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全麵推進鄉村振興新動能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參加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hui) 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指出,“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戰略基點。”
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暢通城鄉(xiang) 經濟循環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題中應有之義(yi) ,也是做好穩增長、穩就業(ye) 、穩物價(jia) 工作的重要內(nei) 容。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把實施擴大內(nei) 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穩定糧食生產(chan) 和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全麵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紮實實施,全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由53.1%升至65.2%;城鄉(xiang)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由2.88∶1降到2.45∶1;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蓬勃發展,鄉(xiang) 村麵貌大幅改善,城鄉(xiang) 發展更趨協調,高質量發展新動能更加強勁。
廣大幹部群眾(zhong) 表示,全麵貫徹落實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紮紮實實把全國兩(liang) 會(hui) 的部署落到實處,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激活發展新動能,推動經濟運行整體(ti) 好轉,為(wei) 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
擴內(nei) 需,穩投資,廣袤鄉(xiang) 村大有可為(wei)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農(nong) 業(ye) 強國是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的根基,推進農(nong) 業(ye) 現代化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
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nong) 村,最大的潛力和後勁仍然在農(nong) 村。現代化建設進程必然伴隨著城鄉(xiang) 區域結構的深刻調整,這也是釋放巨大需求、創造巨大供給的過程。擴大國內(nei) 需求、構建新發展格局,廣袤鄉(xiang) 村大有可為(wei) 。
開年以來,各地區各部門拿出更多實招硬招,著力擴大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有效投資,激活農(nong) 村市場,釋放農(nong) 村消費潛力,促進國內(nei) 大循環。
擴內(nei) 需,釋放農(nong) 村市場潛力。
開上新能源汽車,河北省邢台經濟開發區留西村村民趙江波格外高興(xing) 。“新能源汽車下鄉(xiang) 優(you) 惠了近2萬(wan) 元。現在出門辦事,車一發動,說走就走。”
當前,鄉(xiang) 鎮和村兩(liang) 級消費市場占我國消費市場總體(ti) 的38%。為(wei) 充分激發鄉(xiang) 村消費活力,各地區各部門鼓勵有條件的地區開展新能源汽車、綠色智能家電下鄉(xiang) ,發展鄉(xiang) 村餐飲購物、文化體(ti) 育、旅遊休閑、養(yang) 老托幼等生活服務業(ye) ,不斷推進縣鄉(xiang) 村商業(ye) 體(ti) 係建設。
增收入,讓鄉(xiang) 親(qin) 們(men) 能消費、敢消費、願消費。
留西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李寅魁說,“村裏有發展小麥、林果的,有開大貨車的,去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2萬(wan) 元,小汽車、高清電視成了家家戶戶的標配。”
收入是消費的前提和基礎。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農(nong) 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0133元,實際增長4.2%。隨著農(nong) 民收入持續增長,農(nong) 村消費加快升級,預計每年可新增2萬(wan) 億(yi) 元左右消費需求。
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有關(guan) 負責人介紹,今年將著力發展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促進農(nong) 民經營增效,提高就業(ye) 技能,增加就業(ye) 崗位,創造就業(ye) 機會(hui) ,穩定農(nong) 民工就業(ye) ,千方百計增加農(nong) 民收入。
