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金融法院是如何助力金融健康穩定發展的?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關(guan) 係發展和安全。設立金融法院是服務保障國家金融戰略實施、營造良好金融法治環境、促進經濟健康發展的重要舉(ju) 措。目前,我國已設立3家金融法院,對金融案件實行集中管轄,推進金融審判體(ti) 製機製改革,提高金融審判專(zhuan) 業(ye) 化水平。
專(zhuan) 業(ye) 化金融審判是如何促進金融服務實體(ti) 經濟,助力防範化解金融風險、護航金融業(ye) 高質量發展的?近日,記者走進北京金融法院進行了采訪。
專(zhuan) 業(ye) 裁判,規範金融秩序
2022年12月30日,“藍石資產(chan) ”債(zhai) 券虛假陳述案一審落槌。這起案件是北京金融法院掛牌成立後受理的“1號案”,也是全國首例銀行間債(zhai) 券市場虛假陳述責任糾紛。
糾紛源於(yu) 2016年,某集團公司發行了5億(yi) 元超短期融資券,陸續由藍石資產(chan) 擔任管理人的基金買(mai) 入並持有。然而,融資券到期後,該集團公司卻無法還本付息,還被法院裁定破產(chan) 重整。
眼看回本無望,投資額巨大,怎麽(me) 挽損?藍石資產(chan) 認為(wei) ,融資券發行信息披露存在虛假陳述,才導致其購買(mai) 了“垃圾債(zhai) ”。
“用於(yu) 擔保的5億(yi) 元應收賬款,根本不存在!”藍石資產(chan) 主張,債(zhai) 券主承銷商某銀行以及律師事務所、會(hui) 計師事務所、資信評估公司等服務機構,未盡到勤勉盡責審查義(yi) 務,應承擔連帶責任。
“金融市場具有高度敏感性,‘1號案’雖然難度大、專(zhuan) 業(ye) 化程度高,但涉及對債(zhai) 券發行存在虛假陳述的認定,銀行間債(zhai) 券市場中發行人、投資人及各服務機構的義(yi) 務與(yu) 責任邊界的認定,社會(hui) 廣泛關(guan) 注。”該案審判長丁宇翔說,法院根據各方過錯程度確定了責任承擔。
“虛假陳述行為(wei) 擾亂(luan) 了證券市場價(jia) 格形成機製,市場、投資者甚至上市公司的自身利益都會(hui) 受到損害。”丁宇翔表示,“1號案”長達100多頁的判決(jue) 書(shu) ,推動明確中介服務機構勤勉盡責義(yi) 務的標準,可以倒逼中介機構把好關(guan) ,盡到“看門人”義(yi) 務,有效規範債(zhai) 券發行和交易行為(wei) ,維護債(zhai) 券市場秩序。
在行政訴訟案件中,“辦理典型一案,促進解決(jue) 一片”對金融市場健康有序發展的推動作用更為(wei) 明顯。黃某、陳某共同操縱證券市場被行政處罰案就是一個(ge) 例證。兩(liang) 人共同操縱證券市場,影響某股票交易價(jia) 格和交易量,中國證監會(hui) 對其作出沒收違法所得、罰款的處罰,並對其分別采取5年市場禁入措施。兩(liang) 人不服,分別就相關(guan) 處罰提起訴訟。
“行為(wei) 人操縱證券市場,依法應當受到處罰。”北京金融法院審判三庭庭長陳良剛說。該案中,兩(liang) 人共同實施了操縱證券市場的違法行為(wei) ,但監管部門對雙方違法所得的認定方麵有些事實不清。
北京金融法院對此案作出判決(jue) 後,中國證監會(hui) 以工作動態的方式向其在全國各地設立的派出機構發出提示,並根據判決(jue) 意見進一步明確和統一相關(guan) 執法標準。
“北京是國家金融管理中心,也是國家金融管理部門和重要金融基礎設施所在地,這使得北京金融法院兼具國家定位與(yu) 首都功能,管轄的行政案件數量多、層級高、政策性強、輻射麵廣,連接金融立法與(yu) 行政監管,貫通宏觀政策與(yu) 個(ge) 案規則。”北京金融法院院長蔡慧永表示,要充分發揮金融專(zhuan) 業(ye) 審判職能作用,以高質量金融司法,有效維護金融市場秩序、保障金融安全。
搭建平台,化解信貸糾紛
與(yu) 一家光伏電力公司的官司打了半年多,拿到勝訴判決(jue) 書(shu) ,作為(wei) 債(zhai) 權人的某金融租賃公司以為(wei) “石頭落了地”。沒成想,執行階段還得等,債(zhai) 權人十分著急。
