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人類發展進步匯聚文明力量
人類社會(hui) 的各種文明,都閃耀著璀璨光芒。
世界文明的百花園裏,姹紫嫣紅競相開放。
“我們(men) 要共同倡導尊重世界文明多樣性”“我們(men) 要共同倡導弘揚全人類共同價(jia) 值”“我們(men) 要共同倡導重視文明傳(chuan) 承和創新”“我們(men) 要共同倡導加強國際人文交流合作”。3月15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與(yu) 世界政黨(dang) 高層對話會(hui) 上首次提出全球文明倡議,為(wei) 推動人類文明發展、推進人類現代化進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提供中國方案,有助於(yu) 開創世界各國人文交流、文化交融、民心相通新局麵。
全球文明倡議是繼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後,新時代中國為(wei) 國際社會(hui) 提供的又一重要公共產(chan) 品,充分彰顯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深厚的天下情懷,展示了中國對構建一個(ge) 持久和平繁榮世界的整體(ti) 思考,以全新文明理念體(ti) 現了作為(wei) 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的大國擔當。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我們(men) 真誠呼籲,世界各國弘揚和平、發展、公平、正義(yi) 、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jia) 值,促進各國人民相知相親(qin) ,尊重世界文明多樣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文明互鑒超越文明衝(chong) 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優(you) 越,共同應對各種全球性挑戰。”新時代的中國,以寬廣胸懷理解不同文明對價(jia) 值內(nei) 涵的認識,尊重不同國家人民對自身發展道路的探索,堅持弘揚平等、互鑒、對話、包容的文明觀,弘揚全人類共同價(jia) 值,推動文明交流互鑒成為(wei) 增進各國人民友誼的橋梁、推動社會(hui) 進步的動力、維護地區和世界和平的紐帶,匯聚起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的文化文明力量。
樹立平等、互鑒、對話、包容的文明觀
駐足、傾(qing) 聽、思索、交流。習(xi) 近平主席出訪的“文明足跡”不斷延伸,一場場“文化外交”,成為(wei) 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一抹亮麗(li) 色彩。
在代表古瑪雅文明的奇琴伊察,在帶有濃厚伊斯蘭(lan) 文明色彩的撒馬爾罕古城,在象征古埃及文明的盧克索神廟,在見證古希臘文明的雅典衛城……曆史的長鏡頭記錄下中國領導人秉持平等、謙虛態度,探索各種文明真諦,思考不同文明正確相處之道的身影。
今天,世界各國的相互交融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廣泛、更深入。百年變局加速演進,和平赤字、發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有增無減。“文明優(you) 越論”“文明衝(chong) 突論”的雜音不時響起,阻礙著人類發展進步。
世界上有200多個(ge) 國家和地區,2500多個(ge) 民族和多種宗教。不同文明的相遇,應該秉持何種範式,考驗著各國領導人的政治智慧,也透射著不同文明和國家的曆史記憶與(yu) 發展邏輯。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feng) 富。”“曆史告訴我們(men) ,隻有交流互鑒,一種文明才能充滿生命力。隻要秉持包容精神,就不存在什麽(me) ‘文明衝(chong) 突’,就可以實現文明和諧。”2014年,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的講台上,習(xi) 近平主席以曆史的、發展的、辯證的眼光,向世界闡釋中國對於(yu) 推動文明交流互鑒的態度和原則。
“曆史充分證明,隻要堅持兼容並蓄、開放包容,人類文明就能不斷發展繁榮。當今世界正麵臨(lin)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化解人類麵臨(lin) 的突出矛盾和問題,需要依靠物質的手段攻堅克難,也需要依靠精神的力量誠意正心。”前不久,習(xi) 近平主席複信希臘學者,強調讓一切文明的精華造福當今、造福人類。
“要以寬廣胸懷理解不同文明對價(jia) 值內(nei) 涵的認識”“探討構建全球文明對話合作網絡,豐(feng) 富交流內(nei) 容,拓展合作渠道,促進各國人民相知相親(qin) ,共同推動人類文明發展進步”。在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與(yu) 世界政黨(dang) 高層對話會(hui) 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進一步詮釋對共同推動人類文明發展進步的理解和思考。