擴內(nei) 需,穩定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有效投資。
8台挖掘機平土地、通水渠、修道路,在江西省贛州市贛縣區石芫鄉(xiang) 金盤村,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熱火朝天。“施工隊全力建設,確保早建設、早受益。”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陳惟彬介紹。
“今年計劃投資6600萬(wan) 元,改造提升0.7萬(wan) 畝(mu) 農(nong) 田,新建1.5萬(wan) 畝(mu) 高標準農(nong) 田。”贛縣區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項目辦主任曾俊說。
“擴內(nei) 需、穩投資、搞建設,農(nong) 村空間很大。”南京林業(ye) 大學農(nong) 村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高強說,要繼續把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的重點放在農(nong) 村,在推進城鄉(xiang) 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上持續發力。
今年以來,各地區各部門建設高標準農(nong) 田、完善農(nong) 村水網、發展現代設施農(nong) 業(ye) 、打通冷鏈物流鏈條……加強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基礎設施建設,助力擴大有效投資、暢通城鄉(xiang) 經濟循環。初步測算,未來5至10年,高標準農(nong) 田、設施農(nong) 業(ye) 等鄉(xiang) 村建設投資需求有近15萬(wan) 億(yi) 元。
聚要素,暢流通,城鄉(xiang) 經濟聯係更緊密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指出,“一方麵城鎮化的潛力還很大,對‘新市民’也要完善政策導向;另一方麵鄉(xiang) 村振興(xing) ,需要大量的人才、勞動力。”
清華大學政治經濟學研究中心主任蔡繼明認為(wei) ,推進城鄉(xiang) 融合發展,充分發揮鄉(xiang) 村作為(wei) 消費市場和要素市場的重要作用,促進資源要素在城鄉(xiang) 之間自由流動,將為(wei) 解決(jue) 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提供重要助力。
各地區各部門通過健全城鄉(xiang) 融合發展的體(ti) 製機製和政策體(ti) 係,暢通城鄉(xiang) 要素流動,促進物暢其流、人暢其行,為(wei) 增強城鄉(xiang) 經濟聯係注入活力。
人才要素雙向流動加快。
“重慶幾乎所有的大工地我都待過,從(cong) 打散工到當施工員,收入翻了一倍而且很穩定。”來自重慶奉節的胡光榮從(cong) 事建築行業(ye) 超過20年,各類工種技能爛熟於(yu) 心,去年還取得了大專(zhuan) 學曆,實現技能學曆雙提升。
“我們(men) 聘請經驗豐(feng) 富的果農(nong) 進行日常管護,還與(yu) 省農(nong) 科院、華中農(nong) 業(ye) 大學合作,邀請專(zhuan) 家做技術指導。”在外做工程的潘曉楓回到家鄉(xiang) 湖北省廣水市吳店鎮王子店村,帶著鄉(xiang) 親(qin) 發展黃桃種植。目前基地有近10個(ge) 品種,從(cong) 5月下旬持續掛果到10月初,每斤賣到5元。
進城就業(ye) ,返鄉(xiang) 創業(ye) ,人才要素在城鄉(xiang) 之間自由流動。據全國農(nong) 民工監測調查,2022年全國農(nong) 民工規模達到29562萬(wan) 人,比上年增長1.1%。近年來,中央及各地出台了一係列支持返鄉(xiang) 入鄉(xiang) 創業(ye) 創新政策措施,在資金支持、創業(ye) 培訓、人才聘用等方麵,為(wei) 一名名“鄉(xiang) 創客”築起梧桐巢。經綜合測算,一個(ge) 返鄉(xiang) 創業(ye) 項目平均可吸納6到7個(ge) 農(nong) 民穩定就業(ye) 、17個(ge) 靈活就業(ye) 。
科技要素助力循環暢通。
河南省淇縣朝歌街道石橋村的5G數字農(nong) 業(ye) 示範園裏,高效節水噴灌機正在集中對拔節期的麥苗噴灑作業(ye) 。
科技嫁接農(nong) 業(ye) ,“長”出好效益。“5000畝(mu) 小麥,借助定量遙感技術和農(nong) 業(ye) 物聯網設施,3個(ge) 人就能管理。”示範園工作人員薑智鑫介紹,精準化管理、智慧化種植,種植成本降低30%,小麥可增產(chan) 8%。
“主要得益於(yu) 不斷完善的倉(cang) 儲(chu) 保鮮冷鏈物流體(ti) 係。”內(nei) 蒙古五原縣八裏橋億(yi) 寶現代農(nong) 業(ye) 專(zhuan) 業(ye) 合作社負責人沈毅寶介紹,黃柿子是當地的地理標誌農(nong) 產(chan) 品,為(wei) 解決(jue) 保鮮難題,2020年起合作社投資720萬(wan) 元,政府補貼了1/3,建成6個(ge) 容量500噸以上的冷庫。
采摘下來的鮮果,第一時間送入冷庫急凍鎖鮮,再用冷藏車運到上海工廠的鮮果原榨技術生產(chan) 線。“土特產(chan) 賣到大都市,身價(jia) 噌噌漲。”合作社去年生產(chan) 加工鮮果1200噸,實現產(chan) 值3600萬(wan) 元。
