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鄉村振興 如何激發“一池春水”
民族要複興(xing) ,鄉(xiang) 村必振興(xing)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穩定糧食生產(chan) 和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
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nong) 村。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加快建設農(nong) 業(ye) 強國,是黨(dang) 中央著眼全麵建成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作出的戰略部署。航向錨定,幹勁升騰,我市正集中力量實施包括鄉(xiang) 村振興(xing) 全麵推進行動在內(nei) 的“十項行動”。
鄉(xiang) 村振興(xing) ,如何激發“一池春水”?在全國兩(liang) 會(hui) 上,天津代表委員紛紛圍繞發展鄉(xiang) 村特色產(chan) 業(ye) 、強化農(nong) 業(ye) 科技和裝備支撐、用好人才“第一資源”等談做法成效,話思路建議。
全國人大代表楊寶玲:建設“津沽特色”鄉(xiang) 村振興(xing) 示範區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發展鄉(xiang) 村特色產(chan) 業(ye) ,拓寬農(nong) 民增收致富渠道。這讓全國人大代表,東(dong) 麗(li) 區華明街道胡張莊村股份經濟合作社黨(dang) 支部書(shu) 記、理事長楊寶玲倍感振奮。她說,過去,胡張莊村是有名的貧困村。近年來,特別是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在各級黨(dang) 委政府的幫助下,胡張莊村以推進人口城鎮化、農(nong) 業(ye) 現代化、服務均等化為(wei) 抓手,實現了由亂(luan) 到治的“華麗(li) 轉身”。
“隨著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的實施,胡張莊村被列為(wei) 天津市鄉(xiang) 村振興(xing) 示範村,完成路麵硬化,水係、電路改造等農(nong) 業(ye) 基礎配套設施等。尤其是為(wei) 推進葡萄生產(chan) 現代化,完成41棟冷棚建設,實現葡萄錯季銷售,助力農(nong) 戶實現增收。”同時,還成立了巾幗果蔬種植專(zhuan) 業(ye) 合作社,成功注冊(ce) “胡張莊”集體(ti) 商標。村莊規劃批複的80畝(mu) 點狀供地也完成立項,“田園綜合體(ti) ”項目正在部署實施中。
“目前,胡張莊村已經形成葡萄產(chan) 業(ye) 為(wei) 主導、多種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齊頭並進的發展模式。”楊寶玲向記者透露,下一步,將打造規模化種植、標準化生產(chan) 、產(chan) 業(ye) 化經營、品牌化銷售的“四化”葡萄產(chan) 業(ye) 發展新模式。以建設胡張莊村“田園綜合體(ti) ”為(wei) 契機,著力打造融合農(nong) 事體(ti) 驗、旅遊民宿、教育研學的“農(nong) 文旅”產(chan) 業(ye) 生態,加快建設具有津沽特色的鄉(xiang) 村振興(xing) 示範區。
全國政協委員班立桐:齊抓人才資金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鄉(xiang) 村振興(xing) 是建成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的必由之路,也是實現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鄉(xiang) 村振興(xing) 既要注重資金投入,又需要做好人才建設。”全國政協委員、天津農(nong) 學院農(nong) 學與(yu) 資源環境學院生物技術係副主任班立桐就自己參與(yu) 東(dong) 西部扶貧協作工作談感受、提建議。
班立桐說,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的總目標是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現代化,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現代化的關(guan) 鍵在於(yu) 科技進步。開展東(dong) 西部協作,其中科技協作與(yu) 科技援助,為(wei) 西部地區鄉(xiang) 村建設與(yu) 縣域發展注入了新動能,一批新技術、新產(chan) 品在西部轉化應用,帶動西部欠發達鄉(xiang) 村實現了靠產(chan) 業(ye) 脫貧。
班立桐建議,強化農(nong) 業(ye) 科技人才引進與(yu) 使用,轉變引才用才觀念,堅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理念,通過“假期專(zhuan) 家”“候鳥式專(zhuan) 家”等靈活有效的柔性引才方式,柔性引進科技創新人才、團隊到鄉(xiang) 村,以科技創新助推鄉(xiang) 村振興(xing) 。
“在助力西部地區鄉(xiang) 村振興(xing) 中,建議建立東(dong) 西部雙地科技特派員互認機製。”班立桐說,東(dong) 西部兩(liang) 地的科技主管部門聯合認定“雙地科技特派員”,允許雙地科技特派員在西部認定的省市主持申報科技項目,為(wei) 西部鄉(xiang) 村振興(xing) 提供技術支持,引導東(dong) 部先進適用成熟的農(nong) 業(ye) 技術成果轉化,助推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此外,加大科技投入,將東(dong) 部支持西部專(zhuan) 項資金中的5%作為(wei) 科技專(zhuan) 項資金,開展農(nong) 業(ye) 科技攻關(guan) 、科技成果轉化。
全國政協委員齊成喜:開展率先實現縣域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現代化示範區