從(cong) 全人類共同利益和共同價(jia) 值出發,習(xi) 近平主席以深邃睿智的曆史眼光洞察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曆史之變,以寬廣博大的天下情懷回答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時代之問,順應不同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鑒的時代潮流,為(wei) 更好推進人類文明進步事業(ye) 提供思想引領和精神動力。
“歡迎你們(men) 高中畢業(ye) 後到中國讀大學,也希望越來越多的匈牙利青少年喜歡上中文、學習(xi) 中文,有機會(hui) 到中國走一走、看一看,更多地了解當今中國和中國的曆史文化,努力做傳(chuan) 承發展中匈友好事業(ye) 的使者。”兔年春節,習(xi) 近平主席收到匈牙利匈中雙語學校學生的來信後,在複信中鼓勵匈牙利青少年更多了解中國。
小小信函,情誼深厚。來信,複信,“一來一往”中,彰顯著習(xi) 近平主席常講的“中國人重情重義(yi) ”,更是習(xi) 近平主席推動文明交流的生動踐行。
2022年7月,“意大利之源——古羅馬文明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幕,習(xi) 近平主席在向展覽開幕式致賀信時深刻指出:“相互尊重、和衷共濟、和合共生是人類文明發展的正確道路。”在為(wei) 期3個(ge) 月的展覽中,500多件來自地中海畔的珍貴文物向中國觀眾(zhong) 展示了意大利文化的深厚底蘊。
3年多前,同樣在中國國家博物館,“歸來——意大利返還中國流失文物展”引發高度關(guan) 注。展覽前1個(ge) 月,習(xi) 近平主席對意大利進行國事訪問期間,與(yu) 時任意大利總理孔特一起參觀意大利查獲並返還中方流失文物時強調:“我們(men) 對於(yu) 時間的理解,不是以十年、百年為(wei) 計,而是以百年、千年為(wei) 計。我們(men) 要發揚悠久的曆史文化傳(chuan) 統,傳(chuan) 承兩(liang) 大文明的友好交往,在曆史的積澱中前行。”
2022年9月,在對烏(wu) 茲(zi) 別克斯坦進行國事訪問期間,習(xi) 近平主席為(wei) 米爾濟約耶夫總統準備了一份特殊的國禮——中烏(wu) 合作修複的希瓦古城曆史文化遺跡微縮模型。訪問前夕,習(xi) 近平主席在烏(wu) 茲(zi) 別克斯坦媒體(ti) 發表的署名文章中專(zhuan) 門提及古城修複項目:“我2013年訪問撒馬爾罕時啟動的希瓦古城曆史古跡保護修複項目已經圓滿竣工,讓希瓦這座古城更加絢爛奪目。”
修複並保護好這座絲(si) 綢之路上的“露天博物館”,一直是習(xi) 近平主席的牽掛。2016年6月,在繁忙的國事訪問行程中,習(xi) 近平主席專(zhuan) 門抽出時間,會(hui) 見在烏(wu) 茲(zi) 別克斯坦開展文物保護和考古合作的中方文物考古工作者,囑托他們(men) “一定要把文物保護好”。
“我們(men) 應該維護各國各民族文明多樣性,加強相互交流、相互學習(xi) 、相互借鑒,而不應該相互隔膜、相互排斥、相互取代,這樣世界文明之園才能萬(wan) 紫千紅、生機盎然”“各種文明本沒有衝(chong) 突,隻是要有欣賞所有文明之美的眼睛”“文明的繁盛、人類的進步,離不開求同存異、開放包容,離不開文明交流、互學互鑒”……從(cong) 印度文明古跡馬哈巴利普拉姆古寺廟群到“絲(si) 綢之路活化石”布哈拉古城,從(cong) 秘魯國家考古人類學曆史博物館到捷克斯特拉霍夫圖書(shu) 館,堅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習(xi) 近平主席在不同國際場合,始終以開放的眼光、開闊的胸懷對待世界各國人民的文明創造,倡導以海納百川的寬廣胸懷打破文化交往的壁壘,既讓中華文明充滿勃勃生機,又為(wei) 他國文明發展創造條件,讓世界文明百花園群芳競豔。
“無論是中國的曆史文化傳(chuan) 統,還是當今中國日益開放、進步、發展的事實,都有力地回擊了‘文明衝(chong) 突論’和‘國強必霸論’”“中國提供了一種‘新的可能’,這就是摒棄叢(cong) 林法則、不搞強權獨霸、超越零和博弈,開辟一條合作共贏、共建共享的文明發展新道路”……國際人士紛紛表示,新時代中國的文明觀超越文明隔閡、文明衝(chong) 突、文明優(you) 越的藩籬,為(wei) 人類提供正確精神指引和強大精神動力,彰顯了中國負責任的大國擔當。
勾勒不同文明互學互鑒的美好畫卷
“對一個(ge) 國家的評價(jia) ,不能隻看麵積,也要看文化的影響力和對人類文明發展的推動力。”
2019年3月,摩納哥王宮,習(xi) 近平主席與(yu) 摩納哥元首阿爾貝二世親(qin) 王親(qin) 切會(hui) 談。
一個(ge) 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一個(ge) 是世界上國土麵積第二小的國家,全國僅(jin) 有約4萬(wan) 人口。是什麽(me) 力量推動中摩兩(liang) 國始終真誠友好、平等相待,成為(wei) 不同大小、不同曆史文化、不同社會(hui) 製度國家友好交往的典範?
