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省攜手送兩位莒縣籍烈士“回家”
青山有意埋忠骨,故土深情盼親(qin) 人。清明節前夕,莒縣退役軍(jun) 事務局遠赴江蘇和河南,把剛找到的兩(liang) 座散葬烈士墓遷回日照市莒縣,安葬在莒縣烈士陵園。時隔70餘(yu) 載,烈士終於(yu) “回家”。
在南京市江寧區,接到莒縣發來的幫助尋找烈士董允申的信息後,當地退役軍(jun) 人事務部門和誌願者積極幫助尋找。據查證,董允申烈士是在1949年底犧牲的,由於(yu) 當年散葬墓區多,又數次遷移,一時很難查找。
“我們(men) 一共走訪了13個(ge) 山頭、5個(ge) 墓區,找了五六百個(ge) 墓葬。”南京市誌願者李軍(jun) 威說。最終,在湯山街道頤賞山的一處密林中,他們(men) 發現了一個(ge) 墓區,並且發現刻有董元申名字的墓碑。經過兩(liang) 地信息比對,最終確定,此處的董元申就是要尋找的董允申。
“爺爺呀,今年正是你誕辰100周年。黨(dang) 和政府的工作人員帶著孫子接你回家了。”看到爺爺的墓碑,莒縣籍烈士董允申的孫子董秀營難掩激動之情,淚灑現場。
河南省濮陽市,接到幫助尋找烈士趙煥芹的信息後,當地退役軍(jun) 人事務部門認真核查相關(guan) 資料。
莒縣籍烈士趙煥芹的五弟趙煥師說:“當時按照父輩的遺願,一直在尋找大哥的遺骸。但是由於(yu) 各種原因,70多年過去了,一直沒有找到。2018年,退役軍(jun) 人事務部門成立以後,我及時和他們(men) 取得了聯係。”
趙煥芹烈士犧牲於(yu) 1948年,是在行軍(jun) 途中被敵人殺害後就地安葬的,時過境遷,墓葬一時很難查找。
濮陽市退役軍(jun) 人事務局局長吳增成稱,為(wei) 了能夠準確確定烈士安葬的地方,他們(men) 請文勘部門的技術人員,還有民間專(zhuan) 業(ye) 人士,在大致的範圍內(nei) 進行了勘探找尋,最後大致確定了烈士安葬的地點。
在烈士趙煥芹遺骸交接現場,武警把遺骸鄭重地交給趙煥芹的弟弟趙煥師。一聲“大哥,我們(men) 回家了”寄托了趙煥師對哥哥深深的思念之情。
三省通力協作,分別跨越上千裏。莒縣退役軍(jun) 人事務局接兩(liang) 位烈士回家,並於(yu) 3月25日在莒縣烈士陵園舉(ju) 行了隆重的安葬儀(yi) 式。
烈士是人民的英雄,國家的靈魂,民族的脊梁。除了這兩(liang) 位遷入陵園的烈士之外,近年來,莒縣退役軍(jun) 人事務局持續開展烈士尋親(qin) 和散葬烈士墓遷葬工作,截至目前,已經為(wei) 11位烈士找到親(qin) 人,將31位散葬在各地的烈士墓遷入陵園,今後他們(men) 將繼續開展烈士褒揚工作,賡續紅色血脈,在全社會(hui) 形成尊崇英烈的濃厚氛圍。(何愛東(dong) 李樹茂)
(責編:劉穎婕、邢曼華)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