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協同創新 果蔬生“金”

發布時間:2023-05-06 15:28: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吊蔓、整枝、打岔……”春日裏,走進河北石家莊市新樂(le) 市小流村,國鋒西瓜專(zhuan) 業(ye) 合作社的七八名社員正在瓜棚裏忙碌,動作高效利落。緊鄰的一座瓜棚裏,今年種的“天寶一號”新品種西瓜已經長到一兩(liang) 斤大小,被網兜兜著,綴在瓜蔓上。“還沒到瓜熟蒂落呢,訂購電話就早早打進來了。”合作社負責人韓國鋒說。

  小流村所在的新樂(le) 市,是河北“大棚西瓜之鄉(xiang) ”,全市西瓜種植麵積達4萬(wan) 餘(yu) 畝(mu) 。20多年前,韓國鋒一腳踏入“種瓜大軍(jun) ”,2007年成立了新樂(le) 市第一家西瓜種植合作社,如今社員發展到101戶。

  “大瓜賣小錢,小瓜賣大錢。”韓國鋒感歎。十幾年前,他主要種植本地西瓜品種,個(ge) 頭大、銷量也大,收獲之時,收瓜大卡車排成行,場麵風風火火。“不過一結算,一斤瓜批發價(jia) 才幾毛錢,一畝(mu) 地收入四五千元。”韓國鋒說,“價(jia) 錢上不去,市場打不開,好多年了,就在本地和周邊市場來回折騰。”

  “河北緊鄰京津,眼看京津的大好市場擠不進去,說不苦悶是假的。”韓國鋒自己跑到北京,想引入西瓜新品種,不過一到現場,有點蒙,“就一張圖片和一把種子,拿回河北能不能種成功是個(ge) 未知數。”

  正在糾結間,京石蔬菜產(chan) 業(ye) 對接大會(hui) 在石家莊市農(nong) 科院趙縣實驗基地舉(ju) 行。“展出果蔬新品種數百種,不僅(jin) 是圖片和種子,還有已經種出來的實物,西瓜有藤有蔓還結著瓜,現場品嚐現場選種。”韓國鋒好像一下子看到了“光”。一旁的市農(nong) 科院工作人員告訴他,“品種不熟不用怕,技術指導送到家。”

  石家莊市農(nong) 科院抓住京津冀協同發展機遇,自2017年起,先後與(yu) 北京市農(nong) 林科學院、天津市農(nong) 業(ye) 科學院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探索出“京津研發、河北中試、就地轉化、率先推廣”的農(nong) 業(ye) 協同創新模式,並通過聯合舉(ju) 辦蔬菜產(chan) 業(ye) 對接會(hui) 、蔬菜科技創新會(hui) 等集中展示、推廣新品種。“京津研發的果蔬新品種,在石家莊有專(zhuan) 業(ye) 人員完成技術熟化、示範種植與(yu) 展示,品種、技術直接送到農(nong) 戶手中。”石家莊市農(nong) 科院院長田國英說。

  “冰淇淋秀蘭(lan) ”“金派黑美人”“金玲03”“蜜天下”……近幾年,國鋒西瓜專(zhuan) 業(ye) 合作社裏的新品種“開了花”。種的西瓜個(ge) 頭小了,價(jia) 錢卻高了。“一個(ge) 包裝盒裏4個(ge) 小瓜,每個(ge) 2斤多,一盒能賣到120至160元。”韓國鋒喜上眉梢。

  從(cong) 一年種一季西瓜到一年兩(liang) 季,畝(mu) 均收入從(cong) 幾千元上升到2.5萬(wan) 至3萬(wan) 元。這幾年,國鋒西瓜專(zhuan) 業(ye) 合作社社員劉平利在小流村的家,平房變小樓,添了小汽車,一家人其樂(le) 融融。

  到今年年初,石家莊市農(nong) 科院累計已引進京津果蔬新品種1700餘(yu) 個(ge) ,包含西瓜、西紅柿、黃瓜、辣椒、甘藍等,技術培訓農(nong) 民1萬(wan) 餘(yu) 人,實現河北南部區域果蔬產(chan) 業(ye) 科技化、規模化、標準化、品牌化。

  “現在我們(men) 的西瓜打入京津中高端市場,輻射多個(ge) 省份。”協同創新,果蔬生“金”,越來越多種植戶受益。韓國鋒不僅(jin) 賺了錢,還在當地收獲了“西瓜大王”的美譽。

  《 人民日報 》( 2023年05月05日 18 版)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