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看山西丨太原尖草坪區:宜居宜業宜遊 百姓過上“向往的生活”
3月的太原,春寒料峭,乍暖還寒,而位於(yu) 尖草坪區向陽鎮中下溫村的鵬飛生態園,已正式迎來櫻花季。一簇簇粉白色的小花綴滿枝頭,盡顯盎然春意。
“過幾天櫻花就全開了,五六月份就能采摘了。我們(men) 種的是俄羅斯八號櫻桃,去年引進的,一斤80元,賣得可好了!”上午10時,技術經理劉蘭(lan) 鎖帶著幾名技術員給櫻桃樹疏花,一片片用手揪掉長勢不好的花蕾,提高果樹的坐果率。
近年來,尖草坪區紮實有序推進“和美鄉(xiang) 村”建設,做優(you) 做特做強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推動農(nong) 文旅融合發展,一幅“村美業(ye) 興(xing) 民富”的壯美畫卷徐徐展開。
村莊靚:昔日“髒亂(luan) 差” 如今美如畫
幹淨整齊的村落、粉飾一新的牆麵、寬闊平展的道路、綠意萌動的菜地、清脆悅耳的鳥叫聲……在西墕鄉(xiang) 西墕村,農(nong) 戶們(men) 過著溫馨恬靜的田園生活。
“變化太大了!以前我們(men) 村到處是垃圾糞便,汙水橫流,冬天一結冰,路就沒法走,到了夏天臭氣熏天,家家戶戶得關(guan) 上門窗。現在好了,修了柏油路,建了汙水處理站,路燈也安上了,晚上我們(men) 還能出門散步遛彎呢!”說起這幾年村裏的變化,正在自家院裏打理花草的村民閆晉萍喜上眉梢。
西墕鄉(xiang) 副鄉(xiang) 長文海鵬介紹,西墕村是鄉(xiang) 政府所在地,村裏有1700餘(yu) 居民、近400個(ge) 庭院,2021年6月全麵完成人居環境整治工程,總投資4000餘(yu) 萬(wan) 元,共硬化道路4萬(wan) 餘(yu) 平方米,噴塗牆麵2.5萬(wan) 平方米,安裝太陽能路燈200盞,新增綠化麵積3畝(mu) ,鋪設汙水管網7663米、給水管網7904米、雨水管網4085米,建設小遊園1處。
環境變美,村民的幸福感自然就提升了。在尖草坪區,西墕村這樣的變化並非孤例,很多昔日髒亂(luan) 差的村莊,經過人居環境整治工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尖草坪區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負責人介紹,圍繞“到2023年底實現農(nong) 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全覆蓋”的總目標,區裏確定了“示範引領、分類整治、分步推進、分年實施”總思路,出台《尖草坪區鄉(xiang) 村建設行動實施方案》,列出農(nong) 村人居環境分批整治名單,爭(zheng) 取多方資金,加大投入,分8個(ge) 批次對全區55個(ge) 行政村進行農(nong) 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並在人口集聚的中心村、產(chan) 業(ye) 集聚區創建美麗(li) 宜居示範村。
截至目前,尖草坪區完成改造和正在實施改造的人居環境整治示範村達42個(ge) ;已創建南翟村、歡咀村、郭家窯村3個(ge) 省級美麗(li) 宜居示範村和宇文村、西墕村、南下溫村等5個(ge) 市級美麗(li) 宜居示範村,為(wei) 再現“錦繡太原城”盛景展開一幅嶄新的畫卷。
產(chan) 業(ye) 旺:“沙灘”變“金灘” 村民享分紅
早上9時許,在向陽鎮南翟村金灘田園的西梅果園裏,村民王力榮正在細心地給果樹枝幹噴施石硫合劑,提前做好病蟲害防治工作。
鄉(xiang) 村要振興(xing) ,產(chan) 業(ye) 得先行。西梅樹,在南翟村村民看來就是“搖錢樹”。“我家以前種玉米,一畝(mu) 地收入也就1000元左右。這幾年承包了兩(liang) 畝(mu) 半地種植西梅,一年刨去打藥、修剪等2000多元成本,手裏還能落下三四萬(wan) 元的純利潤。”王力榮掰著指頭算了一筆賬。
“我們(men) 經過前期多次去外地考察,引導村民們(men) 栽植上歐洲西梅、櫻桃、李子等特色稀有果樹,這幾年每到端午節、中秋節,來村裏采摘水果的遊客絡繹不絕。以西梅為(wei) 例,一斤能賣到10元左右,一畝(mu) 地至少能收入一萬(wan) 元。”南翟村黨(dang) 總支書(shu) 記、村委會(hui) 主任趙建慶介紹。
為(wei) 了完善現代農(nong) 業(ye) 設施,南翟村投資數千萬(wan) 元實現了井河雙灌自來水到田頭,同時配備了“天上無人機、地下拖拉機”的農(nong) 機植保作業(ye) 條件,給村民種果園帶來極大便利。此外,該村還投資3000餘(yu) 萬(wan) 元,重點建設了2.3萬(wan) 餘(yu) 平方米的金灘冷鏈物流倉(cang) 儲(chu) 批發市場,助推村民增收致富。
隨著果業(ye) 的發展,南翟村注冊(ce) 了“金灘”牌水果商標,被省市評為(wei) “水果標準化生產(chan) 示範園”,實現了“千元樹、萬(wan) 元田,人均收入上萬(wan) 元”的現代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富民目標。
近日,南翟村上榜省級村級集體(ti) 經濟發展“先進村”,數字顯示,村集體(ti) 年可用資金穩定在500萬(wan) —1000萬(wan) 元之間。如今的南翟村,每戶一處宅院、兩(liang) 套樓房,每人一分菜田、一畝(mu) 多果園,每年人均福利和股金分紅達3000元,60歲以上老人每月還能再領200元養(yang) 老金,昔日的“沙灘”真正變成“金灘”,村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大大提升。