過去五年極不尋常、極不平凡。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五年來,我們(men) 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大力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完善強農(nong) 惠農(nong) 政策,持續抓緊抓好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加快推進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現代化。
“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現代化是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的基礎和重要組成,率先實現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現代化對於(yu) 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和精神文明需要,順利建成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具有非常重要的戰略意義(yi) 。經過調研發現,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現代化與(yu) 工業(ye) 城市現代化相比,整體(ti) 現代化水平要落後10—15年。”全國政協委員、市政協副主席齊成喜認為(wei) ,要保證在2035年農(nong) 業(ye) 和農(nong) 村基本實現現代化,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現代化步伐必須加快,否則將影響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的順利實現。
“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現代化包含農(nong) 業(ye) 現代化、農(nong) 村現代化、農(nong) 民現代化和城鄉(xiang) 融合現代化。”齊成喜提出,要科學製定不同地區縣域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現代化指標體(ti) 係。根據指標體(ti) 係,開展全國縣域現代化評估,找出各個(ge) 縣域的差距和短板,研究製定各個(ge) 縣域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現代化實施方案,明確現代化的時間表和路線圖。
“要根據各個(ge) 區域的資源稟賦、經濟基礎、人文特點、生態環境選擇有代表性的縣,開展縣域率先實現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現代化示範區建設,及時總結經驗和做法,帶動其他縣域逐步實現現代化。”齊成喜建議,製定率先實現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現代化示範區建設配套政策。根據規劃要求研究出台落實資金、勞動、稅收、技術、數據、金融等配套政策,盡快形成農(nong) 業(ye) 穩產(chan) 增效機製、農(nong) 村穩定投入和提高效率的機製、農(nong) 民持續提高文明程度和科技文化素質的機製。
全國政協委員陳中紅:破解人才土地資金難題 加快發展鄉(xiang) 村新產(chan) 業(ye) 新業(ye) 態
鄉(xiang) 村新產(chan) 業(ye) 新業(ye) 態是進一步繁榮農(nong) 村經濟、促進農(nong) 民增收的重要抓手,也是鄉(xiang) 村全麵振興(xing) 的重要助力。通過調研,全國政協委員、宜墾(天津)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陳中紅發現,當前,農(nong) 村地區在不斷湧現出新產(chan) 業(ye) 新業(ye) 態的同時,在專(zhuan) 業(ye) 人才、土地政策、發展資金等方麵仍存在短板,製約了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融合發展和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
針對專(zhuan) 業(ye) 人才短缺問題,陳中紅建議,製定專(zhuan) 門的鄉(xiang) 村新產(chan) 業(ye) 新業(ye) 態政策給予創業(ye) 資金扶持,鼓勵農(nong) 村大學生返鄉(xiang) 投身家鄉(xiang) 新產(chan) 業(ye) 新業(ye) 態的生態建設中;實施文化產(chan) 業(ye) 賦能鄉(xiang) 村振興(xing) 計劃,對有條件的文旅鄉(xiang) 村民宿項目製定相對應的提升政策,引進知名成熟文旅品牌建立培訓機製;在生態村增設旅遊服務業(ye) 學堂,由鄉(xiang) 鎮村牽頭與(yu) 文旅學校酒店聯合,學習(xi) 文旅服務業(ye) 等知識,提升生態村全民服務意識,為(wei) 和美鄉(xiang) 村提質增效儲(chu) 備人力人才。
就農(nong) 村“土地”資源製約新產(chan) 業(ye) 新業(ye) 態結構調整問題,陳中紅建議,加快落實突破“點狀用地”政策,利用“點狀供地”盤活土地資產(chan) 再利用,釋放土地管理壓力,回籠土地成本,增加財政收入,同時刺激項目投資者再投資的激情與(yu) 意願。
“還要建立健全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投融資機製,為(wei) 鄉(xiang) 村發展新產(chan) 業(ye) 新業(ye) 態提供資金保障。” 陳中紅說,在保護農(nong) 民利益的前提下,要積極鼓勵引導社會(hui) 資本投入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新產(chan) 業(ye) 新業(ye) 態建設中,讓資本下鄉(xiang) 正常經營有穩定的政策保障。(記者 劉雅麗(li) 張清 劉平 韓雯 孟若冰)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