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天津港第一港埠有限公司拖頭隊副隊長成衛東:把港口建設得更智慧、更綠色
3月12日上午,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hui) 議第三場“代表通道”開啟。在人民大會(hui) 堂新聞發布廳,全國人大代表、天津港第一港埠有限公司拖頭隊副隊長成衛東(dong) 登上“代表通道”,分享了從(cong) 一線拖車工人到“大國工匠”的成長曆程。
成衛東(dong) 說,他的父親(qin) 就工作在天津港,是一名普通的港口工人。他的家距離碼頭很近,所以從(cong) 小就對天津港有著很深厚的感情。1998年,他也成為(wei) 天津港人,實現了兒(er) 時的夢想。
“作為(wei) 拖車司機,我那時候每天琢磨的,就是怎麽(me) 把長20米、寬3米的拖車開好。”成衛東(dong) 說,他當時幾乎都著了魔,為(wei) 了研究拖車的運行軌跡,吃飯的時候經常把飯碗當成拖車,掃地的時候又把掃把當成拖車,尋找轉彎的角度。後來逐步創新發明了一係列高效的操作方法和駕駛技巧,成為(wei) 天津港的“拖車王”。
“說到港口,大家並不陌生。港口是經濟的晴雨表。現在,全球前十大港口中,有八個(ge) 在中國,我們(men) 在港口能力、效率、自動化等諸多領域都領跑全球。作為(wei) 一名港口人,我感到非常自豪。”成衛東(dong) 介紹說,天津港取得了一批首創性、標誌性的世界一流港口建設成果。比如,2021年10月17日,全球首個(ge) “智慧零碳”碼頭在天津港正式投產(chan) 運營。十幾個(ge) 人操控的智能係統,就能輕鬆指揮百餘(yu) 台無人駕駛大型機械設備同時作業(ye) 。這其中,最亮眼的就是智能水平運輸機器人。而他,正是這些智能機器人的“師傅”。作為(wei) 首批港口行業(ye) AI訓練師,他把多年研究的駕駛技巧和操作方法編入程序寫(xie) 成指令,讓這些機器人“徒弟”依靠5G、北鬥等自主技術,安全高效地完成運輸任務。當前,在天津港,智能水平運輸機器人已實現L4級無人駕駛,在全世界首屈一指。
25年的工作經曆,讓成衛東(dong) 深刻認識到,是黨(dang) 和國家為(wei) 一線產(chan) 業(ye) 工人搭建展示才華的舞台,讓大家能夠不斷學習(xi) 、不斷進步,也讓大家在邁向製造強國的進程中信心十足。
“作為(wei) 新時代的產(chan) 業(ye) 工人,我感到無比的驕傲和自豪,也感到身上沉甸甸的一份責任。”這些年,成衛東(dong) 帶領團隊完成200餘(yu) 項技術創新,獲得40多項國家專(zhuan) 利,先後獲得了全國技術能手、全國勞動模範等榮譽稱號。前不久,他又光榮當選了全國總工會(hui) 和中央廣播電視總台聯合選樹的“大國工匠”年度人物。
“中國式現代化離不開產(chan) 業(ye) 工人的現代化。”成衛東(dong) 說,“作為(wei) 新時代的港口產(chan) 業(ye) 工人,我們(men) 將腳踏實地,用實際行動落實高質量發展的各項要求,我們(men) 有信心把港口建設得更智慧、更綠色,有信心把我們(men) 的祖國建設得更加強大!”(記者 杜洋洋)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