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大國基理】天津小穿芳峪村:發展特色產業強村富民

發布時間:2023-04-19 16:45:00來源: 中國青年網

  中國青年網天津4月19日電(記者 曹迪)2012年以前,位於(yu) 天津市薊州區穿芳峪鎮的小穿芳峪村是“窮得有名”的“落後村”,既無企業(ye) ,也無主導產(chan) 品。2012年,村裏人均年收入僅(jin) 8400元,村集體(ti) 收入更是為(wei) 零。經過十多年的文旅產(chan) 業(ye) 發展,2022年村集體(ti) 收入達到56萬(wan) 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4.19萬(wan) 元。村莊還獲得了中國美麗(li) 休閑鄉(xiang) 村、全國美麗(li) 宜居鄉(xiang) 村等稱號。近日,“大國基理”網絡主題宣傳(chuan) 活動采訪團走進小穿芳峪村,探索鄉(xiang) 村振興(xing) 高質量發展背後的故事。

  落後村莊變身鄉(xiang) 野公園

  “小穿芳峪村一共有26棵柳樹,從(cong) 第1棵開始數,到第26棵大概需要一個(ge) 小時四十五分鍾,這也就是逛完這個(ge) 村子所需的時間。”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孟凡全介紹到。如今綠樹成蔭的小穿芳峪村在2012年以前,卻是個(ge) 環境敗破、農(nong) 家汙水隨意排放、周遭氣味難聞的地方。2012年,從(cong) 小穿芳峪村走出去的孟凡全回到家鄉(xiang) ,擔任起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新一屆村領導班子成立後,決(jue) 定對村莊舊貌徹底進行改造,並大力發展文旅產(chan) 業(ye) 。

  孟凡全和其他班子成員帶頭自掏腰包,修建了村裏第一條水泥路,為(wei) 了改善村莊環境,他還帶頭拆自己及親(qin) 屬的雞棚和豬圈,把臭氣熏天的汙水溝改造成了景觀河,村莊麵貌煥然一新,也贏得了大家的信任和支持。

  如今,小穿芳峪村的環境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還擁有了集鄉(xiang) 野小屋、房車基地、花卉種植園等園林景觀於(yu) 一體(ti) 的國家3A級景區鄉(xiang) 野公園。景區從(cong) 2014年建設之初的295畝(mu) 擴大到現在的600畝(mu) ,年接待遊客6萬(wan) 多人次,年收入達40萬(wan) 餘(yu) 元。

  因地製宜選擇富民產(chan) 業(ye)

  2016年,小穿芳峪村決(jue) 定充分發揮山水美景和曆史文脈優(you) 勢,規劃建設文化引領的文旅融合全鏈條產(chan) 業(ye) 體(ti) 係,推動鄉(xiang) 村旅遊高質量發展。“村莊要發展,一定會(hui) 遇到很多問題,這時候依靠村民自治的力量很重要。”孟凡全表示,小穿芳峪村確定了統一建築格調,統一園林景觀,打造“一戶一景”,村內(nei) 建成22家民宿,村民實現在家就業(ye) ,既增加收入,又滿足城裏人旅遊休閑需求。如今,村民人均年收入也提高到26000元,是2012年的3倍還多。小穿芳峪村發展鄉(xiang) 村旅遊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成績。

  “用市場理念管理鄉(xiang) 村,才能得到村民的共同富裕。”孟凡全說道。為(wei) 此,小穿芳峪村把村集體(ti) 資源的經營權統一起來,全麵推行“集體(ti) +合作社+農(nong) 戶”和“集體(ti) +公司+農(nong) 戶”模式,以支部引領合作社、公司,促進產(chan) 業(ye) 發展,統一利用、開發村內(nei) 土地和旅遊資源,壯大村集體(ti) 經濟,帶領農(nong) 民增收致富。保障村民至少有五筆收入:村民土地流轉到村集體(ti) ,成立響泉園種植合作社,有土地保值增值收入;村民以土地入股加入合作社,有利潤分紅;宅基地抵押入股村集體(ti) 公司,有公司分紅;宅基地流轉,有租金收入;村民在村集體(ti) 公司和響泉園合作社上班,有工資。村民們(men) 充分享受到了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發展成果。

  在小穿芳峪村的老街口有一個(ge) 村民的全家福,孟凡全自豪地說:“照片中村民們(men) 臉上的笑容代表了我們(men) 小穿芳峪村通過一步步的鄉(xiang) 村治理和鄉(xiang) 村發展,達到了村民共同富裕,給大家帶來了幸福感。”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