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有信用!全國首個文物活化利用信用融資項目泰安裏亮相
人民網北京4月4日電 (記者鮑聰穎)在遍地胡同的北京西城,有一條海派弄堂——泰安裏,如今修繕一新,以獨特的風貌呈現在公眾(zhong) 麵前。作為(wei) 西城區首批文物活化利用計劃中首個(ge) 中標項目,新市區泰安裏“變身”泰安裏文化藝術中心,於(yu) 4月3日正式運營。
“新市區泰安裏正式對外開放,為(wei) 南中軸又增添了一處特色文化空間。”西城區文旅局局長靳真介紹,在實際工作中,西城區不僅(jin) 形成文物活化利用“西城模式”,還首創文物建築信用融資,新市區泰安裏成為(wei) 全國首個(ge) 文物活化利用信用融資項目。
記者了解到,西城區與(yu) 北京銀行前門文創支行合作打造了“文物有信用”的全新概念,為(wei) 第一批泰安裏文物活化利用項目提供低息信用貸款綜合授信1000萬(wan) 元。
作為(wei) 西城區目前唯一一家文創專(zhuan) 營支行,2022年,在西城區文旅局、北京銀行總分行的指導下,前門文創支行經過前期詳細的項目勘察和充分的企業(ye) 情況調研,積極推動業(ye) 務模式創新,通過無抵押無擔保貸款形式,為(wei) 將泰安裏打造成一處百姓歡迎的標杆型文化服務中心提供有力支持。這是文物活化利用的再一次創新和探索,也是金融助力文物活化利用的有益實踐。
前門文創支行和西城區文旅局還約定,將針對西城區各批次文物活化建築利用計劃持續開展深入合作。雙方簽署了“西城區‘文物有信用’金融助力文物活化利用戰略合作協議”,西城區文旅局為(wei) 前門文創支行授予“文物活化金融服務單位”銅牌。雙方將在依托文物資源優(you) 勢,打造“文物有信用”金融服務模式;推動文化金融創新,支持文物活化利用項目可持續發展;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務,確保文物活化項目紮實落地;深化互動合作機製,打造“文物活化金融服務專(zhuan) 業(ye) 機構”等方麵開展全麵、深入的合作。
如果說,泰安裏的初建在一百年前是一種難能可貴的嚐試,讓北京觸摸到千裏之外的“海派”建築,那麽(me) 百年後新市區泰安裏的重新修繕開放,讓古老的北京城正向著包容和多元發展,迎接新生。
西城區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將繼續聚焦破解文物活化利用的難點問題,構建路徑清晰、多方參與(yu) 、運行順暢的文物活化利用實施機製,讓更多的文物真正“活”起來,與(yu) 城市現代生活融合發展,成為(wei) 新的文化地標。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