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天津累計投入6.46億元 幫助甘肅成功創建一批鄉村振興示範村

發布時間:2023-03-21 11:33:00來源: 天津日報

  記者日前從(cong) 市合作交流辦獲悉,自2021年津甘聯合實施“百村振興(xing) 計劃”以來,截至目前,天津累計投入各類資金6.46億(yi) 元,幫助打造了富坪村、富民新村、賈窪村等一批具有引領效應的鄉(xiang) 村振興(xing) 示範村,加快了甘肅省鄉(xiang) 村發展、鄉(xiang) 村建設、鄉(xiang) 村治理的步伐。

  甘肅省部分脫貧縣存在風沙大、荒漠化和傳(chuan) 統農(nong) 業(ye) 汙染重、鄉(xiang) 村環境不宜居等問題,對此,天津將先進的生態環保理念、技術、人才、企業(ye) 引入當地,築起生態致富林,轉變風沙黃土麵貌;發展生態高效農(nong) 業(ye) ,轉變農(nong) 民耕種方式;推進鄉(xiang) 村生態振興(xing) ,轉變農(nong) 村髒亂(luan) 環境,走出了一條以生態幫扶助力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新路。

  針對自然條件和環境基礎薄弱的偏遠山區、革命老區脫貧縣,天津帶動當地發展蘋果、蜜桃、沙棘、花椒特色經濟林,因地製宜培育蜂養(yang) 殖、土雞這類林下經濟。在華池縣、正寧縣,天津幫助栽植生態林9300餘(yu) 畝(mu) ,並通過退耕還林補助、脫貧人口參與(yu) 苗林栽培、設生態護林員公益崗位的方式,為(wei) 農(nong) 戶帶來上億(yi) 元經濟收入,上千戶居民受益。在古浪縣這個(ge) 全國荒漠化重點監測縣,天津累計捐贈紅葉李、海棠、芍藥等苗木7.78萬(wan) 株,組織科技特派員、土專(zhuan) 家、技術員推廣“大苗移栽、帶土移栽、客土栽植”技術,改善生態環境,助推富民新村獲評“國家森林鄉(xiang) 村”。

  為(wei) 實現脫貧縣傳(chuan) 統農(nong) 業(ye) 的高效低碳轉型,津甘聯合認定科技特派員291名,引進農(nong) 業(ye) 發展新技術、新品種300項,先後在靖遠縣、涇川縣、靜寧縣建設6370個(ge) 溫室大棚,展開設施農(nong) 業(ye) 現代化提升行動。其中,天津在涇川縣規劃涇汭河川萬(wan) 畝(mu) 設施蔬菜產(chan) 業(ye) 園,搭建日光溫室98座、鋼架大棚213座,建成綠色標準化蔬菜基地5214畝(mu) ,培育了“涇豐(feng) ”“回中”有機蔬菜品牌,涇川縣先後上榜“甘肅省實現綠化第一縣”“全國水土保持先進縣”。

  記者了解到,天津還在甘肅省多個(ge) 村莊推進農(nong) 村人居環境集中整治行動,改造廁所、拆除殘垣、栽種花草,開展垃圾分類、循環利用,動員村民將垃圾幹濕分離、做肥還田,持續改善鄉(xiang) 村生活環境和居住條件。(記者 王睿)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