“我們(men) 兩(liang) 國相似的民族性格和共同的精神追求,使得我們(men) 相知相親(qin) ”——從(cong) 文明範疇,習(xi) 近平主席道出兩(liang) 國相處之道的真諦。
“聽說你準備帶一對‘冰墩墩’回去,帶給你的雙胞胎孩子。希望他們(men) 今後也能夠對冰雪運動感興(xing) 趣,如你一樣成為(wei) 冰雪運動健將。”
2022年2月,人民大會(hui) 堂,習(xi) 近平主席對曾以運動員身份5次參加冬奧會(hui) 比賽的阿爾貝二世親(qin) 王說。不同文化間的包容理解、相互借鑒,成就了冬奧會(hui) 上一段“美美與(yu) 共”的佳話。
中國成功舉(ju) 辦冬奧盛會(hui) ,不僅(jin) 向世界展現了陽光、富強、開放、充滿希望的國家形象,也搭建了中華文明與(yu) 世界文明交流互鑒的橋梁——包括來自五大洲的30多位國家元首、政府首腦、議長、重要王室成員和國際組織負責人在內(nei) ,近70個(ge) 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的約170位官方代表出席;冬奧會(hui) 期間,中方與(yu) 多國啟動友好交流活動、簽署友好合作協議……
北京冬奧會(hui) 閉幕式上,當中英文“天下一家”字樣造型的絢麗(li) 焰火在國家體(ti) 育場上空綻放,所傳(chuan) 遞的不僅(jin) 是中國人民對八方賓朋的美好祝願,更是一個(ge) 有著5000多年文明史的民族恒久而深沉的願景與(yu) 追求。
曆史的進程從(cong) 哪裏開始,思想的進程就從(cong) 哪裏開始。
麵對新形勢、新挑戰,習(xi) 近平主席著眼人類社會(hui) 長遠發展,倡導從(cong) 人類一切優(you) 秀文化和智慧中汲取營養(yang) ,引領世界堅定信心、攜手同行,讓和平的薪火代代相傳(chuan) ,讓發展的動力源源不斷,讓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輝。
倡導不同文明和平共處、和諧共生,推動建設一個(ge) 持久和平的世界——
紐約聯合國總部,“和平尊”被永久陳列在顯要位置。這是聯合國成立70周年之際,中國政府贈送給聯合國的禮物。這份禮物貫通曆史與(yu) 現實,意蘊厚重且深遠——“不僅(jin) 展示了中華民族的悠久曆史和當代文明,也體(ti) 現不同文明和文化交流互鑒、兼容並蓄、共同進步”。
“安全是發展的前提,人類是不可分割的安全共同體(ti) ”“我們(men) 要踐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弘揚全人類共同價(jia) 值,倡導不同文明交流互鑒”……2022年4月,習(xi) 近平主席以視頻方式出席博鼇亞(ya) 洲論壇2022年年會(hui) 開幕式並發表主旨演講,深刻剖析當今世界麵臨(lin) 的安全挑戰,從(cong) 人類前途命運出發鄭重提出全球安全倡議,為(wei) 破解全球安全治理難題貢獻了中國方案。
“要通過跨國界、跨時空、跨文明的教育、科技、文化活動,讓和平理念的種子在世界人民心中生根發芽,讓我們(men) 共同生活的這個(ge) 星球生長出一片又一片和平的森林”“希望各國互尊互信、和睦相處,廣泛開展跨國界、跨時空、跨文明的交往活動,共同維護比金子還珍貴的和平時光”……以文明交流促進世界和平,中國智慧點亮人類社會(hui) 進步的方向。
促進不同文明共同發展、合作共贏,推動建設一個(ge) 普遍安全的世界——
“世界上的問題錯綜複雜,解決(jue) 問題的出路是維護和踐行多邊主義(yi) ,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2021年1月,習(xi) 近平主席在世界經濟論壇“達沃斯議程”對話會(hui) 上發表特別致辭時指出。
2013年3月,麵向世界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理念,主張推動建設相互尊重、公平正義(yi) 、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guan) 係;2022年4月,提出全球安全倡議,倡導各國秉持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推動構建均衡、有效、可持續的安全架構。
