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改善登記服務軟環境 提升促進發展硬實力(政策解讀)

發布時間:2023-04-28 09:50: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4月25日,記者在全國自然資源和不動產(chan) 確權登記工作會(hui) 議上了解到,我國已全麵建立和實施不動產(chan) 統一登記製度。目前,全國約3000個(ge) 大廳、4萬(wan) 個(ge) 窗口、10萬(wan) 人的登記隊伍,每天為(wei) 40萬(wan) 群眾(zhong) 和企業(ye) 提供各類登記服務,10年來累計頒發不動產(chan) 權證書(shu) 7.9億(yi) 多本、不動產(chan) 登記證明3.6億(yi) 多份,電子證書(shu) 證明3.3億(yi) 多本。

  實施不動產(chan) 統一登記有何意義(yi) ?產(chan) 權製度改革有何特點、取得哪些成效?下一步還將如何深化改革?記者采訪了有關(guan) 部門。

  建立10年來,統一登記涵蓋所有不動產(chan) 物權

  自2013年3月《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明確提出建立不動產(chan) 統一登記製度,至今已整整10年。10年來,不動產(chan) 登記從(cong) 分散到統一,為(wei) 經濟社會(hui) 發展提供了堅實的產(chan) 權保護。如今,登記機構、登記簿冊(ce) 、登記依據和信息平台“四統一”已全麵實現落地,不動產(chan) 登記越來越便利。

  為(wei) 何要實施不動產(chan) 統一登記?“產(chan) 權製度是社會(hui) 主義(yi) 市場經濟的基石,不動產(chan) 登記是產(chan) 權保護的重要製度,是自然資源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礎性工作。”自然資源部自然資源確權登記局局長田文彪用“四個(ge) 需要”來概括:

  嚴(yan) 管保護產(chan) 權的需要。土地、房屋等不動產(chan) 是企業(ye) 和群眾(zhong) 最普遍、價(jia) 值最高的財產(chan) ,通過不動產(chan) 統一登記,明晰產(chan) 權、定分止爭(zheng) ,依法對重大財產(chan) 權進行統一、嚴(yan) 格的保護,避免不同類型的權利交叉重疊,企業(ye) 、群眾(zhong) 權益受損。

  保障交易安全的需要。通過不動產(chan) 統一登記,對各類物權進行統一公示,為(wei) 不動產(chan) 交易雙方提供權威有效的不動產(chan) 權利信息,減少交易信息不對稱、相互不信任等製度性交易成本。

  方便企業(ye) 群眾(zhong) 的需要。過去分散登記,有幾個(ge) 權利就得跑幾個(ge) 部門、提交幾套材料,企業(ye) 和群眾(zhong) 來回跑路、重複提交材料、領取多個(ge) 證書(shu) 。通過不動產(chan) 統一登記,群眾(zhong) 隻需跑一個(ge) 部門、交一次材料、領取一個(ge) 證。

  提高行政效能的需要。將分散在多個(ge) 部門的登記職責整合在一個(ge) 部門,減少人、財、物重複投入,降低政府行政成本,提高服務效能。

  田文彪說,10年來,不動產(chan) 登記從(cong) 城市房屋到農(nong) 村宅基地,從(cong) 不動產(chan) 到自然資源,覆蓋所有國土空間,涵蓋所有不動產(chan) 物權。

  產(chan) 權製度改革拓展到哪裏,確權登記就服務到哪裏

  烏(wu) 溪江庫區位於(yu) 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區南部,庫區群眾(zhong) 一度受行路難、上學難、就醫難等問題困擾。衢江區廿裏龍溪小區是庫區群眾(zhong) 搬遷安置小區之一,2022年建成。搬遷後能否及時拿證,解決(jue) 後續就業(ye) 、入學、社保等民生問題,鄉(xiang) 親(qin) 們(men) 心中一直沒底。

  為(wei) 解決(jue) 群眾(zhong) 後顧之憂,衢江資源規劃分局成立專(zhuan) 班、簡化流程、優(you) 質服務,全麵完成小區646戶不動產(chan) 權證辦理工作。搬遷安置小區辦證到戶涉及協議簽訂、受理錄入、稅費繳納、審核登簿、繕證發證等多個(ge) 環節,為(wei) 加快進度,衢江資源規劃分局進一步簡化申請材料,農(nong) 戶僅(jin) 需提供身份資料,即可申請辦理。

  廿裏龍溪小區搬遷住戶大多來自偏遠山區,老人多,出行不便。衢江資源規劃分局成立服務小分隊,將受理窗口前移至小區,主動提供延時服務、上門服務、代幫辦服務。開辟易地扶貧搬遷安置不動產(chan) 登記綠色通道,共為(wei) 350戶農(nong) 戶減免登記費用28000元。

