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最短”清明假期 祭掃平穩有序

發布時間:2023-04-06 10:57:00來源: 北京日報

  昨天是清明節,全市各祭掃點迎來清明祭掃服務接待的最後一個(ge) 重點日。今年,清明祭掃遇上“最短假期”,廣大市民紛紛選擇綠色祭掃、錯峰祭掃,全市清明祭掃平穩有序。

  沒有出現預想中的擁堵

  由於(yu) 今年清明假期沒有采取調休措施,隻有一天時間,清明祭掃呈現出“時間短、流量大”的特點。許多市民為(wei) 避開道路擁堵,紛紛選擇提前出門,錯峰祭掃,昨天各大公墓周圍沒有出現預想中的大擁堵。

  “我們(men) 從(cong) 家出來的時候已經做好了堵車的心理準備,沒想到十幾分鍾就到了,車也有地方停。”在八寶山人民公墓,一對前來祭掃的夫妻告訴記者,公墓周邊不但有交警疏導交通,還開辟多個(ge) 臨(lin) 時停車場,道路暢通,車有地兒(er) 停,這一路上特別順。

  為(wei) 響應“綠色祭掃”,不少市民在清明節當天特意選擇了綠色出行。在八寶山地鐵站北側(ce) 的臨(lin) 時站點,公交集團開通了從(cong) 地鐵站到人民公墓的臨(lin) 時專(zhuan) 線,可以一站直達。在大興(xing) 區天慈墓園,公交集團開通了陶然橋到天慈墓園的掃墓專(zhuan) 線,門頭溝區萬(wan) 佛華僑(qiao) 陵園則是安排了6輛班車,循環往返於(yu) 八寶山地鐵站到陵園之間,方便市民掃墓。

  一站式服務免費提供工具

  今年清明,全市各祭掃點的便民服務也有不少亮點。作為(wei) 全市規模最大的公墓,八寶山人民公墓共設有45個(ge) 墓區,安葬骨灰近8.5萬(wan) 份。為(wei) 方便市民祭掃,人民公墓還設立了自助查詢機,市民輸入相關(guan) 信息,即可查詢到墓位位置。今年,人民公墓還新推出“一站式服務”,設立了便民服務台,集中提供免費水桶、毛巾、毛筆等祭掃用品,市民再也不用為(wei) 了借工具四處跑了。

  清明節前,人民公墓還對11條墓區道路進行了翻新,重新裝修了衛生間,補種了木蘭(lan) 、黃楊等景觀樹種,使得墓區環境進一步得到提升。人民公墓新聞發言人宋哲聰介紹,在繼續做好便民服務的同時,人民公墓還通過大屏幕、宣傳(chuan) 標語,倡導市民文明祭掃,樹立厚養(yang) 薄葬、生態環保的殯葬新風尚。

  多種祭祀方式豐(feng) 富綠色祭掃

  在綠色文明祭掃的大力倡導下,越來越多的市民用鮮花代替香燭紙錢,告別了“煙火彌漫”,讓清明節更加“清明”。

  在八寶山人民公墓,園區在西門內(nei) 設置了鮮花發放處,由誌願者向市民發放免費鮮花。整個(ge) 清明祭掃服務期間,人民公墓共準備了9.8萬(wan) 支免費鮮花,並增加了便民鮮花銷售點,為(wei) 有需要的市民提供從(cong) 15元到150元多個(ge) 檔位的鮮花。

  在萬(wan) 佛華僑(qiao) 陵園,園區設置了12個(ge) “冥幣回收處”,並在便民服務亭設立了“時空郵箱”,引導市民在卡片上傾(qing) 訴衷腸。在長青生命紀念園,市民在樹梢上係上黃絲(si) 帶和風鈴,讓風帶去對逝者的思念。老山骨灰堂則設立了水溶祭祀廳,供市民舉(ju) 行水溶祭祀儀(yi) 式。

  近年來,隨著骨灰海撒、自然葬等節地生態葬觀念的逐漸深入人心,人們(men) 的殯葬觀念正在向“輕安葬重祭祀,輕物質重精神”轉變。今年,本市在太子峪陵園、福田公墓、外僑(qiao) 公墓、溫泉墓園、通惠陵園推出數字科技殯葬試點,首次將數字科技引入殯葬領域。作為(wei) 一種新型的節地生態葬,許多公墓設立了數字科技殯葬的宣傳(chuan) 點,引導市民采用“綠色、生態、人文、科技”的方式紀念逝者。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