這是一個(ge) 東(dong) 方大國領袖對人類和平的前瞻性思考,這是中華文明“以和為(wei) 貴”“和合共生”等價(jia) 值理念的時代價(jia) 值彰顯。中國智慧、中國方案為(wei) 消弭國際衝(chong) 突根源、共同營造和平穩定的發展環境、實現世界長治久安注入寶貴正能量。
為(wei) 文明存續、人類進步築牢物質基礎,推動建設一個(ge) 共同繁榮的世界——
2022年秋天,泰國曼穀總理府。習(xi) 近平主席贈送給巴育總理兩(liang) 件國禮——“複興(xing) 號”動車組模型和《習(xi) 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一至四卷英文版。
意涵豐(feng) 富的禮物背後,是發展機遇的共享,是發展經驗的分享。
經濟發展是文明存續的有力支撐,繁榮富強是國家進步的重要基石。
2022年9月,習(xi) 近平主席中亞(ya) 之行,“魯班工坊”成為(wei) 高頻詞之一。在哈薩克斯坦、烏(wu) 茲(zi) 別克斯坦媒體(ti) 分別發表的署名文章中,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哈薩克斯坦共和國建交30周年聯合聲明》中,在會(hui) 見土庫曼斯坦總統謝爾達爾·別爾德穆哈梅多夫時,在同烏(wu) 茲(zi) 別克斯坦總統米爾濟約耶夫會(hui) 談時,習(xi) 近平主席都提到魯班工坊的建設。
從(cong) 2016年中國在泰國建立首個(ge) 海外魯班工坊,到中非合作論壇框架下在非洲多國設立魯班工坊,再到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別開張運營的中亞(ya) 首家魯班工坊,在習(xi) 近平主席親(qin) 自關(guan) 心和推動下,傳(chuan) 承中國工匠精神的魯班工坊正在多國多地落地生根,成為(wei) 共建“一帶一路”上的“技術驛站”,成為(wei) 促進民心相通和助力各國發展的又一平台。
得益於(yu) 中國提出的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東(dong) 非有了第一條高速公路,馬爾代夫有了第一座跨海大橋,非洲大陸有了第一所現代化辦公和實驗條件、設施完善的疾控中心,老撾由“陸鎖國”變為(wei) “陸聯國”,中歐班列成為(wei) 保障全球物流穩定暢通的重要“生命線”……從(cong) 夯基壘台、立柱架梁到落地生根、持久發展,共建“一帶一路”取得實打實、沉甸甸的成就,已成為(wei) 造福世界的“發展帶”、惠及各國人民的“幸福路”,成為(wei) 推動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文明之路。
“共建‘一帶一路’等重要倡議,源自中國對21世紀人類文明發展狀態和規律的深刻理解,各國應相互幫助、共建家園。”從(cong) 白俄羅斯前副總理托濟克的觀點中,能夠洞察世界對中國主張的認同、對天下大同的期盼。
因應各國特別是發展中國家麵臨(lin) 的緊迫挑戰,2021年9月,習(xi) 近平主席在第七十六屆聯合國大會(hui) 一般性辯論上首度提出全球發展倡議,為(wei) 加快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提供可行路徑,為(wei) 各國聚焦發展、團結發展、共同發展提供行動指南,注入思想動力和實踐助力。
豐(feng) 富和發展人類政治文明,推動建設一個(ge) 開放包容的世界——
“中國式現代化,深深植根於(yu) 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體(ti) 現科學社會(hui) 主義(yi) 的先進本質,借鑒吸收一切人類優(you) 秀文明成果,代表人類文明進步的發展方向,展現了不同於(yu) 西方現代化模式的新圖景,是一種全新的人類文明形態。”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學習(xi) 貫徹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研討班開班式上指出。
中國式現代化蘊含的獨特世界觀、價(jia) 值觀、曆史觀、文明觀、民主觀、生態觀等及其偉(wei) 大實踐,是對世界現代化理論和實踐的重大創新,為(wei) 廣大發展中國家獨立自主邁向現代化提供了全新選擇。
