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民族樂團打磨《中軸》再登台
本報訊(記者 韓軒)3月17日晚,北京民族樂(le) 團在北京音樂(le) 廳上演大型民族管弦樂(le) 組曲《中軸》,以中軸線上14處遺產(chan) 點為(wei) 依托,奏響充滿北京特色的民族樂(le) 章。
《中軸》由北京演藝集團旗下北京民族樂(le) 團創作,由著名作曲家、中國音樂(le) 家協會(hui) 主席葉小綱先生擔任音樂(le) 總監,並與(yu) 另外七位優(you) 秀的青年作曲家組成創作團創作。該作品由“一城永定”“壇根兒(er) 情”“正陽雨燕”“天安九州”“紫禁三和”“景山萬(wan) 春”“水潤萬(wan) 寧”“鍾鼓合鳴”八個(ge) 樂(le) 章組成,既有展現城門文化、彰顯皇家威儀(yi) 的篇章,也有接地氣的、帶有老北京地道民俗特色的部分,還通過展現北京的美好景致,表達對北京這座古都的深切感情。
《中軸》首演於(yu) 2020年10月,此番,北京民族樂(le) 團在常任指揮張鳴的執棒下演奏這部作品,北京歌劇舞劇院獨唱演員馮(feng) 金偉(wei) 、北京歌劇舞劇院青年男高音歌唱家郭建超、青年女高音惠鑫受邀登台。演出中,北京民族樂(le) 團的年輕演員展現了不凡的實力,二胡演奏員黃曉晴、琵琶演奏員劉凡赫、笙演奏員鄭楊等人的表現可圈可點。最後壓軸的樂(le) 章“鍾鼓和鳴”,由樂(le) 團副團長、青年打擊樂(le) 演奏家宋藝博領銜完成,震撼全場。
張鳴介紹,這部作品自創排開始到首演,再到今天,樂(le) 團進行了反複的打磨與(yu) 調整,從(cong) 這部作品的誕生和上演,能看到年輕演員們(men) 的成長。“大家對這部作品非常有感情,北京民族樂(le) 團是北京自己的團,我們(men) 就像聊家常事一樣聊北京的文化,我們(men) 也最適合通過傳(chuan) 統的民族音樂(le) ,尤其是京胡、三弦這些帶有鮮明地域特色的樂(le) 器,展現北京的文化風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