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科學規劃引領建設未來之城(高質量發展調研行)

發布時間:2023-04-04 15:28: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雄安新區從(cong) “一張白紙”著墨,如今6歲了。

  這座令人“心向往之”的“未來之城”長成什麽(me) 模樣了?

  “看!那就是我的新家。”雄安新區新市民翟宗指著上百棟樓房組成的住宅小區自豪地說,“從(cong) 小區步行5分鍾到幼兒(er) 園,10分鍾到小學,15分鍾到中學,步行300米到公園。這是一座人民的城市。”

  “世界眼光、國際標準、中國特色、高點定位”。在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親(qin) 自決(jue) 策、親(qin) 自部署、親(qin) 自推動下,一幅新時代的雄安畫卷正在華北平原徐徐鋪展開來:

  “從(cong) 來沒見過這樣編製一座城市的規劃。”“從(cong) 來沒見過一座新城這樣重視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傳(chuan) 承。”“從(cong) 來沒見過地上、地下、‘雲(yun) ’上‘三城’一體(ti) 規劃和建設。”“從(cong) 來沒見過這樣大力度治理白洋澱。”“從(cong) 來沒見過建設一座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的新城。”

  雄安新區,這座承載著千年大計、國家大事的未來之城吸引著世人越來越多關(guan) 注的目光。

  “從(cong) 來沒見過這樣編製一座城市的規劃”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高度重視雄安新區規劃建設,無論是規劃編製要秉持的理念,還是規劃編製進程的關(guan) 鍵階段,都親(qin) 自謀劃指導,對每個(ge) 重大問題及時把關(guan) 定向,為(wei) 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雄安新區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工作方向。

  “以‘千年大計’來定位一座新城的建設,這在中國城市史乃至世界城市史上都是前所未有的。”中國科學院院士、東(dong) 南大學建築學院教授段進說,“千年大計,首先是規劃。高標準高質量建設雄安新區,首先要高標準高質量編製新區規劃,做到世界眼光、國際標準、中國特色、高點定位。”

  謀定後動,規劃先行。從(cong) 編製總體(ti) 規劃到開工建設,再到現在初具雛形,規劃起了至關(guan) 重要的作用。雄安新區保持曆史耐心和戰略定力,堅持穩紮穩打、步步為(wei) 營,始終以創造曆史、追求藝術的精神,高強度、高密度、高質量地推進規劃編製,做到“把每一寸土地都規劃得清清楚楚後再開工建設,不要留曆史遺憾”。

  “雄安新區是我們(men) 留給子孫後代的曆史遺產(chan) ,必須堅持用最先進的理念和國際一流水準規劃設計建設,經得起曆史檢驗。”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雄安研究院執行副院長殷會(hui) 良說。

  雄安新區規劃編製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全國關(guan) 注度最高、動用機構最多、涉及領域最廣、集聚人才最多的一次城市規劃編製。60多位院士、3500多名專(zhuan) 家和技術人員參與(yu) 新區規劃體(ti) 係編製;在片區開發和重要單體(ti) 建築中,借助先進科技手段的支撐,融入智能管理、數字城市、綠色低碳等先進理念,努力打造細致嚴(yan) 謹的城市規劃設計。“從(cong) 來沒見過這樣編製一座城市的規劃。”不少參與(yu) 雄安新區規劃編製的專(zhuan) 家感慨。

  “從(cong) 來沒見過一座新城這樣重視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傳(chuan) 承”

  一個(ge) 新的城市要立得住,關(guan) 鍵要傳(chuan) 承好曆史文脈,注重對曆史文物和曆史風貌的保護。

  雄安新區設立伊始,2017年5月28日,河北省文物局在容城縣南陽遺址舉(ju) 行雄安新區文物保護與(yu) 考古工作現場推進會(hui) 。河北雄安新區文物保護與(yu) 考古工作站揭牌,標誌著河北雄安新區文物保護與(yu) 考古工作全麵展開。

