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水鬆陽藝術鄉村片區抱團打造文旅IP
“這裏原生態的自然景觀、質樸的古村落民居,給我們(men) 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兩(liang) 天,揚州大學大二學生蔣夏娛第一次和老師同學們(men) 來到麗(li) 水市鬆陽縣楓坪鄉(xiang) 沿坑嶺頭村。經過幾天的采風,蔣夏娛的腦海中已經有了構思,“我會(hui) 把這裏看到的崇山峻嶺、綠色生態、古樸人文,一一呈現在創作的油畫中。”
“江南秘境”美萬(wan) 家暨藝術鄉(xiang) 村黨(dang) 建聯建促共富活動最近在沿坑嶺頭村舉(ju) 行。許多像蔣夏娛這樣來自高校的藝術生匯聚這裏,為(wei) 古樸的村落注入了年輕活力。
沿坑嶺頭村位於(yu) 鬆陽縣西南部最偏遠的楓坪鄉(xiang) ,村子嵌在海拔730米的高山之腰,距今已有300多年的曆史。村內(nei) 古民居依山建造,高低錯落有致,風景美麗(li) 如畫。2014年,該村被列入《第三批中國傳(chuan) 統村落名錄》。環境優(you) 美的沿坑嶺頭村也曾“空心化”,在麗(li) 水本土畫家、麗(li) 水職業(ye) 技術學院教授李躍亮的努力以及當地政府、村民支持下,如今這裏成了遠近聞名的“畫家村”,每年吸引畫家、高校藝術生、遊客近3萬(wan) 人次前來打卡。
在藝術鄉(xiang) 村黨(dang) 建聯建促共富活動中,楓坪鄉(xiang) 、葉村鄉(xiang) 、竹源鄉(xiang) 現場簽訂了聯建協議書(shu) ,並舉(ju) 行“藝同富”黨(dang) 建聯建揭牌儀(yi) 式。接下去,三個(ge) 鄉(xiang) 將以“藝術鄉(xiang) 建”為(wei) 載體(ti) 、“黨(dang) 建聯建”為(wei) 契機,積極探索鄉(xiang) 村藝術與(yu) 產(chan) 業(ye) 融合發展模式,以黨(dang) 建引領藝術鄉(xiang) 村片區抱團發展,將自然風光、村落風貌轉換為(wei) 美麗(li) 經濟,通過農(nong) 文旅融合發展,打響獨具特色的文旅IP。
“鬆陽古村落保護得非常好,非常適合畫家們(men) 創作。”浙江當代油畫院院長周瑞文說,一來到沿坑嶺頭村,畫家們(men) 都非常激動,紛紛表示希望在這裏創作出滿意的作品。
“藝術鄉(xiang) 村黨(dang) 建聯建活動充分利用三個(ge) 鄉(xiang) 的古村落資源,為(wei) 畫家們(men) 創造了更多的機會(hui) 。”周瑞文告訴記者,通過藝術鄉(xiang) 村黨(dang) 建聯建活動,可以吸引全國乃至全世界的畫家來到麗(li) 水並創作出更多優(you) 秀的作品,向全世界展現美麗(li) 的“麗(li) 水畫卷”。
“我們(men) 希望通過‘藝同富’黨(dang) 建聯建平台,匯聚古村落資源,帶火農(nong) 家樂(le) 民宿,帶動農(nong) 副產(chan) 品銷售,為(wei) 村民們(men) 在家門口創造更多工作崗位。”鬆陽縣某文化交流有限公司負責人葉劍飛介紹,公司將設立常態化黨(dang) 建聯建聯絡站,同時搭建藝術品展銷、拍賣平台,通過線上和線下等形式拍賣藝術家捐贈的作品,所得經濟收益與(yu) 強村公司進行分成,進一步打開鄉(xiang) 村共同富裕新通道。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