民主是各國人民的權利,而不是少數國家的專(zhuan) 利。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深化對中國民主政治發展規律的認識,提出全過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並大力推進。貫通民主選舉(ju) 、民主協商、民主決(jue) 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中國式民主煥發勃勃生機,不僅(jin) 彰顯出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的優(you) 越性,也體(ti) 現了對全人類共同價(jia) 值的追求,為(wei) 豐(feng) 富和發展人類政治文明貢獻了中國智慧、中國方案。
“世界沒有定於(yu) 一尊的製度樣板,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發展模式。各國都有權選擇符合本國國情和人民需要的道路。”中國政治文明的生動實踐充分表明,現代化道路並沒有固定模式,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不能削足適履。每個(ge) 國家自主探索符合本國國情的現代化道路的努力都應該受到尊重。
參與(yu) 、貢獻、引領全球生態文明建設,推動建設一個(ge) 清潔美麗(li) 的世界——
“生態興(xing) 則文明興(xing) ,生態衰則文明衰。”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重要論斷,科學回答了自然生態與(yu) 人類文明之間的關(guan) 係,深刻揭示了兩(liang) 者命運與(yu) 共、興(xing) 衰相依的規律。
從(cong) 成立中國—太平洋島國應對氣候變化合作中心,到在發展中國家開展低碳示範區建設;從(cong) 同國際竹藤組織共同發起“以竹代塑”倡議,到與(yu) 聯合國共建防治荒漠化國際培訓中心、國際荒漠化防治知識管理中心……中國堅定履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所作承諾,主動實施一係列應對氣候變化戰略、措施和行動,積極參與(yu) 和推動全球氣候治理進程,積極采取一係列生物多樣性保護行動,不斷深化生物多樣性國際合作,為(wei) 共建清潔美麗(li) 世界作出重要貢獻。中國已成為(wei) 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參與(yu) 者、貢獻者和引領者。
萬(wan) 物並育而不相害,道並行而不相悖。實踐深刻表明,中國倡導建設一個(ge) 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li) 的世界,反映了人類社會(hui) 的共同價(jia) 值追求,匯聚了各國人民對和平、發展、繁榮向往的最大公約數,夯實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的堅實基礎。
用創新增添文明發展動力、激活文明進步的源頭活水
“世界文明曆史揭示了一個(ge) 規律:任何一種文明都要與(yu) 時偕行,不斷吸納時代精華。我們(men) 應該用創新增添文明發展動力、激活文明進步的源頭活水,不斷創造出跨越時空、富有永恒魅力的文明成果。”習(xi) 近平主席把脈曆史、洞見未來的深刻判斷,為(wei) 人類文明進步和世界和平發展提供了重要動力。
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蘊含的天下為(wei) 公、民為(wei) 邦本、為(wei) 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賢、天人合一、自強不息、厚德載物、講信修睦、親(qin) 仁善鄰等,體(ti) 現中國人民的宇宙觀、天下觀、社會(hui) 觀、道德觀,為(wei) 國際社會(hui) 應對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曆史之變提供了有益借鑒。
從(cong) 鮮明提出構建新型國際關(guan) 係、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共建“一帶一路”、弘揚全人類共同價(jia) 值等重要思想和重大倡議,到倡導全球治理觀、國際秩序觀、正確義(yi) 利觀、新安全觀、新發展觀、合作觀、人權觀、生態觀、文明觀等重要理念,無不繼承和弘揚了“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yi) 、尚和合、求大同”的中華文明傳(chuan) 統,也為(wei) 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注入全新內(nei) 涵,描繪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yu) 共、天下大同的人類文明新圖景。
