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政策“春雨”讓杭州桐廬茶產業拔節生長

發布時間:2023-04-11 16:45:00來源: 杭州日報

  綠海香風處,遙遙一嶺茶。這幾日,杭州市桐廬縣分水鎮三溪村西衝(chong) 自然村的西衝(chong) 茶果園項目基地裏,茶農(nong) 們(men) 正給剛過緩苗期的茶苗進行追肥。

  “加上2月底我們(men) 剛種下的200畝(mu) 茶苗,目前我們(men) 已有550畝(mu) 的‘中白1號’和‘新安2號’白茶了。”項目負責人陸文聰對眼前這個(ge) 投資2000萬(wan) 元的現代精品農(nong) 業(ye) 示範園區項目信心十足。他說,這不僅(jin) 僅(jin) 是因為(wei) 三溪村的小氣候條件和白沙岩石的透氣性為(wei) 茶葉品質提供的環境,更因為(wei) 近年來桐廬頻頻降下“政策春雨”,讓整個(ge) 茶產(chan) 業(ye) 拔節生長。

  據悉,在近日召開的桐廬縣委農(nong) 村工作會(hui) 議上,桐廬做出了“每年1億(yi) 元,支持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發展”的部署,明確了今後桐廬農(nong) 業(ye) 特色產(chan) 業(ye) 發展平麵以種糧食和重要農(nong) 產(chan) 品為(wei) 主,垂直麵以發展特色農(nong) 業(ye) (主要是茶產(chan) 業(ye) 等)為(wei) 主,同時還發布了桐廬縣“三農(nong) ”政策。這其中,茶產(chan) 業(ye) 專(zhuan) 項政策將從(cong) 良種引進、連片流轉、標準化茶園建設等方麵,對桐廬茶產(chan) 業(ye) 進行全產(chan) 業(ye) 鏈扶持,推動產(chan) 業(ye) 優(you) 化升級。

  “瀟灑桐廬郡,春山半是茶。”早在北宋時期,桐廬所產(chan) 的茶葉便是貢品。目前,桐廬共有茶葉種植麵積4347公頃,年產(chan) 茶葉總量5600噸,全產(chan) 業(ye) 鏈總產(chan) 值達12.2億(yi) 元,並培育出多個(ge) 名優(you) 茶品牌。

  桐廬縣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經濟發展科科長湯斌介紹,桐廬曆來重視發揮財政資金的引導撬動作用,每年將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財政扶持資金的40%用於(yu) 持續完善茶園基礎設施,開展設施設備升級改造,建設集生產(chan) 、加工、營銷、品牌、文化、旅遊為(wei) 一體(ti) 的現代茶業(ye) 生態園,促進茶產(chan) 業(ye) 集聚發展。這也激發了當地茶人持續尋求茶產(chan) 業(ye) “突圍路”的熱情。如浙江省省級生態茶園——桐廬某農(nong) 業(ye) 茶園,就是最早一批讓“茶”跨界出圈的嚐試者之一。公司負責人喻澤靈通過引進先進經驗和技術,逐步開發了四季蔬果采摘遊、茶文化休閑遊、茶產(chan) 業(ye) 體(ti) 驗遊項目,同時結合茶園地形,新增了越野體(ti) 驗項目。截至目前,該公司已擁有500畝(mu) 茶莊園,建成3200平方米的茶葉製作車間,形成了“公司+莊園+農(nong) 戶”的發展模式,以及種植、加工、銷售、體(ti) 驗研學一條龍生產(chan) 經營模式。

  此外,在實現以茶促旅、以旅興(xing) 茶,提升茶葉綜合效益的同時,桐廬還謀劃“以銷促產(chan) ”。“我們(men) 對接杭州一家茶業(ye) 公司,每年收購本地農(nong) 戶450噸青葉原料,如此每年可為(wei) 茶農(nong) 增收近2000萬(wan) 元。”湯斌介紹,該公司近兩(liang) 年還投入1.38億(yi) 元在桐廬經濟開發區建設數字化龍井茶產(chan) 業(ye) 園,投產(chan) 完成後,將輻射帶動更多的茶農(nong) 致富。

  下一步,桐廬將重點推進百江片區有機茶基地建設、分水鎮保安片區市級現代農(nong) 業(ye) 示範園區建設,瑤琳茶莊園和合村微茶園建設、藝福堂智能化龍井茶生產(chan) 基地建設、品牌建設、茶文化建設等六大工程,著力打造提升“雪水雲(yun) 綠”“天尊貢芽”二大區域公用品牌,逐步形成以區域公用品牌為(wei) 主導,其他品牌為(wei) 補充的多層次、多門類的產(chan) 品品牌體(ti) 係。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