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貿易訂單不斷 企業幹勁十足(兩會後探落實·製造業一線看信心)

發布時間:2023-03-15 09:54: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製造業(ye) 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今年全國兩(liang) 會(hui)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我國的製造業(ye) 門類非常齊全,現在要努力的,就是全麵提升,過去的中低端要向上走,布局高端。高質量發展就要體(ti) 現在這裏。任何時候中國都不能缺少製造業(ye) 。”

  產(chan) 業(ye) 集群是製造業(ye) 發展的重要組織形式。即日起,本版推出“兩(liang) 會(hui) 後探落實·製造業(ye) 一線看信心”係列報道,約請記者深入采訪多個(ge) 製造業(ye) 集群,反映當地的發展信心,以及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成效與(yu) 經驗。

  ——編 者

  已是下午5點,山西大華玻璃器皿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郝思高卻還忙個(ge) 不停,一邊查看未讀郵件,一邊打電話給工廠負責人協調生產(chan) 。“才一會(hui) 兒(er) 工夫,郵箱又多了不少海外發來的訂單,我們(men) 得照顧一下那邊的時差。”郝思高笑著說。

  這時,郝思高的手機忽然震動。消息來自公司銷售經理王翔宇,他與(yu) 團隊正在德國參加消費品展。僅(jin) 最近兩(liang) 月,大華公司成交的海外訂單已經有200多萬(wan) 美元,遠超往年。“接下來幾個(ge) 月,我們(men) 的參展活動已經安排得滿滿當當。預計2023年出口額較去年同比增長10%—20%。增長勢頭良好,我們(men) 幹勁十足!”郝思高說。

  大華公司的“開門紅”是山西祁縣玻璃器皿產(chan) 業(ye) 發展的縮影。200多年前,玻璃吹製工藝被萬(wan) 裏茶道上的晉商帶回祁縣,經過代代傳(chuan) 承,如今這裏的人工吹製玻璃器皿已經占據全國50%以上的份額。走進祁縣,一件件美輪美奐的玻璃製品,正映射出海內(nei) 外消費市場的複蘇活力。

  消費迅速回暖,帶動產(chan) 業(ye) 恢複

  “今年一開工,就陸續接到新的訂單,已經排到兩(liang) 個(ge) 月後了!”最近,山西喜尊玻璃器皿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文磊很忙,不僅(jin) 要接待外省的客戶、跑工廠把控產(chan) 品質量,還要同時緊盯研發,爭(zheng) 取更早推出新的主打產(chan) 品。

  新年剛過,不少玻璃器皿經銷商慕名而來,到廠裏來考察。“這幾個(ge) 月,線上線下的銷售增長都很快。去年,公司產(chan) 值突破了2000萬(wan) 元,今年預計可增長30%。”張文磊說。

  對市場同樣敏感的還有產(chan) 業(ye) 鏈的下遊企業(ye) 。在祁縣共贏彩包裝廠,產(chan) 線全部開動,負責人原啟祥中午顧不上吃飯,正盯著一批加急的訂單。“許多電商、貿易公司都進入了業(ye) 績增長期。以前,一星期完成包裝是慣例。但最近,客戶經常要求兩(liang) 天內(nei) 就得交貨,得抓緊幹呐!”原啟祥明顯感受到,銷售形勢正不斷向好。

  不僅(jin) 如此,共贏彩包裝廠還在忙活另一件事。過去幾年,一些玻璃器皿出口產(chan) 品存在積壓情況,如今有了新的訂單後需要更換原有的包裝。“你看,這箱子外麵的文字,現在要換成英語重新印刷一下。”在原啟祥看來,玻璃器皿企業(ye) 對庫存產(chan) 品的迅速出清,帶動了集群企業(ye) 整體(ti) 的恢複。

  “隨著疫情防控政策優(you) 化,玻璃器皿消費市場迅速回暖。1—2月全縣玻璃器皿企業(ye) 完成產(chan) 值預計為(wei) 4.5億(yi) 元,與(yu) 去年同期相比增長15%。”祁縣轉型綜改促進中心主任張福拴說。

