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江蘇持續做大做強創新型產業 塑造新動能新優勢

發布時間:2023-03-26 14:23:00來源: 新華日報

  “不斷提高科技成果轉化和產(chan) 業(ye) 化水平,著力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chan) 業(ye) 科技創新中心。”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參加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hui) 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提出殷切期望。

  江蘇一直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做強做大自主品牌和特色戰略產(chan) 業(ye) ,形成一批具有競爭(zheng) 力的創新型產(chan) 業(ye) 集群。未來,麵向新領域新賽道,江蘇如何塑造新動能新優(you) 勢?記者多方采訪,傾(qing) 聽業(ye) 界聲音。

  技術引領,產(chan) 業(ye) 跑出“加速度”

  數字技術、智能技術正在為(wei) 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傾(qing) 注新動能。

  單日發電量720萬(wan) 千瓦時、可利用小時數達24小時,發電量及可利用小時數均創曆史新高……3月,在國家電投集團江蘇海上風力發電有限公司濱海南H3#300MW海上風電場,75台風機進入常態化全天候滿發狀態。

  該風電場是國家電投集團首個(ge) 數字化、智慧化海上風電場,填補了國內(nei) 海上風電場在該領域的空白。“海上高鹽霧、高濕度的特殊環境對設備影響較大,使用的運維船舶、直升機等運輸工具的維護成本也高,亟需數字化、智慧化技術手段實時分析風電場錯綜複雜的情況、發出相應指令。”國家電投集團江蘇海上風力發電有限公司中電智慧班班長張西華說。

  高強度螺栓監測及塔筒監測、葉片監測、海纜監測……記者在現場看到,各類在線監測技術幫助運維人員及時掌握海上風機樁基、海纜、葉片等設備狀態,提升預防性維修水平及設備可利用率;數字化安防及智能巡檢實現海上升壓站無人例行巡檢、遠程異常確認和遠程狀態識別等,每年可減少船舶出海次數10至20次,提高工作效率,降低運維成本和人員出海安全風險。“我們(men) 將依托數字化項目平台,不斷提升數字化、智慧化風電場建設水平,在新領域、新賽道創造良好的社會(hui) 效益和綜合經濟效益。”張西華表示。

  隨著元宇宙站上產(chan) 業(ye) 風口,江蘇各類元宇宙企業(ye) 如雨後春筍般湧現,爭(zheng) 先在各細分領域賽道跑出“加速度”。

  近日,南京維賽客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實時互動3D元宇宙協同引擎”項目取得技術突破,該技術可創造用戶共建共營的元宇宙平台,用戶在全球的任何地方均可快速接入該3D元空間,讓體(ti) 驗從(cong) “在線”變成“在場”。團隊負責人介紹,該技術大大降低了人物動作延遲,無人數上限的並發鏡像空間實現多終端適配、多鏈路元宇宙入口,並支持用戶自主編輯開發專(zhuan) 屬元宇宙空間,目前已為(wei) 多領域頭部機構提供了成功的元宇宙解決(jue) 方案。

  “元宇宙這類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雖處於(yu) 發展初期,但它將引發一係列技術變革。”省工程師學會(hui) 理事、虛擬現實專(zhuan) 委會(hui) 副主任委員謝海春認為(wei) ,江蘇應盡可能在產(chan) 業(ye) 升級和消費升級的前期,就樹立起獨特的技術優(you) 勢,從(cong) 而支撐打造區域產(chan) 業(ye) 集群的核心競爭(zheng) 力。“對關(guan) 鍵技術的攻關(guan) 要加強,要不斷突破高端智能芯片、場景快速建模、內(nei) 容智能生成以及新型人機接口等元宇宙領域關(guan) 鍵核心技術,推動元宇宙與(yu) 人工智能、區塊鏈、邊緣計算、下一代互聯網等新型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應用。”

  挖掘優(you) 勢,跑贏新賽道“底氣足”

  跑贏產(chan) 業(ye) 新賽道,要用好江蘇多重資源優(you) 勢。

  初春時節的南京麒麟科技創新園裏,中科南京未來能源係統研究院正在加緊建設。未來,這個(ge) 占地84.5畝(mu) 、建築麵積約5萬(wan) 平方米的研究院裏,將建成國際首套“百兆瓦級先進壓縮空氣儲(chu) 能技術研發與(yu) 集成驗證平台”,這對江蘇乃至我國的儲(chu) 能技術創新發展和產(chan) 業(ye) 化示範將起到支撐作用,推動儲(chu) 能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

  “目前,我國正在全麵落實‘雙碳’行動計劃,江蘇也明確提出要在全國率先實現‘碳達峰’目標。要實現這一目標,能源行業(ye) 是關(guan) 鍵。”中科南京未來能源係統研究院副院長張華良介紹,壓縮空氣儲(chu) 能在安全性和壽命方麵具有天然優(you) 勢,同時具有充放電功率高、儲(chu) 能容量大、周期長等優(you) 點,被公認為(wei) 兩(liang) 種適合大規模長時電力儲(chu) 能的技術之一。經過18年攻堅克難,團隊在新型壓縮空氣儲(chu) 能領域已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chan) 權,實現裝備完全自主可控,在國際上處於(yu) 領先水平。

