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調查研究做深做實(人民論壇)
院壩會(hui) 上,鄉(xiang) 鎮幹部和村民圍坐在一起拉家常、話農(nong) 事,大家無拘無束、侃侃而談;走村串戶,機關(guan) 幹部不打招呼、直奔現場,認真傾(qing) 聽群眾(zhong) 意見建議,仔細記錄……廣大黨(dang) 員、幹部深入實際、深入基層、深入群眾(zhong) ,紮實開展調查研究,撲下身子幹實事、謀實招、求實效。這樣的調研,既有益於(yu) 解決(jue) 問題,也密切了幹群關(guan) 係。
調查研究是謀事之基、成事之道,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沒有調查就沒有決(jue) 策權。把調查研究做深做實,需要下一番功夫。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群眾(zhong) 的很多想法,往往不是在那些很正式的場合、當著很多人的麵會(hui) 講出來的,而是要同他們(men) 身挨身坐、心貼心聊才能聽得到。”調查研究要用心用情,既要身入,更要心至。
身挨身坐,才能拉近心與(yu) 心的距離。在北京考察調研時,沿著彎曲狹窄的通道走進雨兒(er) 胡同的大雜院,聽取老街坊對老城區改造的想法;來到四川大涼山深處的土坯房,同大夥(huo) 兒(er) 圍坐在火塘邊謀劃精準脫貧之策;在甘肅定西元古堆村,走進村民馬崗家破舊低矮的土坯房……頂風雪、踏泥濘、聽真話、察真情,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一次次傾(qing) 聽民聲、一次次問計於(yu) 民,為(wei) 全黨(dang) 重視調研、深入調研、善於(yu) 調研樹立了光輝典範。調查研究就是要“和群眾(zhong) 坐一條板凳”,讓群眾(zhong) 打開話匣子、說出真心話。坐上老鄉(xiang) 炕頭,有了拉家常的氛圍,大家就願意掏心窩子。
心貼心聊,才能聽到最真實的聲音。開展調查研究,就要讓調查對象講真話、講實話、講心裏話,進而察實情、取真經。從(cong) 某種意義(yi) 上說,這是坐在辦公室裏得不到、通過文件材料也不易看到的。腳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澱多少真情。下高樓、出深院,走進工廠車間、田間地頭、校園課堂、居民社區,敞開心扉、深入交流,才能把握群眾(zhong) 所思所想所盼,收獲原汁原味的意見建議。因此,必須識民情、接地氣,真正把群眾(zhong) 麵臨(lin) 的問題發現出來,把群眾(zhong) 的意見反映上來,把群眾(zhong) 創造的經驗總結出來。
開展調研,營造良好氛圍、讓群眾(zhong) 想講願講是前提,發現問題、解決(jue) 問題才是最終目的。調查研究不僅(jin) 要全麵深入細致地了解實際情況,更要善於(yu) 分析矛盾、發現問題、解決(jue) 問題。衡量調查研究搞得好不好,不是看調查研究的規模有多大、時間有多長,也不光看調研報告寫(xie) 得怎麽(me) 樣,關(guan) 鍵要看調查研究的實效,看調研成果的運用,看能不能把問題解決(jue) 好。不解決(jue) 問題就是形式主義(yi) 。更加有的放矢地進行調查研究,真正把情況摸清、把問題找準、把對策提實,不斷提出真正解決(jue) 問題的新思路新辦法,才能使調查研究工作同中心工作和決(jue) 策需要緊密結合起來,提高決(jue) 策科學化水平,以調研實效解決(jue) 群眾(zhong) 的煩心事、操心事、揪心事。
做好調查研究,考驗的是工作作風,厚植的是人民情懷。前進道路上,練好調查研究基本功,多一些“身挨身坐、心貼心聊”的調研,我們(men) 必將密切與(yu) 人民群眾(zhong) 聯係,增進與(yu) 人民群眾(zhong) 感情。
《 人民日報 》( 2023年05月10日 04 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