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小茶葉“長成”大產業 張家界莓茶品鑒會在北京舉辦

發布時間:2023-04-18 16:57:00來源: 人民網-湖南頻道

 

  人民網北京4月18日電(記者劉賓)人間四月天,春意萌動,春茶飄香。4月18日,張家界莓茶品鑒會(hui) 在人民日報社新媒體(ti) 大廈舉(ju) 辦。

  此次活動主題為(wei) “讓世界認知莓茶,讓莓茶走向世界”。由張家界市人民政府指導,張家界市永定區人民政府主辦,永定區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永定區委宣傳(chuan) 部承辦及協辦。現場活動環節包括文藝節目表演、嘉賓致辭、莓茶產(chan) 品走秀、合作項目簽約及圓桌訪談等。

  “仙境張家界,‘峰’迷全世界。”湖南張家界三千奇峰、八百秀水帶來了絕勝風光,也孕育出了優(you) 質湘茶——莓茶。張家界市永定區委書(shu) 記朱法棟在品鑒會(hui) 上介紹,莓茶生長於(yu) 武陵山脈,也叫小葉種藤茶。由於(yu) 其嫩芽中黃酮含量高,被譽為(wei) “黃酮之王”。具有清咽利嗓、保肝護肝等多種功效。

  作為(wei) 莓茶主產(chan) 區,張家界市永定區有“中國莓茶之鄉(xiang) ”稱號。近年來,該區堅持生態優(you) 先、標準引領、品牌經營,持續推動莓茶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把“一片小茶葉”打造成為(wei) “一方大產(chan) 業(ye) ”,讓湘茶香飄萬(wan) 裏,走向世界。

  產(chan) 業(ye) 發展規模化

  探索茶旅融合新模式

  自古香茗出深山。近年來,永定區充分依托生態資源優(you) 勢,把莓茶作為(wei) “一縣一特”主導產(chan) 業(ye) 進行培育,建設了一批“莓茶產(chan) 業(ye) 鄉(xiang) 鎮”。

  目前,全區莓茶種植總麵積達15萬(wan) 畝(mu) ,有2個(ge) 萬(wan) 畝(mu) 莓茶鄉(xiang) 鎮,已建成4個(ge) 莓茶特色產(chan) 業(ye) 省級示範園、1個(ge) 省級莓茶種質資源圃、2個(ge) 星級茶旅融合示範園,擁有莓茶生產(chan) 經營主體(ti) 129家,創建了張家界莓茶國家現代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園等一批重點項目。

  2022年底,當地莓茶產(chan) 業(ye) 實現綜合產(chan) 值25億(yi) 元,成為(wei) 僅(jin) 次於(yu) 旅遊業(ye) 的第二大綠色產(chan) 業(ye) 。

  積極探索發展茶旅融合新模式。永定區圍繞“一核兩(liang) 翼三帶”規劃布局,以張家界東(dong) 線“蘇木綽”生態民俗文化精品線路和張家界西線茶旅康養(yang) 精品路線為(wei) 中心,深度挖掘張家界莓茶文化,探索發展體(ti) 驗式、康養(yang) 式莓茶旅,推動景區茶區、茶旅品牌、茶旅文化、茶旅康養(yang) 一體(ti) 化。

  該區以政府引導、市場主導的方式,在張家界文化旅遊創意產(chan) 業(ye) 園創辦了張家界莓茶孵化中心,為(wei) 莓茶企業(ye) 提供開放式綜合服務。建成了白馬山天門郡莓茶主題公園,積極探索“靠山吃山、以茶帶富”的茶旅融合之路。

  同時,引導莓茶企業(ye) 與(yu) 湖南省內(nei) 外科研院校開展產(chan) 學研合作,以科技賦能莓茶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專(zhuan) 門成立了湖南省農(nong) 科院張家界莓茶產(chan) 業(ye) 發展研究院;多家莓茶公司與(yu) 高校建立了合作關(guan) 係,以莓茶為(wei) 主要原料,研發生產(chan) 清咽潤肺等健康食品以及莓茶麵膜、莓茶牙膏等具有更高附加值的相關(guan) 產(chan) 品。

