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古橋“減負”

發布時間:2023-03-23 11:07: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隨著附著在橋體(ti) 東(dong) 側(ce) 的自來水管道及通信管路光纜拆除完畢,700餘(yu) 歲的萬(wan) 寧橋重煥光彩。

  萬(wan) 寧橋始建於(yu) 元代,位於(yu) 北京中軸線與(yu) 大運河玉河段的交匯點,是北京中軸線上最古老的橋梁,也是聯係城市南北交通的重要橋梁。作為(wei) 確立元大都中軸線位置與(yu) 走向的基點之一,萬(wan) 寧橋的位置及功能曆經7個(ge) 世紀始終未變,記錄著不同時期的曆史信息,為(wei) 元大都、明清與(yu) 當代北京城中軸線的疊壓關(guan) 係提供了重要的物質實證。

  2013年,萬(wan) 寧橋被公布為(wei)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an) 中國大運河的遺產(chan) 構成。在北京市現有的9處橋閘類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僅(jin) 有萬(wan) 寧橋這座古橋仍承擔著城市次幹路的繁重任務。

  “經過係統勘測評估,萬(wan) 寧橋使用狀況尚好,但麵臨(lin) 著橋體(ti) 石材開裂、風化,勾縫滲水或脫落,橋麵瀝青混凝土鋪裝網裂、縱裂等問題。”北京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曆史文化名城規劃所所長葉楠介紹,橋體(ti) 東(dong) 側(ce) 外掛市政管道,人為(wei) 架設的水泥石墩直接貼附橋體(ti) ,讓古橋不堪重負。“隨著文物保護理念的深入,我們(men) 做了許多‘減法’,以求還原萬(wan) 寧橋原本的風貌。”葉楠說。

  橋麵通行車輛限速30公裏/小時;限載總重20噸,單軸13噸;調出82路公交車和3條夜間線路;將鉸鏈公交車改為(wei) 單機公交車……2021年,相關(guan) 部門采取多項舉(ju) 措為(wei) 萬(wan) 寧橋“減負”。2022年,北京市完成萬(wan) 寧橋一期修繕工程,同時調整了東(dong) 側(ce) 的綠化空間,增加親(qin) 水步道,修整橋西側(ce) 的河道駁岸。

  北京中軸線申遺辦文物騰退部副部長沈俊強介紹,在拆除附屬設施的過程中,橋梁專(zhuan) 家和文物專(zhuan) 家先後製定了5套方案,最終采用人工拆除的方式,以減少對橋體(ti) 的損害。施工時間也反複商議,決(jue) 定等什刹海冰麵融化後再開工,且采用夜間施工的方式,盡量不影響萬(wan) 寧橋交通及什刹海景區遊客的觀光體(ti) 驗。

  更多“減法”工程即將實施:遮擋橋體(ti) 的綠植將被移栽,配電箱等市政設施計劃入地,鎮水獸(shou) 周圍的籠架將被低矮的石墩替代。“我們(men) 將通過橋體(ti) 修繕及周邊環境綜合整治,讓市民遊客更好地欣賞古橋風采,感受文化遺產(chan) 的魅力。”葉楠說。 本報記者 施芳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