  “堅持保護弘揚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延續曆史文脈”,河北省文物部門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重要指示精神,以服務雄安經濟建設大局、解讀雄安千年曆史文化為(wei) 目標,全麵推進河北雄安新區文物保護與(yu) 考古工作。

  近幾年來,文物部門相繼開展了雄安新區考古調查和勘察、容城南陽遺址、雄縣鄚州城遺址、古州城遺址、雄安環境考古、白洋澱及燕南長城調查等多項工作。共開展考古調查、勘探、發掘工作28項,勘探麵積345萬(wan) 平方米,發掘麵積10555平方米,清理各時期古墓葬277座,出土文物809件。在河北城市考古、保北地區史前考古、白洋澱區域環境考古、宋遼邊界曆史文化研究等方麵取得豐(feng) 碩成果。

  容城縣南陽村南陽遺址,是雄安新區麵積最大的一處全國重點文保單位。雄安新區設立後不久,這裏就迎來了由國家文物局組織的高規格聯合考古隊。

  秉持對曆史文物的敬畏之心,考古隊開展了40餘(yu) 平方公裏考古調查,發現了以南陽遺址、晾馬台遺址為(wei) 核心的“大南陽”遺址聚落群,文化遺存年代自新石器時代晚期延續至宋金時期,文化發展延續近3000年。

  一係列重要考古發現,構建了雄安千年曆史文化時空框架,為(wei) 雄安新區文化遺產(chan) 的研究、保護和傳(chuan) 承作出了重要貢獻,開創了新區規劃建設與(yu) 曆史文化傳(chuan) 承雙贏局麵。中國雄安集團生態建設投資有限公司技術顧問鄭占峰說:“從(cong) 來沒見過一座新城這樣重視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傳(chuan) 承。”

  雄安新區高度重視曆史文化遺產(chan) 保護,為(wei) 完善“土地收儲(chu) 考古前置”製度做了有益探索。2021年以來,開展起步區考古勘探、發掘工作,已完成白龍遺址等35項考古勘探工作,勘探麵積100.7萬(wan) 平方米;開始午方遺址等13項考古發掘工作,出土陶、銅等遺物1500餘(yu) 件套。

  避免千城一麵,為(wei) 解決(jue) “大城市病”作出示範。“新區在規劃建設中,堅持‘文化鑄城市之魂’的城市建設理念,空間布局改變了以往單中心‘攤大餅’式發展模式,實行組團式發展。各組團之間既相對集中、特色鮮明,又緊密聯係、功能互補,使生產(chan) 、生活、教育、醫療等有機銜接,實現創業(ye) 就業(ye) 與(yu) 居住功能均衡。”雄安新區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局長王誌剛介紹。

  占地麵積約160公頃的悅容公園由全國頂級園林專(zhuan) 家設計,每一根梁柱都精挑細選。走進公園大門,從(cong) 商周到漢唐,集合不同時期建築文明的景致,仿佛展開一幅中華文明的曆史畫卷。

  “從(cong) 來沒見過地上、地下、‘雲(yun) ’上‘三城’一體(ti) 規劃和建設”

  雄安新區高標準建設配套基礎設施,將“雄安質量”貫穿建設各領域、全過程。一個(ge) 個(ge) 精工建造的重點項目,落成後將成為(wei) 一個(ge) 個(ge) 標誌性的存在。“從(cong) 來沒見過地上、地下、‘雲(yun) ’上‘三城’一體(ti) 規劃和建設。”雄安新區建設指揮部辦公室副主任崔文飛說。

  打通區域交通動脈。軌道交通將成為(wei) 新區組團與(yu) 組團間的重要交通連接方式,是新區公共交通和綠色交通的重要組成部分。亞(ya) 洲最大的雄安高鐵站2020年底建成投用,從(cong) 北京西站出發,高鐵一小時到達雄安站。據介紹,京雄、榮烏(wu) 新線、京德一期高速公路和容易線、安大線已建成投用,500多公裏的區域交通大動脈已經打通。