“世界各國人民創造的燦爛文化,是人類共同的寶貴財富。我們(men) 應該通過交流互鑒和創造性發展,使之在當今世界煥發出新的生命力。孔子學院屬於(yu) 中國,也屬於(yu) 世界。中國政府和人民將一如既往支持孔子學院發展。讓我們(men) 一起努力,推動人類文明進步,推動人民心與(yu) 心的交流,共同創造人類更加美好的明天。”2014年9月,習(xi) 近平主席致信祝賀全球孔子學院建立十周年暨首個(ge) 全球“孔子學院日”,為(wei) 孔子學院的發展擘畫藍圖。
在莫斯科,習(xi) 近平主席對俄羅斯漢學家、學習(xi) 漢語的學生和媒體(ti) 代表說:“要讓青年人了解對方國家的曆史和現在,學習(xi) 對方國家的語言和文化,進行心靈的溝通。”
在柏林,習(xi) 近平主席與(yu) 德國漢學家、孔子學院教師代表和學習(xi) 漢語的學生代表談道:“掌握一種語言就是掌握了通往一國文化的鑰匙。學會(hui) 不同語言,才能了解不同文化的差異性,進而客觀理性看待世界,包容友善相處。”
在倫(lun) 敦,習(xi) 近平主席出席全英孔子學院和孔子課堂年會(hui) 開幕式時致辭:“希望孔子學院繼續秉承‘相互尊重、友好協商、平等互利’的校訓,為(wei) 傳(chuan) 播文化、溝通心靈、促進世界文明多樣性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在北京,習(xi) 近平主席給意大利羅馬國立住讀學校師生回信指出:“同學們(men) 在信中介紹,通過孔子課堂項目有機會(hui) 近距離了解中國,看到了世界的廣闊與(yu) 多元文化的價(jia) 值。”“希望你們(men) 做新時代的馬可·波羅,成為(wei) 中意文化交流的使者。”
同海合會(hui) 國家合作設立300個(ge) 中文智慧教室,提供3000個(ge) “漢語橋”夏(冬)令營名額,建立中文學習(xi) 測試中心和網絡中文課堂;優(you) 先在中亞(ya) 國家增設孔子學院、孔子課堂;支持非洲符合條件的教育機構申辦孔子學院;在太平洋地區多國增設中國文化中心、孔子學院……在習(xi) 近平主席的親(qin) 自推動下,中國已與(yu) 159個(ge) 國家和地區合作創辦了孔子學院(孔子課堂),為(wei) 推動世界各國文明交流互鑒、增進中國人民與(yu) 各國人民相互了解和友誼持續發揮重要作用。正如英國曆史學家湯因比曾斷言,作為(wei) “一直以和平主義(yi) 和世界主義(yi) 為(wei) 取向的天下文明”,中華文明將“為(wei) 未來轉型和21世紀人類社會(hui) 提供無盡的文化寶藏和思想資源”。
文明之美既集中體(ti) 現在哲學、社會(hui) 科學等經典著作裏,也浸潤於(yu) 文學、音樂(le) 、影視劇等文藝作品中。“中國電視劇《媳婦的美好時代》在坦桑尼亞(ya) 熱播,使坦桑尼亞(ya) 觀眾(zhong) 了解到中國老百姓家庭生活的酸甜苦辣”“《舌尖上的中國》、《溫州一家人》等中國優(you) 秀影視劇走進萬(wan) 千哈薩克斯坦民眾(zhong) 家庭”“中國音樂(le) 家冼星海同哈薩克斯坦音樂(le) 家拜卡達莫夫的感人故事被搬上熒幕”……越來越多中國優(you) 秀文化產(chan) 品走向世界,幫助人們(men) 加深對彼此文化的理解和欣賞,為(wei) 展示和傳(chuan) 播文明之美打造交流互鑒平台。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習(xi) 近平主席不斷推動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讓文明的光芒在人類和平發展的譜係中不斷延續、熠熠生輝。
攜手開創人類更加美好的未來
“天下大同、協和萬(wan) 邦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對人類社會(hui) 的美好憧憬,也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理念蘊含的文化淵源。”2022年夏天,習(xi) 近平主席複信馬耳他聖瑪格麗(li) 特中學“中國角”師生,麵對曆史和現實交織、希望和挑戰並存、人類命運休戚與(yu) 共的世界,深刻闡釋蘊含文明智慧的中國方案。