其實,執行法官劉輝也很急。“走強製執行程序,法院操作起來簡單,也省心。”劉輝說,但是一旦強製執行,該光伏電力公司就麵臨(lin) 停業(ye) 破產(chan) ,而債(zhai) 權人也隻能得到一半債(zhai) 權金額。
如何尋找當事人利益的平衡點,成為(wei) 擺在劉輝麵前的難題。
“金融租賃公司的第一訴求是足額收回錢款,如果有足夠的信用保證,時間上可以緩。”劉輝說,光伏電力公司的發展前景到底怎麽(me) 樣,得讓專(zhuan) 業(ye) 人士來說。
劉輝找到權威專(zhuan) 家進行專(zhuan) 業(ye) 評估。“去年7月,北京金融法院與(yu) 北京市工商聯、北京商會(hui) 聯合創建優(you) 化營商環境工作室,引入專(zhuan) 家,整合各類資源為(wei) 企業(ye) 紓危解困。”劉輝說,法院搭建平台,有利於(yu) 修複當事人雙方的信任關(guan) 係。
很快,專(zhuan) 家給出了評估意見,光伏電力公司屬於(yu) “資金鏈暫時斷裂,但仍有發展潛力”。
有了這份評估意見,劉輝對促成雙方信任修複也有了底氣。
於(yu) 是,劉輝與(yu) 債(zhai) 權人溝通最大化實現其債(zhai) 權的方式方法,最終,經過多輪磋商,雙方恢複了信任關(guan) 係,達成了分期履行的協議。
不久前,該光伏電力公司順利實現了債(zhai) 務重組,並依照雙方協議迅速全額清償(chang) 了債(zhai) 務。無論是處置效率還是效果,都超出了雙方預期。
“金融案件具有涉案標的大、擔保財產(chan) 類型豐(feng) 富、涉案金融機構和專(zhuan) 精特新民營企業(ye) 均占比較高的特點。產(chan) 生金融糾紛和執行案件的‘根’往往在雙方信用和信任出現了問題,修複和重建信用就可以在解決(jue) 金融糾紛和金融執行案件上實現事半功倍,引導資本服務實體(ti) 經濟。”北京金融法院副院長薛峰表示,通過充分整合各類資源為(wei) 企業(ye) 紓危解困,在實現債(zhai) 權的同時保障了一批中小企業(ye) 正常運營。
延伸職能,防範化解風險
買(mai) 完房,房貸還了不少,房子卻沒著落。某地居民吳某等14人便向當地監管部門舉(ju) 報,銀行違規提前發放房貸,請求進行查處。
“銀行在案涉房屋沒有封頂的情況下提前放貸,損害了我們(men) 的合法權益。”不過,吳某等人的舉(ju) 報因材料不足碰了壁,來到北京向上一級金融監管部門申請行政複議也被駁回,便決(jue) 心到法院打官司。
該案件審判長薛峰說,如果僅(jin) 對行政複議決(jue) 定進行合法性審查,盡管符合法律規定,但是並不能回應群眾(zhong) 的實質訴求。
直麵群眾(zhong) 訴求,立足案件背後爛尾樓無法交付的民生問題,北京金融法院加強司法釋明、就相關(guan) 民事行為(wei) 和當地監管部門履責情況等進行法庭調查,在庭審中更深層次了解事情前因後果,暢通了爭(zheng) 議解決(jue) 途徑,促進雙方達成和解。
“為(wei) 大局服務,為(wei) 人民司法。群眾(zhong) 來法院是為(wei) 了解決(jue) 問題的。”薛峰表示,案件辦理要在法定自由裁量範圍內(nei) 、在法律空間中,通過法院對相關(guan) 市場行為(wei) 等進行必要的調查詢問,尋求最佳處理效果。
北京金融法院還主動融入金融治理格局,延伸審判職能,針對案件審理中發現的金融行業(ye) 共性問題,通過金融審判白皮書(shu) 、司法建議等方式及時提出治理建議,推動金融市場健康有序發展。
“庭審現場就是了解金融市場短板、痛點、風險點的調研一線。”薛峰介紹,北京金融法院審理了多起涉及房貸資金監管的案件,針對案件審理中發現的金融行業(ye) 共性問題,通過調研分析,形成了“加強房貸資金監管,防範引發金融風險”的建議,有力推動了涉房資金監管製度改革。
在北京金融法院一樓,金融司法大數據研究中心大屏上,實時顯示各地金融案件數量及相關(guan) 情況數據分析,點擊進入某一具體(ti) 企業(ye) ,可清晰看到該企業(ye) 的“冒煙指數”及其存在的主要風險點。
“我們(men) 強化數據協同,對近年來的司法裁判深入開展司法大數據分析的應用和轉化,定期整理、分析和發布金融審判司法大數據研究報告,為(wei) 區域性、行業(ye) 性、係統性金融風險的防範預警提供決(jue) 策參考。”蔡慧永表示,北京金融法院將牢記職責使命、強化責任擔當,充分發揮和延伸審判職能,服務國家金融戰略實施,護航金融業(ye) 高質量發展。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