  注重地下管網建設。堅持地上地下同步規劃、先地下後地上進行建設,雄安新區首先建設地下綜合管廊,將水、電、暖、氣等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一體(ti) 推進,共享統一的地下空間。容東(dong) 片區地下綜合管廊總長14.8公裏,2021年7月建成投用。管廊分兩(liang) 層,有燃氣艙和綜合水艙等。艙內(nei) 裝有溫濕度傳(chuan) 感器、可燃氣體(ti) 探測器等,配有耦合器等,沿線還布設1071個(ge) 攝像頭,24小時監控。地下綜合管廊的“雄安方案”首次將綜合管廊與(yu) 地下管線等市政基礎設施集中規劃建設,高效利用地下空間。據測算,此舉(ju) 節約建設用地麵積7%,減少投資12%;廊內(nei) 節約空間20%以上,節約投資18%。“雄安新區在全國首次建設覆蓋全部管廊的物聯網感知網絡體(ti) 係,管理更加智能高效。”雄安集團基礎建設有限公司黨(dang) 委書(shu) 記、董事長張耀東(dong) 說。

  建設領先數字城市。小到智慧路燈、智能井蓋,大到智慧工地、智慧交通……雄安新區無處不顯示著與(yu) 生俱來的“智慧基因”。容東(dong) 片區文營西路,燈杆裝上攝像頭和激光雷達RSU(路側(ce) 單元)等“利器”。中電信數字城市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員李建勇介紹:“就是多功能智慧燈杆,在容東(dong) 主次幹道共布設153公裏。就無人駕駛場景來說,燈杆設備收集路麵信息,發送給車載係統,實現車路協同。”目前,雄安新區已搭建起以“一中心四平台”為(wei) 核心的智慧城市基礎框架,實體(ti) 建築與(yu) 虛擬數據實現同生共長。2022年底,雄安城市計算中心正式投入運營,雄安新區“城市大腦”開始運轉,為(wei) “數字雄安”的大數據、區塊鏈、物聯網等提供網絡、計算和存儲(chu) 服務,為(wei) 打造“雲(yun) 上雄安”提供重要支撐。此外,雄安新區是全國第一個(ge) 全域按照智能交通布局的城市,每平方公裏就有約20萬(wan) 個(ge) 傳(chuan) 感器,通過5G互聯網連接讓整個(ge) 城市“耳聰目明”。

  “從(cong) 來沒見過這樣大力度治理白洋澱”

  金黃色的蘆葦隨風搖曳,不遠處的樹木抽出綠芽……初春的白洋澱,碧波蕩漾、生機盎然。

  “水更清了,環境越來越美了!”走在澱邊的木棧道上,雄安新區安新縣東(dong) 澱頭村村民田根雙忍不住感慨,“從(cong) 來沒見過這樣大力度治理白洋澱!”

  “不讓一滴汙水流入白洋澱!”雄安新區設立以來,白洋澱迎來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係統性生態治理。河北全省“一盤棋”,上下聯動,高標準、嚴(yan) 要求實施白洋澱生態修複工程,2021年白洋澱水質從(cong) 2017年劣Ⅴ類全麵提升至Ⅲ類,步入全國良好湖泊行列,“華北之腎”的代謝功能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複原。

  白洋澱地處大清河流域“九河下梢”,把住上遊來水“入關(guan) 口”是改善水質的關(guan) 鍵。白洋澱上遊流域,94%在保定域內(nei) ,保定市全域均屬於(yu) 白洋澱上遊。從(cong) 2017年開始,保定市連續開展河湖清理行動,累計清除各類河道垃圾1100餘(yu) 萬(wan) 立方米,封堵入河排汙口2024個(ge) ;通過科學調度水庫水,積極協調南水北調水等對白洋澱實施生態補水。

  堅持係統治理、協同治理,推動全流域、上下遊、左右岸、澱內(nei) 外綜合治理。河北省統籌實施工業(ye) 、城鎮、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澱區內(nei) 源汙染治理、生態修複、河道整治、生態補水等九大類66項治理工程,以最強舉(ju) 措力促白洋澱水質實現跨越式提升。2021年4月,《白洋澱生態環境治理和保護條例》施行,對白洋澱及其流域作出係統全麵的規範。