  生產(chan) 流程標準化

  提升莓茶品質、完善市場機製

  標準決(jue) 定質量。莓茶產(chan) 業(ye) 規模化發展的背後,有賴於(yu) 標準化的支撐引領與(yu) 品牌的示範帶動。

  近年來,永定區堅持“打造好品質,建立高標準”的發展思路,製定了《張家界莓茶種植技術規程》和《張家界莓茶加工技術規程》兩(liang) 個(ge) 省級標準以及《張家界莓茶包裝標識要求》等6個(ge) 協會(hui) 團體(ti) 標準。在羅塔坪鄉(xiang) 、茅岩河鎮、王家坪鎮等鄉(xiang) 鎮,建成了5.5萬(wan) 畝(mu) 莓茶綠色標準示範園,嚴(yan) 格按照張家界莓茶地方標準進行標準化生產(chan) 。

  2021年,永定區獲得第二十六批全國綠色食品原料(顯齒蛇葡萄)標準化生產(chan) 基地創建單位。

  全麵推進莓茶身份證管理和質量安全追溯體(ti) 係建設。當地獲得“SC”認證的莓茶係列產(chan) 品和龍頭企業(ye) ,均實行身份證管理條碼標識,納入農(nong) 產(chan) 品質量安全追溯平台。以“信息化、視頻化、綠色化、溯源化”的發展模式,創建了20個(ge) 莓茶綠色標準化生產(chan) 示範基地。

  完善莓茶市場機製。以“保穩本地旅遊市場,拓展省外渠道市場,做強全國電商市場”為(wei) 途徑,打造一批市場走量中型莓茶企業(ye) 。通過規模參展、簡約布展、重攻簽單等行動,擴大電商市場份額。目前,當地通過電商渠道銷售的莓茶占銷售總量的55%以上。

  特色產(chan) 業(ye) 品牌化

  推動莓茶產(chan) 業(ye) 持續長遠發展

  品牌化是特色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長遠發展的必由之路。

  永定區積極推動“張家界莓茶”區域品牌、企業(ye) 品牌、產(chan) 品品牌集群發展。目前擁有“茅岩莓”中國馳名商標1個(ge) ;打造了34個(ge) 省內(nei) 外茶博會(hui) 、農(nong) 博會(hui) 等金獎產(chan) 品;當地茅岩莓、天門郡、神州界、湘巧等32家莓茶企業(ye) 獲得了張家界莓茶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首批授權。

  “產(chan) 業(ye) 強不強,重點看龍頭。”當地把引強、培優(you) 、壯大龍頭企業(ye) 作為(wei) 莓茶產(chan) 業(ye) 發展的重中之重,打造了完備的產(chan) 業(ye) 鏈條。永定區從(cong) 事莓茶深加工的企業(ye) 發展到49家,其中省市級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化龍頭企業(ye) 有15家,入駐工業(ye) 園C區的莓茶加工、電商等企業(ye) 已達8家。培育了標杆龍頭企業(ye) 2家。

  加強區域品牌營銷。組織莓茶企業(ye) 在上海、北京、廣州等地參加茶、農(nong) 等各類博覽會(hui) ,開展“尋找最美莓茶姑娘”、莓茶短視頻大賽、莓茶微電影等係列品牌推廣活動。這幾年先後吸引了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地的茶商來到張家界進行實地考察。

  據介紹,下一步張家界市永定區將繼續大力做好莓茶產(chan) 業(ye) 、莓茶科技、莓茶文化大文章,引導莓茶企業(ye) 與(yu) 省內(nei) 外科研院校開展合作研發,支持莓茶企業(ye) 向食品加工、日用化工、生物醫藥、植物提取等行業(ye) 發展,不斷延伸產(chan) 業(ye) 鏈。

  到2025年,永定區莓茶種植麵積預計擴大至18萬(wan) 畝(mu) 以上,綠色標準化示範園認證麵積發展到15萬(wan) 畝(mu) 以上。將形成3個(ge) 以上莓茶區域深加工中心,完成以標準化、數字化為(wei) 核心的莓茶加工生產(chan) 體(ti) 係。莓茶產(chan) 業(ye) 綜合產(chan) 值預計達100億(yi) 元以上。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