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舉報生態環境違法行為 四川最高獎勵5萬元

發布時間:2023-04-19 16:31:00來源: 成都商報電子版

  原標題:舉(ju) 報生態環境違法行為(wei) 四川最高獎勵5萬(wan) 元

  4月18日,四川省生態環境廳召開4月例行新聞發布會(hui) 。會(hui) 上,記者了解到,為(wei) 進一步做好生態環境執法工作,近期,四川省生態環境廳出台了《四川省生態環境違法行為(wei) 舉(ju) 報獎勵辦法(2023年版)》(以下簡稱《辦法》)。據悉,新版《辦法》共22條,對有獎舉(ju) 報的對象、途徑、原則、獎勵標準等作了具體(ti) 規定,同時明確了舉(ju) 報要求、條件、途徑和有獎舉(ju) 報的等級。

  獎勵標準更加細化

  舉(ju) 報可獲500元至5萬(wan) 元獎勵

  早在2020年8月,為(wei) 鼓勵公眾(zhong) 積極參與(yu) 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強化社會(hui) 監督,四川省生態環境廳和財政廳聯合印發了《四川省生態環境違法行為(wei) 舉(ju) 報獎勵辦法》,21個(ge) 市(州)在省級舉(ju) 報獎勵辦法基礎上出台了細化舉(ju) 措。“實施兩(liang) 年以來,我們(men) 通過有獎舉(ju) 報線索查處了一批典型生態環境違法行為(wei) ,取得一定成效。但也發現存在‘獎勵範圍偏窄、獎勵金額較低、獎金發放程序繁瑣’等問題。”四川省生態環境廳環保總監劉華太介紹。

  與(yu) 2020年版本相比,此次《辦法》的規定內(nei) 容有何不同?記者在會(hui) 上了解到,此次《辦法》舉(ju) 報要求更加明晰。《辦法》規定,舉(ju) 報人需要提供有效的身份信息、聯係方式,違法主體(ti) 的名稱,生態環境違法行為(wei) 發生的時間、具體(ti) 位置和內(nei) 容,能夠說明違法情況的照相攝像資料、書(shu) 麵材料重要線索。

  舉(ju) 報渠道更加多元。舉(ju) 報人可以通過12345熱線、12369舉(ju) 報電話進行舉(ju) 報,也可以在生態環境部門確定並公布的微信、微博舉(ju) 報賬號等網上平台進行舉(ju) 報,實現群眾(zhong) 發現汙染問題隨手拍、隨手傳(chuan) ,讓“數據多跑路、群眾(zhong) 少跑腿”。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辦法》的獎勵標準更加細化。“2023年版本在獎勵標準和獎金發放等方麵均做出了重大調整,將原《辦法》規定的獎勵範圍由六種生態環境違法行為(wei) ,修訂為(wei) 六檔行政、刑事處罰,不再以具體(ti) 的生態環境違法行為(wei) 劃定獎勵範圍,而是以給予被舉(ju) 報人行政、刑事處罰的種類、輕重劃定獎勵範圍。”劉華太表示。

  具體(ti) 而言,按照“應獎盡獎、足額發放”原則,把獎勵事項劃分為(wei) 六個(ge) 等級,便於(yu) 認定和操作。根據被舉(ju) 報事項發現的難易程度和對查處違法行為(wei) 的貢獻大小,相應提高獎勵標準,最低的獎勵500元,最高的可獎勵1萬(wan) 元,通過舉(ju) 報避免造成重大或特別重大環境汙染事件,可給予最高5萬(wan) 元的獎勵。此外,地方對於(yu) 獎勵範圍具有自由裁量權,獎勵幅度可以浮動調整50%。

  包容審慎柔性執法

  15種輕微違法行為(wei) 免罰

  目前,四川省生態環境廳正推行包容審慎柔性執法模式,著力維護良好的營商環境。

  據了解,2022年,四川與(yu) 重慶聯合修訂處罰裁量基準,編製印發《四川省生態環境行政處罰裁量標準(2022年版)》,細化了從(cong) 輕、減輕和不予處罰等情形,將15種輕微違法行為(wei) 納入免罰清單,給予企業(ye) 適度容錯糾錯空間。其中包括:未按照規定設置危險廢物識別標誌,且按要求在3個(ge) 工作日內(nei) 完成整改的;未按照規定時限、內(nei) 容公開環境信息,且按照要求在3個(ge) 工作日內(nei) 完成整改的等。

  “此外,我們(men) 還全麵推行包容審慎監管執法,綜合運用行政告誡、行政約談、跟蹤回訪、教育說理等非強製手段,實現了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會(hui) 效果相統一。”劉華太強調。

  在構建“非現場”監管體(ti) 係方麵,今年第一季度,全省共開展“雙隨機”監管7278家次,較2022年同期減少6.5%,“雙隨機”抽查結果公開率為(wei) 100%。與(yu) 此同時,今年一季度,全省納入正麵清單企業(ye) 1337家,較上季度增加2.37%;對正麵清單企業(ye) 開展非現場執法檢查3001次,較上季度減少25.53%;對正麵清單企業(ye) 指導幫服494次。

  值得注意的是,在優(you) 化執法的同時,四川省生態環境廳還堅持嚴(yan) 厲打擊各類環境違法犯罪行為(wei) ,努力營造公平公正的營商環境。“堅持把嚴(yan) 格執法作為(wei) 維護市場秩序的重要抓手,嚴(yan) 密組織開展各類專(zhuan) 項執法行動,嚴(yan) 厲打擊主觀故意、後果嚴(yan) 重、群眾(zhong) 反映強烈的環境違法行為(wei) ,形成強力震懾,避免劣幣驅逐良幣情況發生。”劉華太強調。據悉,2022年,全省開展自動監控專(zhuan) 項幫扶行動,檢查企業(ye) 428家,發現各類環境問題1892個(ge) ,立案查處61起。(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葉燕 呂佳羽)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