  年產(chan) 值曾超100億(yi) 元、北方最大的塑料包裝印刷基地雄縣,徹底關(guan) 停取締了涉及廢舊塑料、印刷等重汙染企業(ye) 。雄安新區毗鄰的保定市高陽縣,是全國著名的紡織之鄉(xiang) ,有三條季節性河流匯入白洋澱。為(wei) 解決(jue) 印染廢水汙染問題,近年來該縣汙水處理廠不斷擴容提標,現已成為(wei) 河北省最大的縣級汙水處理廠。

  從(cong) 過去的“少水、劣水”到現在的“有水、好水”,白洋澱生態環境治理和水質發生曆史性變化,“華北之腎”功能加快恢複。“有水、好水,還要節水,我們(men) 要不斷提升全社會(hui) 節水意識,努力建設節水樣板城市。”雄安新區生態環境局副局長吳海梅說。

  去年出台的《雄安新區關(guan) 於(yu) 高起點推進節約用水工作實施方案》,提出綜合指標、各行業(ye) 指標、管理指標、公眾(zhong) 節水意識和滿意度等四個(ge) 方麵26條節水指標,部署落實節水管理製度、創新節水激勵約束機製、開展節水基礎建設、實施城鎮節水降損、實施工業(ye) 節水減排、實施農(nong) 業(ye) 節水增效等六個(ge) 方麵23項工作任務,並對加強組織保障、製度保障和資金保障做出明確規定。

  雄安新區肩負著建設新時代生態文明典範之城的曆史使命,居民的生態保護意識也在不斷提高。如,雄安新區采取“政府+民間協會(hui) +誌願者”管理模式,動員全社會(hui) 力量愛鳥護鳥。在一些澱中村,過去的獵鳥者銷毀了家裏的捕鳥網,變身為(wei) 民間護鳥誌願者。

  “過去有人在白洋澱撿拾鳥蛋、拉網捕魚、電魚,現在基本沒有了。”安新縣同口小學教師、護鳥誌願者韓戰橋感觸明顯。他還創作了歌曲《我是雄安的一隻鳥》,表達對白洋澱恢複“荷紅葦綠,百鳥翔集”美景的喜悅之情。

  據統計,截至目前,白洋澱野生鳥類已達252種,較雄安新區設立前增加了46種。經河北省海洋與(yu) 水產(chan) 科學研究院監測發現,目前白洋澱魚類已恢複至46種,鰟鮍魚、青鱂、銀魚等土著魚類紛紛重現白洋澱,較雄安新區設立前增加了19種,白洋澱魚類生物多樣性已達到高級別水平。

  先植綠、後建城,大規模城市建設開始前,雄安新區率先啟動生態基礎設施建設和環境整治。

  千年大計從(cong) 千年秀林開始,充分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雄安新區以建設全國森林城市示範區為(wei) 目標,大規模開展植樹造林和國土綠化,為(wei) 新區規劃建設打好生態本底。同時,大部分苗木都是適宜當地環境的鄉(xiang) 土樹種,尊重植物本性,以期更好紮根。不同樹齡,高低錯落,再讓不同的品種混雜在一起,讓人工林更快演變成天然林。“秀林、綠穀、澱灣”,構成了雄安新區啟動區的生態空間骨架。“這裏北連北部林帶,南臨(lin) 澱灣區,很快就會(hui) 變成一個(ge) 藍綠交織的大公園。”鄭占峰介紹。

  300米進公園、1公裏進林帶、3公裏進森林,近年來,雄安新區累計造林47萬(wan) 多畝(mu) ,形成了“一澱、三帶、九片、多廊”的生態空間格局。與(yu) 此同時,“千年秀林”、悅容公園、金湖公園等一批高品質遊園成為(wei) 新區綠色風景線。一幅藍綠交織、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態畫卷正鋪展開來。

  “從(cong) 來沒見過建設一座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的新城”

