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追風少年”踏上“風火輪” 滑出速度與激情

發布時間:2023-03-21 15:38:00來源: 杭州日報

  嗖、嗖、嗖……海藍色的賽道上,1200多位“追風少年”競速而過,這是3月中旬在錢塘輪滑中心上演的場景。在“全民健身我行動·全國社區運動會(hui) ”浙江賽區輪滑比賽的現場,來自長三角各地區的120支代表隊齊聚錢塘,他們(men) 不僅(jin) 帶來了青春活力,也把輪滑的魅力展現得淋漓盡致。

  “大家玩得都很開心,氣氛很熱烈!我印象中,這是最近幾年來省內(nei) 舉(ju) 辦規模最大的普及性輪滑賽事了。”浙江省輪滑協會(hui) 常務秘書(shu) 長王乾偉(wei) 在現場感慨。他還介紹,在杭州,每年接受輪滑培訓的人數已經超過了10萬(wan) 。

  為(wei) 啥輪滑這麽(me) 火?“老少鹹宜”是重要原因。速度輪滑、自由式輪滑、單排輪滑球,你總能找到自己上癮的那個(ge) “點”;“時尚酷炫”或是另一原因,很多輪滑愛好者都說,每當踏上直排輪,聽著風從(cong) 耳邊掠過的聲音,不知不覺就想蹬地起速,醞釀新一輪的衝(chong) 刺……

  作為(wei) 杭州亞(ya) 運會(hui) 輪滑項目的競賽場館,位於(yu) 杭州市錢塘區東(dong) 部灣新城的錢塘輪滑中心,也成了諸多輪滑愛好者心中的“聖地”。最近,我們(men) 就走進輪滑中心,與(yu) Roller skater(輪滑者)們(men) 一起,領略輪滑運動蘊藏的速度與(yu) 激情。

  世界級場館讓冠軍(jun) 夢越來越近

  衝(chong) 刺之輪滑世家 滑向冠軍(jun) 之夢

  57歲的婁建民,和輪滑結緣已有三十多年:與(yu) 妻子相識在輪滑賽場,培養(yang) 兒(er) 子成為(wei) 專(zhuan) 業(ye) 輪滑運動員,二十年如一日鑽研青少年輪滑教學——“我這一輩子,真是都獻給輪滑了。”

  到兒(er) 子婁乾錕出生後,老婁的精力就都用在培養(yang) 兒(er) 子上了。“我帶他的時候,一隻手拿一瓶水,另一隻手拿一根竹竿子。渴了給口水喝,動作做得不對竹竿子就打上去了。”老婁笑著說。在他的悉心教導下,兒(er) 子從(cong) 家門口的公園和廣場,一路滑到了全運會(hui) 賽場,並在北京冬奧會(hui) 備戰期間入選速度滑冰國家集訓隊集訓。如今,28歲的婁乾錕已是杭州市滑冰輪滑速度運動協會(hui) 副會(hui) 長,延續了父親(qin) 培養(yang) 輪滑“下一代”的夢想。

  每當有機會(hui) ,老婁就會(hui) 帶著孩子們(men) 來錢塘輪滑中心體(ti) 驗。“我們(men) 那個(ge) 時候一個(ge) 夏天練下來就成‘包公’了,現在的孩子一上來就能在世界級的雙曲麵賽道上進行訓練,不用怕風吹日曬雨淋,水平提高也更快。”

  比如11歲的胡樊玨,她練習(xi) 輪滑三年多,2022年在浙江省青少年輪滑錦標賽中獲得1000米亞(ya) 軍(jun) 和500米第四名——越來越多這樣的明日之星,也讓老婁有了新目標:培養(yang) 一個(ge) 從(cong) 錢塘走出去的世界冠軍(jun) 。

  每一次擺臂蹬地,都是為(wei) 衝(chong) 刺蓄力;每一個(ge) 彎角,都蘊含著超越的機會(hui) ——借著杭州亞(ya) 運會(hui) 舉(ju) 辦的東(dong) 風,又一“輪”的激情在這個(ge) 輪滑世家滋長。

  高教園區裏的“溜溜族”越來越壯大

  衝(chong) 刺之高校學子 滑向青春夢想

  每年的6月6日,陳相宏都會(hui) 和好友相約穿上輪滑鞋,用“刷街”慶祝一年一度的“溜溜節”。

  作為(wei)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酷溜輪滑社的現任社長,陳相宏說社團成員都喜歡叫自己“溜溜族”。“社團成立至今已是第19個(ge) 年頭,已經培養(yang) 了約2000位輪滑愛好者;我是第19任社長,這和學校搬到下沙的年份是一樣的。”他的語氣中充滿了自豪。

  “老天忘了給我們(men) 插上翅膀,我們(men) 用輪滑飛翔”——這是“溜溜族”們(men) 很喜歡的一句口號。浙江省最大的高教園區就位於(yu) 錢塘區,14所大學成了輪滑的青春搖籃,“溜溜族”在這裏隨處可見。

  據了解,早在十幾年前杭州電子科技大學便開設了省內(nei) 首堂高校輪滑課,中國計量大學、杭州師範大學、浙江財經大學等高校也早已經成立了輪滑社團——輪滑,就是大學生們(men) 裝點青春的最佳夥(huo) 伴。

  一起“練過樁”“刷過街”“熬過夜”“摔過跤”,這樣的友誼不可替代。每當大四畢業(ye) ,他們(men) 還會(hui) 舉(ju) 辦“封鞋儀(yi) 式”,以這樣的儀(yi) 式感記錄這個(ge) 特殊時刻。

  來自酷溜輪滑社的大四學生薑中正,最近正忙於(yu) 求職。“我是學計算機軟件工程的,杭州的數字經濟發展在全國處於(yu) 第一梯隊,之前看報道了解到錢塘區就有100多家數字經濟頭部企業(ye) ,很希望能留在錢塘區工作,這樣就有更多機會(hui) 和社團的小夥(huo) 伴們(men) 玩輪滑。”

  城市在更新,輪滑有了更多打卡點

  衝(chong) 刺之新錢塘人 滑向國際新城

  作為(wei) 錢塘區內(nei) 一家生物醫藥企業(ye) 的行政負責人,忙碌的工作、頻繁的出差是董一丹的生活常態。但隻要有機會(hui) ,她的行李箱裏就會(hui) 放上一雙輪滑鞋。每到周末,董一丹還會(hui) 和丈夫帶上兒(er) 子“阿童木”走出家門一起滑,享受溫馨悠閑的親(qin) 子時光。

  2011年,大學畢業(ye) 的她來到錢塘,從(cong) 孤身一人到結婚生子,錢塘見證了她成長的全過程。像董一丹這樣的“新杭州人”,在錢塘有很多。從(cong) 茫茫灘塗到現代新城,他們(men) 是城市發展的見證者,也是對現代新城拔節衝(chong) 刺的發展速度感受最強的一批人。

  “生物醫藥產(chan) 業(ye) 是錢塘的主導產(chan) 業(ye) 之一,創新是這個(ge) 行業(ye) 的核心競爭(zheng) 力。我們(men) 公司成立於(yu) 2022年,雖然年紀很輕,但公司非常重視新產(chan) 品和新工藝的研發,在錢塘區像我們(men) 這樣的企業(ye) 有很多,大家都在為(wei) 了自己的夢想而衝(chong) 刺。”董一丹說。

  32.5歲,這樣一個(ge) 青春洋溢的年紀,就是錢塘區人口的平均年齡。

  這個(ge) “青春活力之區”,也像踩上了直排輪一樣,正向著現代化國際化一流新區全速衝(chong) 刺。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