向農(nong) 業(ye) 強國闊步邁進,科技創新是關(guan) 鍵變量。近年來,我國加快種業(ye) 、農(nong) 機等科技創新和推廣應用,農(nong) 業(ye) 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62.4%,新技術與(yu) 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深度耦合,為(wei) 現代農(nong) 業(ye) 轉型升級不斷賦能,為(wei) 保障重要農(nong) 產(chan) 品穩定供給奠定基礎。與(yu) 此同時,互聯網、物聯網等現代科技下沉,打通工業(ye) 品下鄉(xiang) 、農(nong) 產(chan) 品進城渠道。目前,每天有1億(yi) 多件快遞包裹在農(nong) 村進出,2022年全國農(nong) 產(chan) 品網絡零售額達到5313.8億(yi) 元。
“形成強大國內(nei) 市場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支撐,也是大國經濟優(you) 勢所在。今後要進一步深化要素市場化改革,建設高標準市場體(ti) 係,加快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中國人民大學農(nong) 業(ye) 與(yu) 農(nong) 村發展學院教授程國強表示。
補短板,夯基礎,融合發展增強後勁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優(you) 化鎮村布局規劃,統籌鄉(xiang) 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體(ti) 係建設,深入實施農(nong) 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行動,加快建設宜居宜業(ye) 和美鄉(xiang) 村。”
實現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現代化是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的重大任務,是解決(jue) 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的必然要求。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城鄉(xiang) 融合發展,要讓短板變身“跳板”,挖掘發展潛力,增強發展後勁。
建設宜居宜業(ye) 和美鄉(xiang) 村,促進城鄉(xiang) 功能銜接互補。
“過去汙水排到路邊溝塘裏,氣味難聞。自從(cong) 汙水管道鋪設到村裏,環境好了,生活更舒心。”江蘇省灌南縣孟興(xing) 莊鎮陸二莊村村民徐守軍(jun) 說。
“您好,這是繳費憑證請拿好。”在灌南縣新安鎮東(dong) 苑微社區便民服務站,居民潘國軍(jun) 不到10分鍾就辦完了新農(nong) 保繳費業(ye) 務。
蒲葦隨風飛舞,波斯菊大片盛開,古樸石板連接起一座座屋舍;做紮染、體(ti) 驗拓印、炒製野菜茶……走進位於(yu) 山東(dong) 省沂南縣的朱家林田園綜合體(ti) ,觀賞好風光,感受煙火氣。
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加快向鄉(xiang) 村延伸覆蓋,生態、生產(chan) 、生活協調發展,一座座村莊在產(chan) 業(ye) 鏈上縱向延伸,在功能上橫向拓展,加速融入城鄉(xiang) 經濟循環,釋放出乘數效益。
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有關(guan) 負責人表示,將以農(nong) 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鄉(xiang) 村基礎設施建設、基本公共服務能力提升等為(wei) 重點,有力有序推進鄉(xiang) 村建設,逐步讓農(nong) 村基本具備現代生活條件。
提高縣域經濟活力,為(wei) 城鄉(xiang) 融合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走進四川省宜賓市翠屏區長江工業(ye) 園,科達利精密工業(ye) 有限公司生產(chan) 車間裏,26條全自動蓋板裝配線正滿負荷生產(chan) 。伴隨訂單量增長、新廠房建設,企業(ye) 用工需求不斷增加。開春以來,公司已從(cong) 周邊鄉(xiang) 鎮新招了200多名員工。
工業(ye) 園管委會(hui) 主任陳璽舟介紹,這幾年,園區陸續布局電芯、電池結構件等核心組件生產(chan) 製造產(chan) 業(ye) ,形成以動力電池、智能終端為(wei) 主的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集群,不僅(jin) 壯大了縣域經濟,也讓更多鄉(xiang) 親(qin) 實現家門口就業(ye) 。今年一季度,園區預計完成投資較去年同期增長20%以上,工業(ye) 總產(chan) 值增長15%以上,就業(ye) 人數增加超過600人。
縣域連接城市、服務鄉(xiang) 村,是城和鄉(xiang) 的結合點,是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基本單元。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有關(guan) 負責人表示,將統籌縣域城鄉(xiang) 規劃建設,梯度配置縣鄉(xiang) 村公共資源,深入推進縣域農(nong) 民工市民化,逐步在縣域打破城鄉(xiang) 界限,把縣域打造成連接工農(nong) 、融合城鄉(xiang) 的重要紐帶。
今年是全麵貫徹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承前啟後的關(guan) 鍵一年,是為(wei) 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奠定基礎的重要一年。邁步新征程,展現新作為(wei) ,城鄉(xiang) 共譜“協奏曲”,讓高質量發展底盤更穩,為(wei) 中國式現代化注入澎湃動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