  如今,祁縣的玻璃器皿從(cong) 業(ye) 人數達2萬(wan) 多人,玻璃器皿品類涵蓋茶具、酒具、燭台、花瓶、風燈等十大係列8000多種產(chan) 品。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祁縣的企業(ye) 已經與(yu) 許多國際著名家具、商超公司建立了深度的合作關(guan) 係,擁有穩定的銷售市場。“國外對玻璃器皿需求大,祁縣玻璃器皿物美價(jia) 廉,深受客戶的喜愛與(yu) 信任。”張福拴說。

  據介紹,去年,祁縣的人工吹製玻璃器皿產(chan) 值達23億(yi) 元,占據全國50%以上的份額。其中,人工吹製高腳杯約占全國總量的80%,產(chan) 品70%銷往國際市場,被工信部評為(wei) “一帶一路”(祁縣)中小企業(ye) 特色產(chan) 業(ye) 合作區、中小企業(ye) 特色產(chan) 業(ye) 集群。

  拓寬銷售渠道,尋求差異競爭(zheng)

  幾件精致透亮的玻璃杯出現在網絡直播間的畫麵中,主播從(cong) 造型、功用、特點幾個(ge) 方麵詳細介紹,不時回答屏幕上的提問。幾個(ge) 小時下來,下單數已經破千。

  “互聯網讓我們(men) 直麵消費者,雖然增加了壓力,但更多則是動力。”放在幾年前,祁縣海洋玻璃器皿有限公司負責人劉元生絕對想不到,電商的效果這麽(me) 好,他感慨,“要沒有老閻的幫忙,還真不知道怎麽(me) 辦!”

  老閻叫閻繼偉(wei) ,自己經營一家小廠子,擅長電商營銷。

  2020年,受疫情等因素影響,市場需求萎縮,出口不暢,內(nei) 銷受阻,祁縣許多玻璃器皿企業(ye) 的貨都壓在工廠出不去,劉元生急得團團轉。

  有一天,閻繼偉(wei) 找上門來,開口就下了300萬(wan) 元的訂單。“哪裏能消化這麽(me) 多啊?”麵對劉元生的疑惑,閻繼偉(wei) 拍了拍胸脯:“你隻管生產(chan) ,我還怕供不上嘞。”

  直播那天,劉元生也看了,“人家一場直播,賣了我們(men) 一年的銷售額!”

  隨著電商銷售渠道的打通,政府也看到了其中的發展契機,相關(guan) 扶持動作不斷:引入知名電商與(yu) 物流公司,組建電商快遞產(chan) 業(ye) 園、國際貨運網絡平台;在海外建立玻璃器皿營銷中心、辦事處、倉(cang) 儲(chu) 物流中心……

  一邊是產(chan) 業(ye) 集群逐漸形成,企業(ye) 數量更多、產(chan) 業(ye) 規模更大;另一邊則是同質化、低價(jia) 競爭(zheng) 等問題逐漸出現。幾番思考,一些企業(ye) 開始嚐試差異化發展之路。

  “我們(men) 把年輕人定位為(wei) 主要客戶人群,在產(chan) 品設計和生產(chan) 上就和其他企業(ye) 有了明顯區別。”張文磊介紹,喜尊公司成立之初,就有意避免同類產(chan) 品競爭(zheng) 。“我們(men) 將設計團隊與(yu) 電商公司部署在廣州,因為(wei) 那裏有更前沿的理念與(yu) 環境,可以同我們(men) 祁縣生產(chan) 基地形成一個(ge) 強強聯合的上下遊產(chan) 業(ye) 鏈。”

  如今,經過市場整合優(you) 化,祁縣的眾(zhong) 多玻璃器皿企業(ye) 已經形成了差異化的競爭(zheng) 格局:有的專(zhuan) 注於(yu) 中東(dong) 市場,有的著重於(yu) 歐美市場,有的定位在國內(nei) 市場。貿易、包裝、運輸、描金、手繪、模具、烤花、原輔材料供應等上下遊企業(ye) 達200多戶。

