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營造特色村貌 留住村落“鄉愁”(反饋)

發布時間:2023-05-09 15:12: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住房和城鄉(xiang) 建設部高度重視傳(chuan) 統村落保護工作,會(hui) 同文化和旅遊部、財政部、自然資源部、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等組織實施傳(chuan) 統村落保護工程,統籌推進傳(chuan) 統村落保護利用傳(chuan) 承。住建部村鎮建設司負責同誌近日接受記者采訪,介紹傳(chuan) 統村落保護情況,回應讀者關(guan) 切。

  “保護傳(chuan) 統村落首先是實施搶救性保護,守住中華文明的根和魂。”該負責同誌表示,住建部會(hui) 同有關(guan) 部門先後組織6次全國性調查,將有重要保護價(jia) 值的8155個(ge) 村落列入中國傳(chuan) 統村落名錄,江蘇、江西等16個(ge) 省份將7060個(ge) 村落列入省級名錄,扭轉了傳(chuan) 統村落快速消失的局麵,形成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農(nong) 耕文明遺產(chan) 保護群。

  在保護的基礎上活化利用,滿足村民美好生活需要。住建部積極爭(zheng) 取中央財政支持,支持傳(chuan) 統村落實施農(nong) 村危房改造,完善村內(nei) 道路、供水、垃圾汙水處理以及消防、防災避險等設施,整治河塘溝渠等公共環境。“傳(chuan) 統村落人居環境顯著改善,村民住房安全有了保障,村落實現了生活垃圾集中收運處理。在全國10個(ge) 市(州)、75個(ge) 縣(市、區)開展集中連片保護利用示範,探索通過傳(chuan) 統村落保護利用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方法路徑。”該負責同誌說。

  注重在鄉(xiang) 村建設中加強曆史文化傳(chuan) 承。2018年以來,持續開展“設計下鄉(xiang) ”,引導和支持規劃、建築、園林、藝術設計、文化策劃等方麵的設計師、優(you) 秀團隊下鄉(xiang) ,結合地方需求駐村駐鎮開展“陪伴式”服務,提升鄉(xiang) 村設計和建設水平。印發《關(guan) 於(yu) 加快農(nong) 房和村莊建設現代化的指導意見》,在選址布局、農(nong) 房設計建造、村莊環境、村容村貌提升等方麵明確12條基本要求,形成鄉(xiang) 村建設“營建要點”。要求地方不挖山填湖、不破壞水係、不砍老樹,順應地形地貌。以農(nong) 房為(wei) 主體(ti) ,利用古樹、池塘等自然景觀和牌坊、古祠等人文景觀,營造具有本土特色的村容村貌。充分挖掘和保護傳(chuan) 承村莊物質和非物質文化遺存,保護並改善村落的曆史環境和生態環境,營造留住“鄉(xiang) 愁”的環境。

  下一步,住建部村鎮建設司將圍繞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堅持“保護為(wei) 先、利用為(wei) 基、傳(chuan) 承為(wei) 本”原則,以“留住鄉(xiang) 親(qin) 、護住鄉(xiang) 土、記住鄉(xiang) 愁”為(wei) 目標,完善法律法規和政策機製。“當前,傳(chuan) 統村落保護已形成廣泛社會(hui) 共識,工作成效顯著。”該負責同誌表示,“但是,國家層麵缺少對傳(chuan) 統村落保護發展作出完整、係統規定的法律法規。仍有部分具有保護價(jia) 值的村落尚未納入各級保護名錄。一些傳(chuan) 統村落的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等仍有待完善,特色產(chan) 業(ye) 發展不足,影響傳(chuan) 統村落的可持續發展。”住建部將加強督促指導,引導推動多方參與(yu) ,把保護傳(chuan) 承和開發利用有機結合起來,讓中華千年農(nong) 耕文明彰顯新時代的魅力和風采。


  《 人民日報 》( 2023年05月08日 07 版)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