品牌助力產(chan) 業(ye) 發展,賦能鄉(xiang) 村振興(xing) 。在尖草坪區,像南翟村這樣,靠發展產(chan) 業(ye) 帶動農(nong) 民致富的例子還有不少。近年來,宇文紅薯、風格梁小米、史勞模櫻桃、府西大米等特色農(nong) 產(chan) 品品牌,如雨後春筍不斷湧現,產(chan) 品銷至重慶、浙江、寧夏等地。在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道路上,尖草坪區探索出一條屬於(yu) 自己的產(chan) 業(ye) 發展路徑。
農(nong) 旅融:農(nong) 家院變“網紅地” 農(nong) 田搞起產(chan) 業(ye) 園
中午12點半,位於(yu) 中下溫村的樸院陸續迎來就餐的客人。廚師半蹲著身體(ti) 燒木柴燉土雞,幾個(ge) 黑色的大砂鍋依次置於(yu) 土灶上,一股股土雞特有的清香撲鼻而來,彌漫在整個(ge) 院落。
“離市區僅(jin) 有20分鍾車程,村裏有免費停車場,吃飯也不貴,就算點上一鍋土雞,一桌下來一家四口頂多也就二三百元。”中下溫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兼村委會(hui) 主任王曉剛一邊幫院主人招徠客人,一邊介紹村裏的庭院經濟模式。
樸院,古樸別致、寧靜秀美,是中下溫村打造的農(nong) 家小院樣板。在村“兩(liang) 委”的規劃、幫助下,通過引入外來資金和資源,農(nong) 戶把閑置的老院子改造成風格獨具的庭院,吸引市區居民節假日前來度假遊玩。
“除了餐飲,我們(men) 還舉(ju) 辦音樂(le) 會(hui) 、篝火節,年輕人特別喜歡來我們(men) 院裏遊玩。”樸院的主人任建忠滿臉自信地介紹。
有山有水、有樓有院,這些讓都市人向往的生活,已成為(wei) 中下溫村民的日常。盤活閑置宅基地,目前中下溫村已經打造了8個(ge) 獨具特色的農(nong) 家小院和3個(ge) 生態農(nong) 家飯莊,給村民帶來可觀的收入。
“最近我們(men) 和山西財貿職業(ye) 技術學院合作,打造網紅小院和小吃街,建設校外實踐基地,進一步延伸壯大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鏈。”王曉剛說起村裏的發展成竹在胸,“村裏有陶藝工作室、鼓樂(le) 文化傳(chuan) 習(xi) 基地,還有生態園可供賞花采摘,遊客來了可以享受一條龍的休閑度假體(ti) 驗。”
農(nong) 旅融合,在尖草坪區正全麵開花。隨著天氣轉暖,天怡山農(nong) 業(ye) 生態園也迎來了春節後第一波遊客高峰。“植樹套票29元,含一大一小門票、工具和樹苗。”近日,天怡山農(nong) 業(ye) 生態園的植樹團購票在抖音上熱賣,人氣值已飆升至太原市采摘/農(nong) 家樂(le) 係列第2名。
“每逢節假日,來這兒(er) 舉(ju) 辦團建活動或者休閑遊玩的市民特別多,最熱鬧的時候,一天能來十多輛大巴車。”天怡山農(nong) 業(ye) 生態園黨(dang) 支部副書(shu) 記盧素琴介紹,園裏規劃了核心區、種植園區、養(yang) 殖園區、寵物樂(le) 園、美勝葵生物科技基地、研學基地六個(ge) 園區。核心區設置了生態餐廳、多功能會(hui) 議廳、室外草坪婚禮區、娛樂(le) 區、紅色文化教育區等,能夠滿足市民和遊客多層次需求。
“春種一份田,秋獲萬(wan) 份樂(le) ”。近日,太原北部現代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園向市民發出體(ti) 驗種田的邀約。在保證大秋作物種植麵積的前提下,園區留出部分土地邀請市民體(ti) 驗農(nong) 耕樂(le) 趣。作為(wei) 尖草坪區著力打造的集觀光休閑、體(ti) 驗娛樂(le) 、科普示範等功能於(yu) 一體(ti) 的田園綜合示範項目,太原北部現代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園耕種設施齊全、土地肥沃,灌溉便利,園內(nei) 種植有六大類農(nong) 作物100多個(ge) 品種。每年9月,園區迎來采摘季,入園人數日均達幾百人。三五成群的市民,或在田間的木棧道上徜徉漫步,感受田園風光;或在地頭在田壟忙碌采摘,充分享受與(yu) 大自然接觸的愜意。
下一步,尖草坪區將實施文化產(chan) 業(ye) 賦能鄉(xiang) 村振興(xing) 計劃,拓展特色鄉(xiang) 村休閑旅遊項目功能:在西部山區以城郊森林公園為(wei) 依托,建設集美麗(li) 山村、生態康養(yang) 、避暑經濟、文化旅遊相互融合的新型朝陽產(chan) 業(ye) 。在北部和東(dong) 部丘陵地,建設集循環農(nong) 業(ye) 、農(nong) 耕體(ti) 驗、農(nong) 家樂(le) 為(wei) 特色的產(chan) 業(ye) 區。同時,依托汾河四期濕地公園,在汾河兩(liang) 岸發展現代都市觀光農(nong) 業(ye) ,建設高質高效、休閑娛樂(le) 、觀光采摘為(wei) 一體(ti) 的現代都市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園。(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