在包容“不同”中尋求“共同”,在尊重“差異”中謀求“大同”,以命運與(yu) 共代替零和博弈,以文明互鑒打破文明隔閡,弘揚全人類共同價(jia) 值、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體(ti) 現了中華文明對和衷共濟、和合共生的一貫追求。
“推動各種形式的合作走深走實,為(wei) 推動文明交流互鑒創造條件”。在習(xi) 近平主席倡導下,中國近年來舉(ju) 辦了亞(ya) 洲文明對話大會(hui) 、“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與(yu) 世界政黨(dang) 高層對話會(hui) 等重要多邊會(hui) 議,為(wei) 促進各國文明交流、共同發展搭建新的平台,受到國際社會(hui) 普遍歡迎。
落實亞(ya) 洲文明對話大會(hui) 成果,中國與(yu) 新加坡、巴基斯坦、韓國、伊朗、老撾、亞(ya) 美尼亞(ya) 、蒙古國簽署關(guan) 於(yu) 經典著作互譯出版的備忘錄;在中國—中東(dong) 歐國家領導人峰會(hui) 上,中方提出加強文化、教育、旅遊、體(ti) 育、媒體(ti) 、出版、智庫、青年、地方等領域交流合作;在中國—東(dong) 盟建立對話關(guan) 係30周年紀念峰會(hui) 上,中方表示願同東(dong) 盟加強職業(ye) 教育、學曆互認等合作,增加中國—東(dong) 盟菁英獎學金名額,開展青年營等活動;在中非合作論壇第八屆部長級會(hui) 議開幕式上,中方提出將同非洲國家密切配合,共同實施人文交流等“九項工程”;中拉論壇第三屆部長會(hui) 議成果文件指出,中拉願加強文化藝術、體(ti) 育、高校、智庫、青年、新聞媒體(ti) 、地方和民間交往等領域交流合作;在首屆中國—阿拉伯國家峰會(hui) 上,中方提出將推動500家中阿文化和旅遊企業(ye) 開展合作,為(wei) 阿國培養(yang) 1000名文化和旅遊人才,同阿方共同實施百部典籍互譯工程和50部視聽節目合作工程……在習(xi) 近平主席親(qin) 自倡導、親(qin) 自推動下,一係列中國方案和中國行動落地生根,為(wei) 建設文明交融、美美與(yu) 共的世界注入了新動力。
堅持共商共建共享,深入推進民心相通。中國已同151個(ge) 國家、32個(ge) 國際組織簽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絲(si) 路一家親(qin) ”行動已在共建國家開展民生合作項目300多個(ge) ,推動中外社會(hui) 組織建立近600對合作夥(huo) 伴關(guan) 係,絲(si) 綢之路國際劇院、博物館、藝術節、圖書(shu) 館、美術館聯盟成員單位達到500多家。“一帶一路”倡議核心理念已被寫(xie) 入聯合國、二十國集團、亞(ya) 太經合組織、上合組織等國際組織重要文件。
著眼於(yu) 解決(jue) 發展不平衡問題,中國提出全球發展倡議。倡議提出1年多來,已得到100多個(ge) 國家和包括聯合國在內(nei) 的多個(ge) 國際組織支持,近70個(ge) 國家加入“全球發展倡議之友小組”。中方同各方一道積極落實全球發展高層對話會(hui) 32項推進倡議合作的務實舉(ju) 措,取得了多項早期收獲。在2022年9月中方主持召開的“全球發展倡議之友小組”部長級會(hui) 議上,中方進一步明確了倡議推進的路徑,提出了同聯合國發展機構加強戰略對接,同“全球發展倡議之友小組”國家一道,推進倡議合作,為(wei) 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再采取七大行動,全球共謀發展的力量在不斷壯大。
