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知識產權局:全方位服務科技創新 2022年全球創新指數中國排名升至第11位
人民網北京4月24日電 (記者任妍)4月24日上午,國新辦舉(ju) 行新聞發布會(hui) ,會(hui) 上,國家知識產(chan) 權局局長申長雨表示,新時代十年,我國自主創新成果不斷湧現,科技自立自強加速推進。我國在世界知識產(chan) 權組織發布的《2022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中排名第11位,連續10年穩步提升,位居中等收入經濟體(ti) 之首。科技創新為(wei) 我國經濟發展開辟了新領域新賽道,大大提升了發展的質量和效益。
申長雨介紹稱,國家知識產(chan) 權局始終把服務科技創新作為(wei) 重要任務,從(cong) 審查授權、依法保護、成果轉化、服務保障等多方麵提供支撐。
一是促進知識產(chan) 權創造。實施專(zhuan) 利質量提升工程,加大對重點產(chan) 業(ye) 的專(zhuan) 利審查支撐,支持重大科研項目成果專(zhuan) 利高效獲權。針對創新主體(ti) 關(guan) 鍵核心技術專(zhuan) 利布局需要,提供優(you) 先審查、集中審查、延遲審查等服務,提升專(zhuan) 利布局的質量和效率。圍繞芯片、新能源、生物醫藥、種業(ye) 等技術領域,麵向中央企業(ye) 、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選派知識產(chan) 權專(zhuan) 員,近距離服務科技創新全過程。
二是強化知識產(chan) 權保護。加大國家級知識產(chan) 權保護中心建設布局力度,麵向省、市優(you) 勢產(chan) 業(ye) 提供集快速預審、快速確權、快速維權為(wei) 一體(ti) 的知識產(chan) 權“一站式”行政保護服務。持續加強海外知識產(chan) 權糾紛應對指導機製建設,在全國布局建設海外知識產(chan) 權糾紛應對指導中心及地方分中心,積極開展知識產(chan) 權海外風險監測預警,幫助企業(ye) 防範海外知識產(chan) 權風險,應對海外知識產(chan) 權糾紛。
三是深化專(zhuan) 利導航決(jue) 策支撐。培育26家專(zhuan) 利導航工程支撐服務機構,布局建設104家產(chan) 業(ye) 專(zhuan) 利導航服務基地,圍繞關(guan) 鍵領域和前沿技術,組織開展專(zhuan) 利深度挖掘分析,研判產(chan) 業(ye) 鏈風險,建設芯片、稀土等13個(ge) 國家重點產(chan) 業(ye) 專(zhuan) 利信息服務平台,為(wei) 科技創新尋找技術突破口、優(you) 化技術研發方案提供方向指導。
四是推進知識產(chan) 權轉化運用。建設新能源、5G等重點產(chan) 業(ye) 知識產(chan) 權運營中心,引導社會(hui) 資金參與(yu) 關(guan) 鍵核心技術領域科技創新。支持有關(guan) 科研院所成立知識產(chan) 權運營機構,組織會(hui) 員企業(ye) 打造“專(zhuan) 利池”抱團發展。鼓勵開展重點領域知識產(chan) 權質押融資和保險業(ye) 務,有效拓寬創新主體(ti) 融資渠道,解決(jue) 融資難題。
申長雨表示,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chan) 業(ye) 變革加速演進,在激烈的國際競爭(zheng) 中,國家知識產(chan) 權局將聚焦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進一步健全以國家需求和用戶滿意為(wei) 導向的專(zhuan) 利審查政策,提高審查質量效率,使獲權更便利、權利更穩定。同時,紮實開展知識產(chan) 權促進“強鏈”“護鏈”行動,推進專(zhuan) 利鏈與(yu) 產(chan) 業(ye) 鏈、創新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推動知識產(chan) 權貫穿科技研發、技術轉移、商業(ye) 轉化和利益分配全鏈條,促進提升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的韌性和安全性。
業(ye) 內(nei) 專(zhuan) 家表示,知識產(chan) 權保護已經成為(wei) 促進科技創新發展的必要條件和重要手段,對保障科技企業(ye) 的利益、推動技術轉移和產(chan) 業(ye) 升級、促進科技合作和創新共享有著重要影響。知識產(chan) 權保護不僅(jin) 是企業(ye) 自身競爭(zheng) 力和利益保障的需要,也是促進全社會(hui) 創新發展、提高國家整體(ti) 創新能力的必要條件。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