  “產(chan) 權製度改革拓展到哪裏,確權登記就服務到哪裏。”田文彪說,自然資源部積極探索清理規範林權確權登記曆史遺留問題路徑方法,服務深化集體(ti) 林權製度改革;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麵完成易地扶貧搬遷安置住房不動產(chan) 登記,全國258.18萬(wan) 套建檔立卡戶安置住房實現“應登盡登”,960萬(wan) 搬遷群眾(zhong) 拿到“紅本本”;著力解決(jue) 人民群眾(zhong) 急難愁盼問題,推動化解曆史遺留問題導致的不動產(chan) “登記難”,解決(jue) 1100多萬(wan) 套房屋辦證問題,惠及2600多萬(wan) 群眾(zhong) ;基本完成農(nong) 墾國有土地確權登記,登記麵積4.13億(yi) 畝(mu) ,登記率96.2%,釋放國有農(nong) 墾改革發展活力。

  田文彪介紹,下一步還要持續推進農(nong) 村不動產(chan) 確權登記,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把強化集體(ti) 所有製根基、保障和實現農(nong) 民土地權利同激活資源要素統一起來,圍繞基本實現城鄉(xiang) 不動產(chan) 登記全覆蓋,固底板、補短板,穩妥做好土地承包經營權和土地經營權登記,加快完成農(nong) 村集體(ti) 土地所有權確權登記成果更新匯交,用3至5年時間完成房地一體(ti) 宅基地確權登記頒證,健全登記成果日常更新機製,更好服務鄉(xiang) 村全麵振興(xing) 。

  不動產(chan) 登記數據庫已包含超過15億(yi) 條不動產(chan) 登記信息

  李梅是雲(yun) 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人,平時在外地工作,在省內(nei) 購買(mai) 了一套房產(chan) ,按照以前的規定,辦理登記手續須本人到當地不動產(chan) 登記中心,往返消耗大量財力精力。後來李梅了解到,雲(yun) 南省推行“跨省通辦”不動產(chan) 登記——隻需在“互聯網+不動產(chan) 登記”的官方網站上提交申請,就可以辦理。“手機上傳(chuan) 不動產(chan) 登記所需材料,完成線下核驗並成功領證,隻跑一趟就完成了登記手續。”李梅感歎。現在,雲(yun) 南“互聯網+不動產(chan) 登記”平台推廣應用至全省129個(ge) 縣(市、區),不動產(chan) 登記實現了一件事一次辦,企業(ye) 和群眾(zhong) 事宜“一地、一窗、一次”辦理。

  “穩步提升登記服務能力水平。”田文彪說,實行信息、流程或人員集成,積極推進“互聯網+不動產(chan) 登記”,2700多個(ge) 市縣實施登記、交易和繳稅“一窗受理、並行辦理”。推行“跨省通辦”“帶押過戶”等便民利民舉(ju) 措,設立綜合受理窗口1.1萬(wan) 多個(ge) ,向銀行、鄉(xiang) 鎮、法院、公證機構等延伸服務點10萬(wan) 餘(yu) 個(ge) ,實現從(cong) “多地、多門、多次”辦理到“一窗、一網、一次”甚至“不見麵”辦證。最大限度減環節、減材料、減時間、減成本,一般登記和抵押登記實現5個(ge) 工作日內(nei) 辦結,較2015年的30個(ge) 工作日壓縮了約83%。

  “不動產(chan) 登記便利化改革隻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田文彪介紹,目前國家、省、市、縣四級聯通的不動產(chan) 登記基礎信息平台平穩運行,不動產(chan) 登記數據庫實時更新,已包含超過15億(yi) 條不動產(chan) 登記信息。下一步還要統籌線上線下服務,持續拓展“互聯網+不動產(chan) 登記”服務範圍,擴大應用不動產(chan) 登記電子證照,在更大範圍內(nei) 推廣改革舉(ju) 措,不斷優(you) 化營商環境,通過改善登記服務軟環境,提升促進發展的硬實力。

  今後自然資源部還將製定一套標準,即不動產(chan) 登記操作和服務標準規範,完善從(cong) 地籍調查、登記簿冊(ce) 、登記業(ye) 務、窗口服務到係統運行、數據應用的全過程標準規範,保障和提升工作質量;夯實一個(ge) 底板,即不動產(chan) 產(chan) 權數據庫,城市不動產(chan) 登記數據庫相對完備,今後要逐步延展到農(nong) 村、自然資源等全部國土空間,實現城鄉(xiang) 一體(ti) 、陸海相連、四級互通,形成空間全覆蓋、權利全類型的產(chan) 權底板數據庫。


  《 人民日報 》( 2023年04月27日 04 版)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