  在張華良看來,江蘇發展壓縮空氣儲(chu) 能產(chan) 業(ye) 潛力很大,擁有豐(feng) 富的地下鹽穴資源,是目前大規模壓縮空氣儲(chu) 能係統最好的儲(chu) 氣資源;製造業(ye) 發達,可以很好地與(yu) 壓縮空氣儲(chu) 能產(chan) 業(ye) 相互支撐、共同發展。“該平台落地南京,可以充分發揮江蘇的區位優(you) 勢、技術優(you) 勢、人才優(you) 勢和政策優(you) 勢,促進壓縮空氣儲(chu) 能技術進步和產(chan) 業(ye) 升級。”

  “元宇宙產(chan) 業(ye) 需要綜合運用高新技術,對跨專(zhuan) 業(ye) 、綜合性的新型人才需求量較大,亟需產(chan) 業(ye) 界和教育界攜手共進,走出一條元宇宙產(chan) 業(ye) 人才培養(yang) 的新路。”謝海春認為(wei) ,作為(wei) 教育資源大省,江蘇在新型複合類人才的供給與(yu) 培養(yang) 等方麵,具有可持續優(you) 勢。省內(nei) 71所本科高校設置有數字化相關(guan) 本科專(zhuan) 業(ye) 點近500個(ge) ,其中有30個(ge) 省級重點產(chan) 業(ye) 學院,相關(guan) 專(zhuan) 業(ye) 年畢業(ye) 學生超過5萬(wan) 人。另外,全省電子信息領域高新技術企業(ye) 超過8000家,麵向移動通信、物聯網、大數據等領域布局建設省級以上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各類創新服務平台400餘(yu) 家,有望成為(wei) 元宇宙新型人才成長的廣闊基地。

  超前布局,培育創新型產(chan) 業(ye) 集群

  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打造創新型產(chan) 業(ye) 集群尤為(wei) 重要。

  日前,科技部公布新一批國家創新型產(chan) 業(ye) 集群名單,無錫高新區集成電路製造創新型產(chan) 業(ye) 集群等4家江蘇集群入選。近年來,省科技廳多措並舉(ju) 加強高新區“一區一戰略產(chan) 業(ye) ”布局和培育,支持高新區做強做大自主品牌和特色戰略產(chan) 業(ye) ,一批具有競爭(zheng) 力的產(chan) 業(ye) 集群競相湧現。目前,全省已建設國家級創新型產(chan) 業(ye) 集群19個(ge) ,省級創新型產(chan) 業(ye) 集群8個(ge) 。南京高新區生物醫藥、常州高新區光伏、蘇州高新區醫療器械、徐州高新區安全裝備、江陰高新區特鋼新材料、昆山高新區機器人等已具備較大發展規模和特色優(you) 勢。無錫高新區是全國唯一的國家傳(chuan) 感網創新示範區,其中集成電路產(chan) 業(ye) 產(chan) 值規模達1352億(yi) 元,約占全國的1/9。

  打造具有國際競爭(zheng) 力的創新型產(chan) 業(ye) 集群,需要前瞻性謀劃和布局、長期性支持和培育。

  以蘇州納米新材料產(chan) 業(ye) 發展為(wei) 例,早在2006年,蘇州工業(ye) 園區就在國內(nei) 率先布局納米新材料產(chan) 業(ye) 。彼時,我國在納米微球技術研究領域還處於(yu) “空白期”,而微球材料是生物醫藥產(chan) 業(ye) 的關(guan) 鍵原材料之一,這嚴(yan) 重製約了我國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的發展。經過十多年培育,“蘇州納米新材料創新型產(chan) 業(ye) 集群”於(yu) 2017年入選國家創新型產(chan) 業(ye) 集群,“蘇州市納米新材料集群”於(yu) 2022年入選首批國家先進製造業(ye) 集群。如今,蘇州工業(ye) 園區已成為(wei) 全球五大納米產(chan) 業(ye) 集聚區之一。

  再看元宇宙新賽道。隨著工業(ye) 、交通、文旅、教育、醫療等應用領域紛紛試水,一批元宇宙創新應用場景湧現。謝海春告訴記者,江蘇元宇宙市場需求大、應用場景廣,建議以產(chan) 學研創新機製為(wei) 抓手,通過建立“3D虛擬世界”“3D虛擬資源”的跨係統流通示範機製,擴展元宇宙生態的邊界,搶占產(chan) 業(ye) 發展先機。“江蘇應盡早完成元宇宙產(chan) 業(ye) 發展的頂層設計,係統規劃元宇宙發展路徑,‘先行先試’打造引領性的元宇宙數字經濟體(ti) 。”他認為(wei) ,江蘇在市場空間、投融資環境、人力資源、基礎設施支撐等領域都居於(yu) 全國領先位置,完全可能將元宇宙產(chan) 業(ye) 培育成引領突破的未來產(chan) 業(ye) 集群。( 蔡姝雯 張宣 程曉琳)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