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江蘇“千億縣”雙輪驅動 掘金“縣城紅利”

發布時間:2023-05-06 16:37:00來源: 新華日報

  服務業(ye) 是縣域經濟的新興(xing) 增長極,是縣城繁榮發展的支撐。在築牢製造業(ye) 基礎的同時,江蘇省“千億(yi) 虎群”把做強縣城、發展服務業(ye) 作為(wei) “很硬的另一手”,服務業(ye) 占比普遍高於(yu) 二產(chan) 製造業(ye) ,成為(wei) 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另一個(ge) “風火輪”。

  新型工業(ye) 化和新型城鎮化雙輪驅動,先進製造業(ye) 和現代服務業(ye) 互為(wei) 支撐,造就我省動力澎湃的“縣域板塊”,在以縣城為(wei) 重要載體(ti) 的城鎮化中,各地開啟各具特色的“縣域實踐”。

  “產(chan) 城人融合”,營造黏性發展生態

  實體(ti) 製造支撐服務業(ye) 發展,是縣域城鎮化的先導。大力發展製造業(ye) ,東(dong) 台市集聚了10萬(wan) 產(chan) 業(ye) 人口,溧陽市打造12萬(wan) “製造工匠”,我省人口最多的沭陽縣,二產(chan) 從(cong) 業(ye) 人員多達30萬(wan) 人。以人為(wei) 中心,“千億(yi) 縣”產(chan) 業(ye) 、就業(ye) 、服務聯動發展,培育縣城安居樂(le) 業(ye) 的黏性生態。

  “先進製造業(ye) 集聚了穩定的、高質量的城市人口。”溧陽市發改委有關(guan) 負責人說,2022年溧陽高新技術產(chan) 值達1400億(yi) 元,集聚人才1.2萬(wan) 人,對接產(chan) 業(ye) 人口超過3萬(wan) 人,全市累計建成人才公寓達85萬(wan) 平方米。

  做強做美縣城,溧陽改造礦山宕口,建成我省麵積最大的縣級市民公園燕山公園,鋪展30多公裏長城市綠道,打開縱橫全城的濱水空間。城區公園綠地10分鍾服務圈覆蓋率達90%,“推窗見綠、出門入園”是縣城居民觸手可及的幸福,茶餘(yu) 飯後順著河道、綠道去公園散步成為(wei) 生活日常。在社會(hui) 事業(ye) 配套上,溧陽創辦了省人民醫院溧陽分院、省中醫院溧陽新院,建成南師大溧陽實小。家住溧陽,不但享受“山水城市”宜居環境,還能接受“省城標準”醫教服務。

  在如皋、東(dong) 台、沭陽等“千億(yi) 縣”,國家級、省級開發區、高新區的布局和新城建設拉開了縣城框架,推動縣城從(cong) “單一中心”向“多中心”轉變。

  佇(zhu) 立如皋市解放路南望城市新區,大型商業(ye) 綜合體(ti) 、高星級酒店、高層住宅小區圍繞著市民廣場,連綴成壯闊的城市天際線,城市博物館、圖書(shu) 館、規劃展示館、奧體(ti) 中心等城市地標星羅棋布,河湖水脈貫通綿延,形成大塊的濱水綠地。市住建局局長劉誌儉(jian) 說,隨著城市擴容,如皋形成“一環七射”快速路網和“七縱八橫”骨幹路網,建成區麵積已達66平方公裏。

  東(dong) 台市圍繞縣城建成省級經開區、高新區、城南新區、西溪景區,形成“一主四心”布局。在東(dong) 台開發區、高新區,領勝、科森等企業(ye) 用工上萬(wan) 人,上下班時人潮湧動,附近街市繁榮熱鬧,東(dong) 台人自豪地稱之為(wei) “領勝城”“科森城”。

