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麵向多領域實施“氣象+”賦能行動
提升氣象服務能力 滿足行業(ye) 發展需求
河北麵向多領域實施“氣象+”賦能行動
春分麥起身,肥水要緊跟。3月22日,在寧晉縣北樓下村全國農(nong) 業(ye) 科技現代化先行縣示範基地裏,綠油油的麥苗已有十幾厘米高,一眼望不到邊。長勢良好的小麥,讓省農(nong) 科院糧油作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崔永增心情舒暢,他常年在這裏為(wei) 小麥種植做技術指導。
2月中旬,崔永增做田間調查時發現,麥田裏幹土的深度已經超過5厘米,嚴(yan) 重影響了小麥的長勢。在考慮是否需要將春灌時間提前時,他收到了寧晉縣氣象局發來的高標準農(nong) 田氣象服務專(zhuan) 報。專(zhuan) 報顯示,2月24日白天,寧晉縣有小雨或雨夾雪,有利於(yu) 冬小麥萌動和返青生長。有了天氣預報作參考,崔永增推遲了灌溉計劃,並合理安排了後續的春灌日程。
從(cong) 播種到生長,再到收獲,近年來,河北氣象部門逐漸完善由農(nong) 業(ye) 氣象觀測站、試驗站、自動土壤水分觀測站等組成的現代農(nong) 業(ye) 氣象觀測站網,讓氣象科技智慧元素融入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各個(ge) 環節。同時積極開展特色氣象服務,為(wei) 土地集中托管、高標準農(nong) 田、特色農(nong) 業(ye) 提供定製服務,直通式農(nong) 業(ye) 氣象服務已覆蓋全省85%的新型農(nong) 業(ye) 經營主體(ti) 。
不光農(nong) 業(ye) 領域,河北氣象部門不斷深化氣象服務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麵向交通、海洋等多個(ge) 領域實施“氣象+”賦能行動,不斷提升服務能力,滿足各行各業(ye) 對氣象服務的新需求,推動河北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
“受冷空氣影響,預計今天白天到前半夜,全省大部分地區有偏北風4到6級,陣風7到8級,北部局地可達9級……”3月22日7時,省氣象服務中心向高速交警部門發送了氣象簡報。類似這樣的高速公路氣象預報預警信息,每天會(hui) 定時從(cong) 省氣象服務中心發送至高速交警部門,為(wei) 高速公路精準管控、提高災害性天氣下的通行能力提供氣象支撐。
圍繞服務交通保暢,省氣象局已建成以智能網格化產(chan) 品為(wei) 基礎,以專(zhuan) 業(ye) 氣象大數據平台和京津冀交通氣象一體(ti) 化業(ye) 務係統為(wei) 支撐,以高速交警為(wei) 主要用戶群體(ti) 的“互聯網+氣象+交警”的交通氣象服務業(ye) 務體(ti) 係,多項關(guan) 鍵技術達到國內(nei) 領先水平。同時成立交通氣象職工創新工作室,麵向交通安全管理部門、運營管理部門和運輸企業(ye) 等開展跟蹤式直通式服務。
河北省氣象部門還在海洋氣象方麵發力,推進海洋和氣象觀測信息共享共用,提升海上應急、海上交通、沿海旅遊、海洋牧場等領域的氣象預報服務水平。
3月22日是唐山市2022—2023年度采暖季的最後一天。3月20日15時,河北曹妃甸海洋氣象分中心發出了這個(ge) 采暖季最後一期天然氣保供專(zhuan) 項氣象服務:3月21日白天,液化天然氣(LNG)運輸船作業(ye) 海域靠泊氣象條件影響程度為(wei) 低到無影響,建議綜合其他影響因素,決(jue) 策靠泊計劃。
3月21日10時,用於(yu) 采暖季民生用氣的最後一艘液化天然氣(LNG)運輸船抵達曹妃甸港區。抓住有利天氣的窗口期,運輸船於(yu) 當日12時18分順利靠妥碼頭。這也意味著曹妃甸海洋氣象分中心完成了該采暖季液化天然氣(LNG)運輸船停靠的保障任務。
采暖季多寒潮大風過程,連續性的大風天氣對船舶安全停靠、天然氣平穩供應影響非常大。為(wei) 了保障民生供暖用氣,減少船舶錨泊的等待時間,降低經濟成本,曹妃甸海洋氣象分中心與(yu) 海事部門、中石油京唐液化天然氣有限公司、引航站等共11方建立了天然氣保供合作機製。每到采暖季,曹妃甸海洋氣象分中心會(hui) 在船舶到來的前一天及時發布天然氣保供專(zhuan) 項氣象服務,為(wei) 船舶調度計劃製定提供參考。
從(cong) 湛藍天空到蔚藍大海,隨著海洋強國建設步伐加快,河北海洋氣象觀測和精細化服務能力顯著提升,初步形成了海洋氣象立體(ti) 監測網。“十四五”期間,河北將進一步完善海洋氣象立體(ti) 監測網,補充北戴河、唐海、黃驊氣象觀測站大氣地基遙感探測設備,建立海洋氣象服務體(ti) 係,開展漁業(ye) 生產(chan) 、港口安全、搜救保障、船舶導航、海洋資源開發等多樣化海洋氣象服務,助力河北海洋經濟加速崛起。(記者宋平 通訊員馬洵)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