以促進世界安危與(yu) 共為(wei) 己任,中國提出全球安全倡議。倡導堅持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推動構建均衡、有效、可持續的安全架構,努力走出一條對話而不對抗、結伴而不結盟、共贏而非零和的新型安全之路,中國主張已經得到80多個(ge) 國家和地區組織的讚賞和支持。今年2月,中國正式發布《全球安全倡議概念文件》,進一步闡釋了倡議的核心理念與(yu) 原則,明確了重點合作方向和平台機製。最近,在中國、沙特、伊朗共同努力下,沙特、伊朗北京對話成功舉(ju) 行並取得重大成果,成為(wei) 有力踐行全球安全倡議的一次成功實踐。“祝賀中方成功推動沙特和伊朗北京對話取得曆史性成果,這充分彰顯了中國作為(wei) 全球大國的重要地位和積極影響”“中國為(wei) 中東(dong) 地區實現和平、穩定與(yu) 安全提供了助力”“中國主張與(yu) 中國倡議為(wei) 促進中東(dong) 地區和平提供智慧,為(wei) 促成沙伊同意複交發揮了實質性作用”……國際社會(hui) 高度評價(jia) 中方發揮的積極作用,認為(wei) 這對促進中東(dong) 地區乃至世界安全與(yu) 穩定具有重要意義(yi) 。
從(cong) 人類的前途命運出發,中國提出全球文明倡議。4個(ge) “共同倡導”著眼於(yu) 推動文明交流互鑒、促進人類文明進步,科學把握文明發展大勢,為(wei) 不同文明間應該如何交往等重大命題給出中國答案。“(俄羅斯)支持中方提出的全球安全倡議、全球發展倡議、全球文明倡議,願同中方進一步密切國際協作”“委內(nei) 瑞拉支持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議,團結世界上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共迎挑戰,共謀發展”“全球文明倡議有助於(yu) 推動世界合力應對急切的全球性挑戰,減少衝(chong) 突和對抗,通過平等互鑒對話實現人類和諧相處”……全球文明倡議一經提出,就引發國際社會(hui) 積極反響。
…………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的思想體(ti) 係不斷完善、理論內(nei) 涵不斷充實、實踐路徑不斷豐(feng) 富,成為(wei) 引領時代潮流和人類前進方向的鮮明旗幟。
人們(men) 還記得,習(xi) 近平主席在聯合國日內(nei) 瓦總部發表題為(wei) 《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的演講,現場800多位各國嘉賓在47分鍾內(nei) 響起30多次熱烈掌聲,演講引起國際社會(hui) 熱烈反響和廣泛共鳴。聯合國秘書(shu) 長古特雷斯說,我們(men) 踐行多邊主義(yi) 的目的,就是要建立人類命運共同體(ti) 。
從(cong) “一方領唱”到“眾(zhong) 聲合唱”,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日益受到國際社會(hui) 的廣泛歡迎和支持——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理念先後寫(xie) 入聯合國決(jue) 議、安理會(hui) 決(jue) 議、聯合國人權理事會(hui) 決(jue) 議中,中非命運共同體(ti) 、中阿命運共同體(ti) 、中拉命運共同體(ti) 、中國—東(dong) 盟命運共同體(ti) 、中國—中亞(ya) 命運共同體(ti) 建設等積極推進……第七十一屆聯合國大會(hui) 主席彼得·湯姆森評價(jia) :“這是人類在這個(ge) 星球上的唯一未來。”
“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不是以一種製度代替另一種製度,不是以一種文明代替另一種文明,而是不同社會(hui) 製度、不同意識形態、不同曆史文化、不同發展水平的國家在國際事務中利益共生、權利共享、責任共擔,形成共建美好世界的最大公約數。”2021年10月,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恢複聯合國合法席位50周年紀念會(hui) 議上,習(xi) 近平主席深刻闡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之於(yu) 文明發展演進的重要意義(yi) 。
察勢者明,趨勢者智。人類隻有和衷共濟、和合共生這一條出路。在新的征程上,中國將堅守和弘揚全人類共同價(jia) 值,理解不同文明對價(jia) 值內(nei) 涵的認識,尊重不同國家人民對自身發展道路的探索,借鑒吸收人類一切優(you) 秀文明成果,同國際社會(hui) 一道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推動建設更加美好的世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