  沭陽是全省人口最多的縣,戶籍人口多達198萬(wan) 。得益於(yu) 縣域人口眾(zhong) 多和紡織業(ye) 、木材業(ye) 、電商業(ye) 等產(chan) 業(ye) 發展,沭陽建起全省麵積最大的縣城——建成區麵積85平方公裏,縣城人口71.78萬(wan) 人,雖然麵積很大,但縣城布局合理,疏密有致,大而不曠。

  新城區城市現代、配套高端,曆史城區修舊如舊、風貌宛然——中心城市實行的功能區劃,在如皋、興(xing) 化、東(dong) 台等“千億(yi) 縣”同樣得以實施。如皋老城區修繕修複曆史建築、傳(chuan) 統民居5.6萬(wan) 平方米,重建鍾山鍾樓,修繕保護東(dong) 水關(guan) 遺址和縣衙遺址。興(xing) 化以縣衙為(wei) 核心,保護修繕2.4平方公裏老城。東(dong) 台挖掘“三相文化”、海鹽文化,將“東(dong) 台之根”——西溪建成文旅集聚區,年遊客量達300萬(wan) 人次。

  “大三產(chan) 服務”,人口集聚需求巨大

  南莊小街,東(dong) 台高新區的一條商業(ye) 街,幾年前還是一條鄉(xiang) 間小街,近年來隨著高新區開發,躥紅為(wei) 網紅美食街“煙火南莊”。薄暮時分走進南莊,各色店招整齊鮮亮,馥鬱香味滿街充盈,東(dong) 北風味、川渝美食、貴州小吃、川味菜館、山西餃子、陝西肉夾饃、重慶小麵……長約1公裏的商業(ye) 街上,排布了四五十家飯店。

  “南莊小街就是高新區的‘大食堂’和‘便利店’。”南莊村黨(dang) 總支書(shu) 記湯炳峰介紹,這幾年周邊現代化廠區都建起來了,小街生意一天比一天紅火,春節前整體(ti) 改造,增添了酒吧等業(ye) 態,年輕人晚上吃完飯,可以去永樂(le) 影城看電影,或是去胡桃果酒吧小酌一杯。

  “南莊小街隻是東(dong) 台十多條商業(ye) 餐飲街中的一條。”東(dong) 台市發改委副主任王曉梅說,縣城人氣集聚後商機盡顯,近3年連開3家商業(ye) 綜合體(ti) ,布局24小時便利店50多個(ge) 。眼下東(dong) 台大型商業(ye) 綜合體(ti) 已有5家,經營麵積都是“10萬(wan) 平方米級”,巨幕影城、潮玩科技、中西餐廳、美容健身等業(ye) 態一應俱全,海底撈、必勝客、星巴克、屈臣氏等在東(dong) 台開出連鎖店,去年全市社零收入超過300億(yi) 元。

  在如皋,縣城做強做美後,引進了大潤發、吾悅、萬(wan) 達等商業(ye) 綜合體(ti) ,以及紅星美凱龍、月星等家居巨頭,全市商業(ye) 綜合體(ti) 年銷售額達25億(yi) 元。如皋市商務局負責人介紹,和10年前相比,如皋社零收入增長了2.35倍,住宿餐飲銷售額增長了3.89倍。“縣城繁榮發展,取決(jue) 於(yu) 多元的消費供給能力為(wei) 市民提供舒適、趣味的消費體(ti) 驗。”興(xing) 化市發改委主任王勇說,縣城“大三產(chan) 服務”不僅(jin) 包括商業(ye) 、住餐、文旅等生活型消費,也包括購房、教育等服務型消費。興(xing) 化十水匯城、城浮水上,“水鄉(xiang) 城市”風貌獨具,專(zhuan) 賣店、餐飲店臨(lin) 街布置,逛街、喝早茶的“水鄉(xiang) 慢生活”,吸引了大量縣域人口到縣城置業(ye) 安家,城市三產(chan) 服務業(ye) 占比47%,比二產(chan) 高了8個(ge) 百分點。

