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破除三種思維 修正健康行為(新視野)

發布時間:2023-04-13 15:40: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很多疾病的產(chan) 生與(yu)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關(guan) 。研究表明,長期不健康飲食、吸煙酗酒、缺乏運動等,都可能成為(wei) 癌症的誘發因素。

  但是,知道不一定就能轉化為(wei) 做到,要想把自己的行為(wei) “調頻”為(wei) 戒煙、限酒、合理膳食、適量運動等健康的生活方式,並長期保持下去,很多時候難以實現。很大一部分阻力來自思維方式的滿擰。具體(ti) 來說,踐行健康的生活方式,需要破除三種思維:“精算”思維、鴕鳥思維、速勝思維。

  所謂“精算”思維,就是精打細算的思維。吃自助餐就是一個(ge) 典型表現。100元的自助餐,非得吃到120元,才覺得賺了回來。這就是以“精算”思維做指導的結果——不能虧(kui) 本。如果以健康思維做指導,那麽(me) 就要講究營養(yang) 搭配,不能一味往胃裏塞大魚大肉,哪怕吃不夠自助標準。自己已經患了痛風了,還要吃一大盤子海鮮,隻是為(wei) 了“能吃回來”,這不是找罪受嗎?

  用“精算”思維指導行為(wei) ,是在物質匱乏時期形成的。填飽肚子都困難的時期,營養(yang) 師是沒有就業(ye) 空間的。而在健康融入一切政策的當下,要想實現全民健康素養(yang) 的提升,就得把腦子裏不合適的指導思維轉變一下。

  鴕鳥思維是什麽(me) 意思呢?很多重疾,一發現就是中晚期,診療起來,患者非常痛苦,醫生絞盡腦汁,醫療費用花了不少,治療效果還不一定好。因此,很多醫生都建議要定期體(ti) 檢,提前發現疾病的征兆,盡早把病灶除去。但有的人對此不以為(wei) 然,認為(wei) “不體(ti) 檢就沒毛病”;有的人則過於(yu) 擔心,“小時候怕成績單,長大後怕體(ti) 檢單”。任由一些隱患發展,結果可想而知。

  早發現、早治療,應該成為(wei) 基本的健康意識。不能像蔡桓公一樣諱疾忌醫,健康是1,有了這個(ge) 1,才能談其他。

  向健康的生活方式轉變,是一個(ge) 循序漸進的過程。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胖子也不是一口吃成的。無論多麽(me) 急切地想改變現狀,也得一步一步來。比如,從(cong) 來沒有長跑的習(xi) 慣,就不能一上來就跑馬拉鬆,身體(ti) 受不了這種“大開大合”的轉變。就好像潛水員從(cong) 深水往水麵浮,也不能一下子就衝(chong) 出水麵,那會(hui) 罹患“潛水病”。欲速則不達。

  因此,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不宜講求“一步到位”,“畢其功於(yu) 一役”的“速勝”思維當破除。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