  打造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載地,是設立雄安新區的初心。

  2017年2月23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安新縣進行實地考察、主持召開河北雄安新區規劃建設工作座談會(hui) 時指出,規劃建設雄安新區是具有重大曆史意義(yi) 的戰略選擇,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曆史性工程。

  “著力點和出發點,就是動一動外科手術,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解決(jue) ‘大城市病’問題。”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為(wei) 京津冀協同發展謀定了大思路。

  從(cong) 謀劃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到提出選擇一個(ge) 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載地,再到部署雄安新區建設,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著眼全局,運籌帷幄,把脈定向。

  6年來,雄安新區從(cong) 完成頂層設計到展開大規模實質性建設,再到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和建設同步推進,一幅高質量發展的美好畫卷徐徐展開。

  首批標誌性疏解項目陸續在雄安新區落地建設。中國星網總部項目主體(ti) 結構封頂,中國中化、中國華能總部項目加快建設,中國礦產(chan) 資源集團在新區注冊(ce) 落地並完成總部選址。首批4所疏解高校、2家疏解醫院確定選址。北京市以“交鑰匙”方式支持建設的幼兒(er) 園、小學、中學項目建成移交新區,中央企業(ye) 在新區設立各類機構累計達140餘(yu) 家。

  一批市場化疏解項目也在有序推進。2022年11月23日,中國中鐵產(chan) 業(ye) 集群疏解落地雄安新區揭牌暨啟動儀(yi) 式舉(ju) 行,這是雄安新區迎來的首個(ge) 央企產(chan) 業(ye) 集群入駐。

  雄安新區建設爭(zheng) 分奪秒、全麵提速。起步區“四橫十縱”骨幹路網全麵開工,啟動區“三橫四縱”骨幹路網具備通車條件。

  中國中化001大廈項目建設現場熱火朝天,直徑近百米的基坑內(nei) ,56根鋼結構柱已經豎起。作為(wei) 中國中化控股有限責任公司未來的總部基地,001大廈項目預計今年年底前主體(ti) 結構封頂,明年12月31日前竣工。大廈建成後將成為(wei) 雄安新區最高的地標建築,可滿足1000—1200名員工的辦公需求。

  在雄安新區高鐵站樞紐片區的中交未來科創城,一座座高樓雄偉(wei) 壯觀。中交雄安產(chan) 業(ye) 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任曉崢表示,科創城總建築麵積達140萬(wan) 平方米,主要功能是承接北京疏解的大中型企業(ye) 和研究院,目前有意向簽約的企業(ye) 270餘(yu) 家,其中智慧交通企業(ye) 占比約50%。

  北京眼神科技有限公司是北京中關(guan) 村首批與(yu) 雄安新區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的12家企業(ye) 之一,“公司擁有人臉、虹膜、指靜脈等身份識別技術,與(yu) 新區創新驅動的發展定位高度契合。”該公司品牌市場總監張會(hui) 說,“2018年落戶雄安新區至今,公司已落地30多項智能化場景,新增專(zhuan) 利200多項,新參與(yu) 製修訂國家及行業(ye) 標準59項。”

  “從(cong) 來沒見過建設一座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的新城。”雄安新區改革發展局副局長丁進軍(jun) 說,“作為(wei) 北京新的‘兩(liang) 翼’之一,雄安新區必須在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大局中找準自己的坐標,努力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一流營商環境,通過創新體(ti) 製機製打造‘雄安服務’品牌。”

  律回春暉漸,萬(wan) 象始更新。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堅強領導下,全麵貫徹落實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堅持大曆史觀,保持曆史耐心,一茬接著一茬幹,一年接著一年幹,確保一張藍圖幹到底,努力創造“雄安質量”,雄安新區正著力打造高質量發展的全國樣板。

  新的征程,新的春天。未來之城,加快向未來!

  (本報記者楊柳、張蓓、李棟、邵玉姿參與(yu) 采寫(xie) )

  版式設計:汪哲平

  《 人民日報 》( 2023年04月02日 04 版)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