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縣入選2022年城市營商環境創新縣(市)
4月3日,中央廣播電視總台《2022城市營商環境創新報告》在北京發布,長沙縣成功入選2022年城市營商環境創新縣(市)。
淨增市場主體(ti) 2.7萬(wan) 戶,總量超過19萬(wan) 戶;賽迪投資競爭(zheng) 力百強縣躍升至全國第8,連續五年穩居中西部第一……2022年,一連串實實在在的成效,彰顯了長沙縣大力推進“營商環境提升年”行動,全力打造審批更快、成本更低、服務更優(you) 、效率更高的營商環境4.0版的豐(feng) 碩成果。
“厚商”不僅(jin) 是星沙精神的核心注解,更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關(guan) 鍵一招。從(cong) 2019年的“簡政放權”、2020年的“指標突破”、2021年的“流程再造”,再到如今以“激發活力”為(wei) 主題的營商環境4.0版,長沙縣不斷擦亮“在星沙 都最好”營商環境品牌的腳步從(cong) 未停歇。
政務服務 重時效更重長效
以簡政之道,施便企利民之策。長沙縣強化全係統優(you) 化、全流程改革、全過程服務,不斷激發市場主體(ti) 活力和創造力。
2022年,長沙縣深化工程項目建設審批製度改革,推行項目建設“一條龍”審批、“一張表”申報、“一個(ge) 窗”核驗等改革舉(ju) 措,實現5類投資項目審批提速20%。率先全市實施分階段辦理施工許可,支持15個(ge) 項目自主分階段許可,開工時間最長可節省50天。
時間一縮再縮,材料一減再減,流程一優(you) 再優(you) ,隻為(wei) 讓企業(ye) 輕裝上陣,讓發展快馬加鞭。
在賦權園區150項的基礎上,將18項管理權限賦予自貿臨(lin) 空區,實現“園區事園區辦”。1060個(ge) 依申請事項網辦率100%,297項民生領域事項下放基層;推行異地代辦、跨層聯辦、智能導辦等多種服務,取消證明事項76項,審批改備案20項,優(you) 化審批服務368項……各類“網上辦”“就近辦”“幫代辦”“減證辦”等政務服務全麵鋪開,“多、快、好、省”的辦事環境讓市場主體(ti) 信心滿滿。
今年3月,長沙縣政務大廳經過數月提質改造重新與(yu) 市民見麵,目前共進駐32個(ge) 審批服務部門單位的1192個(ge) 事項,近700項事項實現一窗綜辦,政務服務質效再上新台階。
惠企賦能 有熱度還有深度
以政策服務之土,育市場活力之苗。長沙縣政策落地有效有力,幫助市場主體(ti) 解難題、增活力。
2022年,長沙縣辦理增值稅留抵退稅、減稅降費和緩繳稅費超60億(yi) 元,縣級財政安排近5億(yi) 元支持先進製造業(ye) 、現代服務業(ye) 、臨(lin) 空產(chan) 業(ye) 發展。共製定縣級惠企政策62條,政策措施200條,製定《長沙縣惠企政策匯編》《長沙縣惠企政策“一件事一次辦”辦事指南》,發布“惠企政策我來說”政策解讀視頻,設置76名惠企政策專(zhuan) 員和就近辦責任人,著力打通政策落地“最後一公裏”。
對獲評國家級、省級智能製造試點項目(車間)的企業(ye) ,最高給予50萬(wan) 元一次性獎勵;對新創建評定的旅遊度假區、A級旅遊景區等文旅品牌最高給予100萬(wan) 元獎勵……去年10月,長沙縣第二批共6項“免申即享”惠企政策與(yu) 企業(ye) 見麵,符合條件的企業(ye) 無需申請即可享受補助。目前,全縣已通過“免申即享”兌(dui) 現獎補資金近1.9億(yi) 元,惠及市場主體(ti) 超4.2萬(wan) 家。
長沙縣以增強市場主體(ti) 獲得感、滿意度、歸屬感為(wei) 導向,不斷濃厚“傾(qing) 力支持、立說立行、精心嗬護”的厚商親(qin) 商氛圍。
2022年,長沙縣依托“送政策、解難題、優(you) 服務”及“三帶三抓兩(liang) 促進”“千人幫千企”聯企暖企行動,收集企業(ye) 人才、用工、用地等方麵意見建議1700餘(yu) 個(ge) ,辦結率超95%。
今年3月,長沙縣、長沙經開區以落實市“萬(wan) 名幹部進萬(wan) 企”優(you) 化營商環境服務季活動為(wei) 契機,持續開展“三帶三抓兩(liang) 促進”“千人幫千企”助企活動,全縣1200餘(yu) 名幹部深入1282家企業(ye) 開展聯點幫扶。目前,活動共收集政策兌(dui) 現、審批服務等8方麵問題339個(ge) ,兌(dui) 現惠企資金3262.7萬(wan) 元,惠及市場主體(ti) 106家。
法治護航 做加法也做減法
強法治保障之基,保投資興(xing) 業(ye) 之暢。長沙縣深入開展營商環境問題專(zhuan) 項治理,受理和處理省市交辦件、群眾(zhong) 來訪投訴,以及“營商環境直通車”“企業(ye) 家座談會(hui) ”等活動收集企業(ye) 問題建議,建立“營商紅色驛站”,搭建民營經濟“1+N”服務體(ti) 係,營造親(qin) 商重商護商濃厚氛圍。
開展企業(ye) 權益保障專(zhuan) 項行動,出台26條措施,推出案件速裁、“除蟲護花”、執行攻堅、法治體(ti) 檢等一係列便民利企司法服務……為(wei) 加大法治保障力度,長沙縣政法係統製定《關(guan) 於(yu) 為(wei) “三高四新”戰略以及中國(湖南)自由貿易試驗區長沙片區建設提供司法服務和保障的實施意見》,發布《關(guan) 於(yu) 為(wei) 優(you) 化營商環境提供司法保障的實施意見》,全麵助力企業(ye) 健康良性發展。
推進柔性執法,完善市場監管領域輕微違法行為(wei) “不予處罰、從(cong) 輕處罰和減輕處罰”三張清單,推行“首違免罰”,構建“互聯網+訴前調解”多元解紛大格局,構建“24·30”全天候執法圈……長沙縣以法治護航,為(wei) 各類市場主體(ti) 投資興(xing) 業(ye) 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發展環境。
林茂鳥有歸,水深魚知聚。2023年,《長沙縣打好優(you) 化發展環境持久仗,著力交好“改革開放”和“營商環境”答卷工作方案》全麵實施,長沙縣將圍繞5項重點任務,鋪排35條具體(ti) 工作舉(ju) 措,積極推動改革再深入、服務再提速、指標再提升,全力打造營商環境4.0版,持續擦亮“在星沙 都最好”營商環境品牌,為(wei) 奮力實施“強省會(hui) ”戰略、率先打造“三個(ge) 高地”、全麵建設中國式現代化先行區注入新的強勁動力。(彭元璟)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