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大青山裏“尋蹤”普氏野馬與麋鹿

發布時間:2023-04-28 10:09:00來源: 內蒙古日報

 

  如果說有什麽(me) 重點保護動物在內(nei) 蒙古一定要看一看,首推麋鹿。

  2021年9月,普氏野馬正式落戶內(nei) 蒙古;與(yu) 普氏野馬同期放歸的還有27隻麋鹿。

  放歸一年半有餘(yu) ,普氏野馬與(yu) 麋鹿在大青山生活得怎麽(me) 樣呢?

  4月下旬,大青山南麓的山櫻桃開得正盛。驅車沿生態路從(cong) 西向東(dong) 走,路北是內(nei) 蒙古自治區大青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呼和浩特分局古路板管理站的管轄區,沿線38公裏,盛開的桃花與(yu) 青翠的油鬆交相輝映。

  “普氏野馬和麋鹿處於(yu) 完全野放狀態,都開始了新生活”,古路板管理站副站長武雲(yun) 龍一路邊開車邊神秘地說,欲知後事如何,你且自行觀測。

  普氏野馬又名蒙古野馬,是目前世界上瀕危的大型野生動物之一,被我國列為(wei)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目前全世界僅(jin) 存2000餘(yu) 匹,我國現存普氏野馬種群數量突破700匹。麋鹿是我國自然分布的物種,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我國現存麋鹿種群數量近1萬(wan) 頭。

  來到呼和浩特大青山深處的觀測站,記者們(men) 看到普氏野馬個(ge) 個(ge) 膘肥體(ti) 壯,它們(men) 或安靜吃草,或怡然漫步。

  今年54歲、一直負責照顧普氏野馬的劉滿圓慈愛地看著吃草的普氏野馬說:“這些野馬24小時都有人看護。夏季它們(men) 自己覓食,冬季會(hui) 給它們(men) 投喂些輔料。”

  在土左旗白石頭溝管理站觀測點,記者們(men) 看到豐(feng) 腴的麋鹿群。“現在鹿群有40多頭鹿。” 白石頭溝管理站站長蘇日圖說。

  2022年,9隻麋鹿幼崽在內(nei) 蒙古大青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降生,是我國首次在蒙古高原南緣的華北區與(yu) 蒙新區過渡帶建立野生麋鹿種群成功的重要標誌,同時也是大青山野化放歸麋鹿種群成功繁衍的第一代。

  “4月17日降生了一頭小鹿,還有幾隻母鹿正待產(chan) 。” 蘇日圖說。

  從(cong) 地理位置和溫度氣候來看,大青山有著讓普氏野馬和麋鹿喜歡的自然優(you) 勢。普氏野馬與(yu) 麋鹿種群在新環境下安全生活一年多,得益於(yu) 大青山的生態建設與(yu) 保護。

  成立於(yu) 2008年的內(nei) 蒙古大青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yu) 陰山山脈中段,總麵積40萬(wan) 公頃。它的生態區位比較特殊:是我國400毫米降水量的分界線,是季風與(yu) 非季風的分界線,是華北和蒙古高原植物區係的分界線,更是諸多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的避難所。這裏是溝通東(dong) 北、華北、西北動植物區係的過渡帶和大通道。

  近年來,內(nei) 蒙古大青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深入貫徹落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新時代生態文明理念,開展了大量生態治理和保護工作,生態環境逐步改善,生物資源不斷豐(feng) 富,動物多樣性也在增多。

  普氏野馬生活良好、麋鹿種群繁衍成功,不僅(jin) 豐(feng) 富了內(nei) 蒙古的生物多樣性,更進一步印證了內(nei) 蒙古生態環境的優(you) 勢及綠色發展潛力。

  “這些年,呼和浩特市林草部門加強了野生動物的野外巡護,擴大了巡護範圍和密度,在野生動物的集中分布區、集群活動區進行巡護監測,並進行網格化管理。”呼和浩特市林業(ye) 和草原局自然保護地管理科董靜文說。

  “目前,大青山有蒙古扁桃等野生植物770種,麅子等野生動物132種。”內(nei) 蒙古大青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呼和浩特分局副局長劉佳文說,“生態環境是靠大家共同來維護的,大青山的保護,需要每個(ge) 市民從(cong) 自己做起。”(記者 紅豔 鄭學良 張慧玲 徐躍 劉墨墨 金泉)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