  縣城人口集聚、功能綜合的“三產(chan) 紅利”,讓“千億(yi) 縣”們(men) 收獲滿滿。邳州縣城人口50萬(wan) ,中鈺商業(ye) 綜合體(ti) 今年一季度銷售額3.19億(yi) 元,最高日客流超過8萬(wan) 人次,有時甚至要限流。沭陽縣發改委張鵬說,縣城70萬(wan) 人口,是三產(chan) 服務業(ye) 取之不盡的“財源”,周末聚餐要預訂,預訂節假日高星級酒店婚宴,有的要提前一年。

  近年來,沭陽、沛縣、邳州房地產(chan) 年交易量都在百萬(wan) 平方米左右,也從(cong) 一個(ge) 側(ce) 麵反映了縣城人口流入速度。

  縣域現代化,“千億(yi) 虎群”吹響號角

  塊頭變大、體(ti) 魄變強,我省“千億(yi) 虎群”全部進入全國百強縣榜單,構築起江蘇縣域經濟的厚實基礎。在縣域現代化新征程上繼續走在前列,“千億(yi) 縣”們(men) 吹響了奮進的號角。

  在我省首批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建設試點地區中,溧陽和昆山、江陰同列3個(ge) 試點縣。2022年,溧陽動力電池產(chan) 業(ye) 質效全國縣域第一,全國文明城市考評全省縣市第二,“中國縣級市基本現代化指數”百強榜列第17。市委書(shu) 記葉明華將這些成績歸結於(yu) 溧陽的“綠色崛起”,以優(you) 美生態、品質城市融入長三角城市群,抓住新能源產(chan) 業(ye) 布局的曆史性機遇,實現先進製造和美好城鄉(xiang) 同步發展。

  以一域之探索為(wei) 蘇南縣域現代化增光添彩,溧陽將爭(zheng) 創公園城市、全域旅遊、產(chan) 業(ye) 集群、鄉(xiang) 村建設、區域協作“五個(ge) 示範”,政產(chan) 學研同步推進。目前,溧陽吸引了中科院物理所長三角研究中心、上海交大智能製造研究院等13家研發機構與(yu) 主導產(chan) 業(ye) 深度融合,南航在溧陽設立天目湖校區。

  同樣,基於(yu) 產(chan) 學研協作、吸納人才的現實需要,我省昆山、江陰、常熟等縣級市都辦了大學,海安引進黑龍江工商學院和南通理工學院,招生人數突破1萬(wan) 人。省戰略與(yu) 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趙登輝認為(wei) ,江蘇獨有的“縣辦大學”現象,把縣城發展推向了新的高度,豐(feng) 富了縣域現代化實現路徑。

  海安、如皋、啟東(dong) 等蘇中“千億(yi) 縣”雖處上海、蘇錫常都市圈外圍節點,均把接軌上海、跨江融合作為(wei) 發展戰略。如皋市發改委主任郭建表示,要以“建設南通跨江融合發展樣板區”為(wei) 目標定位,提升要素集聚力、生態競爭(zheng) 力、城市承載力,推動空間、產(chan) 業(ye) 、創新協同發展,和蘇南一道融入上海大都市圈,爭(zheng) 創江北率先實現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縣域範例。

  邳州、沭陽行政雖是縣城,規模已是中型城市。“我們(men) 專(zhuan) 心推動以縣城為(wei) 重要載體(ti) 的城鎮化。”沭陽縣委改革辦副主任杜建軍(jun) 說,1996年宿遷建市時,沭陽經濟全省倒數,如今不僅(jin) 躋身“千億(yi) 縣”,經濟總量還連續3年位居蘇北縣市第一,關(guan) 鍵原因是抓住了人口紅利、城鎮化紅利,以人口在城市的“物理積聚”,產(chan) 生了製造業(ye) 和服務業(ye) 大發展的“化學反應”。今後,沭陽將錨定“百萬(wan) 人口區域副中心城市”和徐淮鹽連城市群“重要支點”目標,以“奔跑的姿態”開啟縣域現代化建設新征程。(顧巍鍾)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