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太平洋,內蒙古首批海運種牛踏浪而來
5月8日清晨,記者來到內(nei) 蒙古首個(ge) 海運進境種牛隔離檢疫場——赤峰海創牧業(ye) 隔離場,在330畝(mu) 肥沃的紅土地上,7棟鋼構牛舍聳立在青山綠水間,這裏居住著3796頭膘肥體(ti) 壯、毛色鮮亮的進口種牛。
這些漂洋過海入境的種牛,個(ge) 個(ge) “國際範兒(er) ”十足,有雙耳下垂的波羅門牛,也有體(ti) 格健壯的西門塔爾牛、安格斯牛等。它們(men) 從(cong) 新西蘭(lan) 內(nei) 皮爾港出發,穿越太平洋,經過1萬(wan) 多公裏海上旅行,曆時16天抵達錦州港後,在赤峰海關(guan) 的接力轉運監卸下,於(yu) 一周前安全“下榻”赤峰海創牧業(ye) 隔離場,開啟為(wei) 期45天的隔離檢疫生活。
在隔離場,新西蘭(lan) 種牛已經完成樣品采集,經臨(lin) 床檢查、健康巡查、45天隔離檢疫均合格後,將用於(yu) 內(nei) 蒙古、寧夏、新疆3個(ge) 自治區改良種牛品係,開展生產(chan) 養(yang) 殖、良種繁育等生產(chan) 活動。
據赤峰海關(guan) 查檢科科長劉廣宇介紹,位於(yu) 敖漢旗的赤峰市海創牧業(ye) 隔離場是內(nei) 蒙古唯一的海運進境動物指定檢疫隔離場,2022年12月通過海關(guan) 總署驗收審核。這裏現有7棟飼養(yang) 牛舍,可同時容納9500頭種牛滿負荷運轉,每年可為(wei) 約30000頭種牛提供隔離檢疫,年繳進口關(guan) 稅和增值稅約7200萬(wan) 元,可將來自澳大利亞(ya) 、新西蘭(lan) 的優(you) 質種牛源源不斷輸送補給全國。
“內(nei) 蒙古首批海運種牛進境,標誌著赤峰種畜進口陸海通道正式開通。我們(men) 將持續支持優(you) 異種質資源引進,著力打造赤峰地區進境種牛隔離產(chan) 業(ye) 集群,帶動上下遊產(chan) 業(ye) 鏈發展。同時,堅決(jue) 守住國門生物安全底線,做到優(you) 異種質資源進得來、疫情風險防得住、安全關(guan) 口把得牢,為(wei) 打造國家向北開放重要橋頭堡貢獻力量。”赤峰海關(guan) 副關(guan) 長王亞(ya) 濤說。
2023年一季度,赤峰市實現進出口46.34億(yi) 元人民幣,同比增長63.17%。
作為(wei) 內(nei) 蒙古距離出海口岸最近的地區和資源出海的要道,赤峰市大力發展外向型經濟、泛口岸經濟、臨(lin) 港經濟,將國外陸運資源和錦州港海運資源就地加工、轉化和利用,打通通江達海的物流大通道,轉身向海,借船出海,正在奮力打造國家向北開放的重要節點城市。(記者 魏那 王塔娜 見習(xi) 記者 李雪瑤 肖璐)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