  完善公共服務,推動數字升級

  在祁縣的國家玻璃器皿產(chan) 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技術員蘇崯正在儀(yi) 器前緩慢轉動鏡頭,測算玻璃試件的“應力”是否在標準之內(nei) 。“這是玻璃器皿的常見指標之一,如果應力過大,器皿就容易破裂。”

  就在這時,大華公司送來一批客戶新定製的寬口水杯,這批貨將在這裏經過嚴(yan) 格檢測。“安全無害是客戶最看重的要求。現在有了檢驗中心,倒逼我們(men) 不斷提高產(chan) 品質量,也強化了客戶對我們(men) 的信任與(yu) 合作信心。”郝思高笑著說。

  以前,祁縣的玻璃器皿企業(ye) 做性能檢測,要跑到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後來,祁縣政府投資建設了檢驗中心,引進知名專(zhuan) 家,強化檢測能力,更好為(wei) 本地企業(ye) 服務。“我們(men) 的檢測結果在國際上通用,周邊一些省份的玻璃器皿企業(ye) 也常慕名而來。”蘇崯說。

  實際上,以檢驗中心為(wei) 代表的公共平台作用不止於(yu) 此。科研檢測力量加強,對打造玻璃器皿行業(ye) 標準也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蘇崯介紹,“以前,玻璃杯的標準可能隻能套用玻璃盤的,很難滿足客戶的實際要求。我們(men) 中心通過給出建議,推動建立企業(ye) 標準、行業(ye) 標準,乃至上升為(wei) 國家標準。”

  “近些年,我們(men) 出台了一攬子政策推動玻璃器皿產(chan) 業(ye) 集群發展,包括創新升級、銷售拓展、品牌培育、人才培養(yang) 各個(ge) 方麵。”祁縣縣委書(shu) 記李軍(jun) 介紹,祁縣設立了玻璃器皿產(chan) 業(ye) 發展中心,專(zhuan) 門負責研究產(chan) 業(ye) 發展事宜;出台了《祁縣玻璃器皿產(chan) 業(ye) 發展規劃》《祁縣支持玻璃器皿產(chan) 業(ye) 發展八條措施》……

  2022年,祁縣玻璃器皿產(chan) 業(ye) 被山西省政府確定為(wei) 全省首批10個(ge) 重點特色專(zhuan) 業(ye) 鎮之一,省、市、縣分別出台了相關(guan) 配套政策,開始從(cong) 加強公共服務平台建設、推動企業(ye) 數字化轉型、打造有關(guan) 行業(ye) 標準、做大龍頭企業(ye) 與(yu) 知名品牌等4個(ge) 方麵不斷發力。

  在山西宏藝玻璃器皿有限公司一分廠車間,機器正不停運轉,一分廠廠長郭雙虎在辦公室打開手機軟件,生產(chan) 、訂單、庫存等情況一覽無餘(yu) 。“以前,生產(chan) 環節出問題了隻能靠人工排查,既慢又不精準。”郭雙虎介紹,“去年,公司建設了5G+工業(ye) 互聯網一期工程,實現了企業(ye) 生產(chan) 的智能分析、數據可視,我們(men) 的市場競爭(zheng) 力更強了。”

  “我們(men) 將全麵促進玻璃器皿產(chan) 業(ye) 數字化轉型,推動數字化管理與(yu) 智能生產(chan) 。”李軍(jun) 介紹,近年來,政府主導組建了祁玻集團,以便更好打造“祁縣玻璃”地域品牌,開展基礎設施建設、創業(ye) 創新基地建設等。同時,還連續舉(ju) 辦了多屆中國(祁縣)玻璃器皿博覽交易會(hui) 、中國日用玻璃協會(hui) 年會(hui) ,影響力不斷擴大。

  “目前,祁縣玻璃器皿產(chan) 業(ye) 將瞄準國內(nei) 國外兩(liang) 個(ge) 市場,麵向中高端與(yu) 下沉市場雙線發展。在未來幾年,我們(men) 要把祁縣打造為(wei) 世界知名的玻璃器皿之都。”李軍(jun) 說。


  《 人民日報 》( 2023年03月14日 13 版)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