退空間向高品質產(chan) 業(ye) 空間轉型。
未來,南中軸大紅門地區將形成“禮樂(le) 雙軸”空間格局,建成大尺度、結構性、高品質藍綠生態環境體(ti) 係,形成以城市更新和產(chan) 業(ye) 煥新互促為(wei) 支撐的產(chan) 城融合發展路徑,推動豐(feng) 台區乃至城南地區內(nei) 涵式升級、結構式蛻變和跨越式躍遷。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