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城鄉更宜居 產業更興旺
“因城施策促進房地產(chan) 市場平穩健康發展,著力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建設宜居宜業(ye) 和美鄉(xiang) 村,推動建築業(ye) 工業(ye) 化、數字化、綠色化轉型升級,不斷優(you) 化住建領域營商環境……”2月27日,全省住房城鄉(xiang) 建設暨全係統黨(dang) 風廉政建設工作會(hui) 議對住建領域2023年重點工作進行一一部署。
從(cong) 租購並舉(ju) 到加裝電梯,從(cong) 鄉(xiang) 村建設到城市更新,從(cong) 強化安全管理到優(you) 化營商環境,樁樁促發展,件件係民生。
以努力讓人民群眾(zhong) 住上更好的房子為(wei) 目標,我省將繼續做好保交樓保民生保穩定工作,加快建立多主體(ti) 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並舉(ju) 的住房製度。優(you) 化調整住房供應結構,不斷提升住房品質,推動實現產(chan) 城融合、職住平衡。
春天裏,長治市潞州區始建於(yu) 20世紀80年代的晉坊小區改造工程開工,改造內(nei) 容包括小區室外綠化、雨汙分流管網以及其他附屬配套工程等。今年潞州區擬改造老舊小區60個(ge) ,涉及居民5300餘(yu) 戶。全省將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1855個(ge) ,為(wei) 既有住宅加裝電梯500部,讓更多居民住有宜居、出行便利。
我省將持續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和鄉(xiang) 村建設行動,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建設宜居宜業(ye) 和美鄉(xiang) 村。支持晉中、忻州、陽泉、呂梁4市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增強吸引力和輻射帶動能力。積極助力以縣城為(wei) 重要載體(ti) 的城鎮化建設。全麵開展城市體(ti) 檢評估。推進海綿城市建設,推動城市建成區38%以上麵積達到海綿城市建設目標。全麵開展節水型城市建設,城市供水管網漏損率控製在9.7%以內(nei) 。提高城市管理科學化、精細化、智能化水平,加快推進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礎平台等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
在鄉(xiang) 村,持續推進農(nong) 村危房改造和抗震改造工作。立足長遠,培育一批帶頭工匠,鼓勵成立農(nong) 房建設專(zhuan) 業(ye) 合作社或合夥(huo) 企業(ye) ,形成一批農(nong) 村專(zhuan) 業(ye) 建房隊伍。以黃河流域為(wei) 重點,開展20個(ge) 新設建製鎮的生活汙水處理設施建設。推行農(nong) 村生活垃圾分類“四分法”,實現源頭減量,使開展生活垃圾分類的村莊數量達到4800個(ge) 。繼續推進傳(chuan) 統村落集中連片保護利用五年行動和試點示範。
3月2日,山西建投瀟河建築產(chan) 業(ye) 有限公司鋼結構智能製造車間,機器轟鳴,切割、焊接、打孔、拋光等多個(ge) 工序有序銜接。一節節鋼柱、鋼梁、桁架以及模塊化鋼結構從(cong) 這裏出發,運往省內(nei) 外多個(ge) 裝配式建築工地。作為(wei) 山西建投集團推動建築產(chan) 業(ye) 現代化的重要載體(ti) ,瀟河公司全力構建集裝配式鋼結構研發、設計、製造、施工、檢測、運維為(wei) 一體(ti) 的全產(chan) 業(ye) 鏈運營模式,2月份高端金屬圍護結構智能製造基地的投產(chan) 為(wei) 其打造集成優(you) 勢再添助力。
山西建築產(chan) 業(ye) 現代化步伐不斷加快,建造過程更快、更智慧、更綠色。我省今年將支持太原、大同開展高裝配率示範項目建設,使裝配式建築占新建建築麵積比例達到24%。大力推動建築業(ye) 數字化轉型,促進數字技術與(yu) 建造全產(chan) 業(ye) 鏈融合,提高設計、生產(chan) 、施工、運維全過程數據共享和信息集成水平。
發展綠色建築是實現碳中和的重要途徑,《山西省綠色建築發展條例》提出“全麵綠建”要求。2022年,全省新建綠色建築1356萬(wan) 平方米,占城鎮新建建築比例超額完成年度任務。今年我省將持續開展綠色建築創建行動,推動建築節能、綠色建築發展,新建綠色建築占城鎮新建建築比例達到80%,實施既有居住建築節能改造1150萬(wan) 平方米。
安全是發展的基石。2023年,我省將全麵開展工程質量評價(jia) 試點,嚴(yan) 格把好工程實體(ti) 質量關(guan) 。持續推進房屋市政工程安全生產(chan) 治理行動,嚴(yan) 格管控“危大工程”、軌道交通工程以及有限空間作業(ye) 等高風險作業(ye) 環節安全風險,堅決(jue) 防範遏製生產(chan) 安全事故。加強燃氣安全監管,持續開展燃氣老舊管網改造,查缺補漏,保障燃氣管網運行安全。
營商環境是推動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的硬支撐。全省住建係統將著力優(you) 化營商環境,全麵提升服務效能。進一步提升“一網通辦”效率,積極推進企業(ye) 資質類審批“零跑動”。健全以“雙隨機、一公開”監管為(wei) 手段、以重點監管為(wei) 補充、以信用監管為(wei) 基礎的新型監管機製,促進房地產(chan) 市場、建築市場、工程質量安全、節能減排、住房公積金等“多查合一”。
經過不懈建設,未來,我省城鄉(xiang) 將更加舒適宜居,產(chan) 業(ye) 將更加興(xing) 旺。(記者晉帥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